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6374926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高职高专: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方案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0月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3(一)学校概况3(二)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4(三)专业现状4(四)存在问题6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6(一)专业建设目标6(二)专业定位6(三)人才培养目标7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9(一)专业建设实现校企对接9(二)课程建设13(三)教学团队建设16(四)实训基地建设22(五)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28(六)积极探索中高职协调发展机制,系统培养人才29(七)专业群建设29四、绩效考核指标30(一)绩效考核内容30(二)绩效考核验收要点31五、项目建设资金预算34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2、37(一)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指导37(二)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评37(三)加强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37(四)严格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37(五)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38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学校概况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唯一一所以铁路运输主干专业为主的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辽宁省锦州市。学校的前身是锦州铁路运输学校,创建于1952年,长期隶属于铁路行业管理。2005年7月,学校由铁道部移交辽宁省人民政府,划归省教育厅直属管理。2008年3月,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11月,学校顺

3、利通过辽宁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占地面积133874 m2 ,总建筑面积75429m2。固定资产总值9958万元,其中教学实训设备总值2349万元,建有校内实习实训演练室和演练场55个,校企共建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1个。图书馆藏书18.9万余册。此外建有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各类球场、体育馆等文化体育活动设施。 学校设有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16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专业为主体,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支撑,以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等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为辅助的专业格局。学校现有教职工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具有教

4、授职称的教师4人,副教授职称的教师42人;双师素质教师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6人。全日制在籍学生3293人,每年为铁路企业和地方企业培训职工7000人以上。学校先后获得铁道部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及锦州市花园式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二)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具有安全、快捷、环保、低成本、大运能的特点,在铁路、公路、水(海)运、航空、管道等五大运输方式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2004年初,我国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2万公里的总体发展目标。截止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

5、达到9.1万公里,较规划初期的7.4万公里增加了1.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增加近万公里。目前,铁路全行业从业人数近210万,每年退休职工4万余人,需要高职层次以上人才3.5万人。仅沈阳铁路局从业人数就达28万,每年退休近6000余人,需要高职层次以上人才超过4000人。全国大型铁路工程施工企业近30家,其中固定从业人员近80万,每年需要近1.5万名毕业生。近几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铁道、轻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专用铁路得到迅速发展。辽宁省的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城市的地铁或轻轨已经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500公里。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城市

6、轨道交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专用铁路每年需要近4万名从业人员。纵观铁路运输系统和城轨交通系统,无论是新线建设还是旧线改造;无论是路网工程还是运营生产,都离不开电气化铁道技术的应用。轨道交通行业的电气化铁道技术人才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三)专业现状我校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前身是1974年创建的企业供电专业,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猛发展,专业更名为铁道供电专业,2008年学校升格为高职后,在铁道供电专业的基础上申办了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重点为铁路、城轨、地方铁路及工矿企业培养从事接触网、牵引变电所维护建设、电力线路维护和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现有三个年级普通高职在校生434人,其

7、中08级156人;09级153人;10级125人。此外还有成人本、专科教育在籍学生150人,每年为铁道部各铁路局订单培养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高职学生70人左右,每年为沈阳铁路局各供电系统、集通地方铁路公司、沈阳地铁公司等企业培训在职职工1200余人。专业办学渠道越来越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前景日益广阔。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校内专任教师17人,校外兼职教师8人。其中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15人。他们当中既有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又有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勇于创新、肯于钻研的业务骨干,为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人

8、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专业具有较完备的教学实训设施,现建有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场)10个,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710多万元。其中与铁路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200米长接触网演练场,安装有与铁路现场基本相同的接触网设备;建有200米高低压线路电力外线演练场,安装有与铁路现场相同的供电自闭线、贯通线和电力设备,演练场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这些实训场所可以满足3个教学班(120人)同时进行现场教学、课程实验、实训演练,为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专业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按照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选择了一批原来有合作基础、生产规

9、模适度、技术装备先进、运行良好、管理科学规范的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与沈阳铁路局、北京铁路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工程局、集通集团、沈阳地铁公司、沈阳电务器材厂、抚矿集团等企业联合建立的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10家。(四)存在问题1.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学结合”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缺欠,需要进一步改进;2.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上岗要求还有差距;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但对专业技能培养的针对性不强,目前还不能满足生产性实训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充实实训设备;4.对于顶岗实习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5.虽然已基本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

10、结构教师队伍,但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专职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双师”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6.社会服务能力不强,亟需提高。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建设目标依托轨道交通(国有铁路、地方铁路、城市地铁、轻轨)运输产业支撑,立足辽宁、面向东北华北、辐射全国。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课程建设围绕企业生产实际,人才培养紧贴职业岗位要求,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实训设施设备先进,能适应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具有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能培养高

11、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行业一流的特色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向省级示范专业迈进。(二)专业定位在原有基础上,经过两年建设,进一步拓宽专业服务领域,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国营铁路、地方铁路、城市地铁、轻轨以及工矿企业,从事电气化铁道供电、企业供用电技术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工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及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确立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岗位有:铁路局供电系统电力线路工、接触网工、电力调度、变配电值班员、各站段维修电工、安全防护员、材料员、技术员、工班长等;铁路施工企业岗位有电力线路施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变电所安装施工;城市地铁、轻轨施工运营维护管理;地方铁

12、路供电运营管理维护;工厂企业电气设备的生产制造调试等工作。(三)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两年建设,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即面向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铁路施工企业和生产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适应电气化轨道交通供电线路和设备的建设、维护、维修及管理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四)教学质量目标1.教学资源(1)师资队伍精干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骨干教师5名,专任教师双师比例达80%以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专业带头人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

13、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历的工程技术员改善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引聘企业兼职教师7名作为长聘客座讲师(或教授),实践教学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50%,提高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能力,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2)实践教学条件优越保证实践教学经费,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成满足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证实验实习开出率达到100%。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建设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场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条件的实验室(场)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课外学习小组开展实践创新活动。(3)数字化资源丰富高

14、效利用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2.教学过程控制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企业” 多元主体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监控。常规检查与三段式教学质量监控相结合,实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实施第三方评价,将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指标纳入专业考核,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学院、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公正、公平的评价。3.人才质量(1)职业素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开展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报告、讲座、文明礼仪教

15、育、安全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开设就业指导课,通过顶岗实习了解企业、了解岗位,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推行“双证”制,改革考核制度,探索以证代考的考核制度,提供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条件,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可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毕业生“双证”率达98%以上,获取二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率达到80%以上,使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2)社会声誉毕业生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新生录取平均报到率达到90%。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大型国有企业对口就业率达到85%以上,企业满意度达到95%以上,毕业生上岗起薪2500元。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一)专业建设实现校企对接1.建设目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铁路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铁路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按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建设内容与措施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及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围绕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全面系统分析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而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