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银联清算结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63731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银联清算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银联清算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银联清算结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银联清算结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银联清算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银联清算结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联清算系统批处理的流程中国银联是国内银行间清算、清分机构的老大,清算系统当然务必做到万无一失。银联的清算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业务,也就是日切。日切,也就是日志切换,一般,系统配置的日切时刻(一般为夜间交易低谷时间 ),将激活中心的日切程序,交换中心向成员行发出日切开始命令(0800 报文, 网管代码 201),成员行据此完成对上日切,所做的工作大致如下:更新对上网络日期变量; 建立和启用新的交易日志; 关闭当前交易日志; 向交换中心发出日切响应报文(0810 报文,网管代码 201)。 日切开始后, 交换中心进入双日志运行状态, 若干分钟后,交换中心关闭前日日志,完成网络日切。 中国银联的日切

2、时刻为晚间 11 点。所有通过银联做的转账、转接业务系统的日切均应晚于这个时间点。下面说说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批处理流程:1.日切每天发生的交易日志表数量之大,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减轻数据短时间内骤增带来的后续增加压力,以及做好每日的清算工作,交易日志一般是每天做好日切,从一张交易表切换到另一张交易表中。从日切开始,清算系统进入每日的轮询工作。2.日志迁移日切之后,一般是做日志迁移工作。为什么做日志迁移工作呢?这个工作一般是针对非银联的转接交易系统而言。如果系统日切点晚于晚上 11 点,比如晚上零点,那么从晚上 11 点到晚上零点这一个小时内的交易都将被迁移到当前的交易日志表中。3.批处理步骤生

3、成这一步是生成下一个清算日期的批处理流程,为之后的批处理做好准备。4.预备份预备份其实就是将前一个交易日所生成的交易日志备份到交易历史日志中。这样方便历史交易查询,以及之后的统计工作。5.对账文件生成与装载银联将产生相关的对账文件,传输给对账主体。对账受体会装载这些文件。对账文件分:总账对账和明细对账。6.对账对账的受体也就是对账实体。银联传输对账文件给他,他通过系统逐一对账,至于怎么对账,是对账实体的事情。可以自动对账,可以人工对账,可以先总账再明细账,可以直接明细账。总是对账过程中会存在差错处理,这个差错处理一般涉及到人工参与,通过人工来调账。7.清算、清分对账完毕,交易中的资金分流会通过

4、清算、清分来实现,资金摊派到各个受润方。8.文件生成清算、清分之后产生一些流水文件、入账文件、差错调整文件会在这里集中生成。9.报表生成交易系统会按需求生成很多类型的报表,有内部统计数据,也有与合作方的统计数据等。报表: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年报等。10.备份做完以上的对账、清算之后,会将所有之前的交易数据进行备份,以及相关参数的备份。11.清理这一步主要是为做日切准备一张交易空表,所以要清理之前的交易表。批处理流程理想状态下是自动完成,但是过程中不会不出现错误,所以,每一步的执行应当有相关运维人员监控。一、结算与清算 在银行卡互联网络中,由于交易实现过程的跨行性, 将发卡行与持卡人之间的

5、支付结算关系,演化为结算和清算两个层次。在网络成员行与持卡人、特约商户之间为结算关系,具体又分为两类:代理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收付关系、与特约商户的结算关系;发卡行与持卡人的实时记帐的结算关系(对于 02XX 类金融交易),或扣减信用额度及事后的结算关系(对于 01XX 类授权交易)。在网络成员行与网络清算银行(或清算中心,下同) 之间,构成银行之间的清算关系。通过成员行的清算帐户之间的资金划付和清算网络内的清算信息传递,进行银行间的清算。 作为互联网络系统核心的交换中心,虽然也属于现代化的支付与清算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支付系统,其本身一般不具备资金清算功能, 而是日结后向清算银

6、行提交清分数据,由清算银行对成员行进行借、贷交易汇总轧差后的净额清算,完成最终支付。 因此,在整个网络的业务运行中,实际上存在两个网络, 即交易网络和清算网络。交易网络 24 小时连续运行,实时处理客户的网络交易;清算网络则仅在交易网络日结后 ,传送银行之间当日网络交易清算净额的资金划拨信息。 二、清分、对帐与清算 在这种双重网络体系中,包括最终清算的跨行交易的全过程, 一般应经过 2 个阶段:实时交易阶段和日结清算阶段。 实时交易阶段,一般由持卡人在代理行终端上发起, 经代理行主机、交换中心,送达发卡行主机, 发卡行记帐或授权后发出响应报文,经交换中心、代理行主机返回代理行交易终端。对于金融

7、交易,一般在交易阶段即已完成发卡行与客户之间的结算。但是,发卡行与代理行之间则并未进行清算。处于挂帐状态。网上传递的是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资金转移信息。 清算阶段在日志切换后进行,具体又分为清分、对帐和清算。 1.清分 清分(Clearing)是清算的数据准备阶段,主要是将当日的全部网络交易数据按照各成员行之间本代它、它代本、贷记、借记、笔数、金额、轧差净额等进行汇总、整理、分类。清分是网络交换中心和各成员行交易主机系统在清算阶段的主要工作,将产生三级清分数据 各成员行对网络交换中心的清算净额。 各成员行相互之间交易的各类汇总。 当日的全部网络交易明细。对于金融交易的清分, 交换中心和各成员行主

8、机根据各自的交易流水记录即可进行。对于 授权交易,日间交易期间并不扣减客户帐户余额, 日结后也并不根据交易流水进行清分和清算,一般采取日结后由代理行批量上传交易数据,而后进行清分。如 MasterCard 国际组织的清分系统 INET 规定,每日 23 时、次日 5 时、9 时,圣路易中心分三次接收成员行批量上传授权类交易明细数据,清分后于 10 时,向其清算银行(纽约的化学银行)提交清算数据,由化学银行实施清算。同时,5 时、9时、23 时( 较上传滞后一个时段)分三次向成员行批量下传经中心清分后的授权交易明细数据, 供发卡行记客户信用卡帐。 2.对帐对帐(Reconciliation) 以

9、清分为基础, 交换中心与成员行之间通过 ISO 8583 的对帐报文 05XX,使用第一级清分数据(填入 97#域)、第二级清分数据(填入 74#-89#域) 进行汇总性的网上联机对帐。当联机对帐不平时,应采取措施调取相应的第三级数据即交易明细数据,进行脱机性的明细对帐。网上传输的是交易记录信息,而非银行之间的资金转移信息。 3.清算 清算(Settlement)在清分与对帐的基础上进行, 交换中心向清算银行(中心) 提交各成员行与交换中心之间的净额清算数据,由清算银行(中心) 按照预先商定的清算方式发起清算。在成员行的清算帐户之间实施清算划付,或通过清算网络传递资金调拨指令, 完成银行间的清

10、算。为了确保清算的正确性,可在清算结束后 ,由各成员行的清算系统将清算数据送达银行卡系统,再作一次末端对帐。清算网络及流程见图。清算网络由清算中心和各成员行的清算系统组成,网上传递的是银行之间的资金转移信息。图中,1 代表交换中心向清算中心提交清分后的净额清算数据,2 代表清算网络内的清算支付指令信息,3 代表在成员行内,清算系统向银行卡系统传送清算信息 ,作清算后的末端对帐。 三、交易网络的清算处理过程 银行卡异地互联网络的清算,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 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 业务制度与技术系统之间。 交换中心与成员行的银行卡系统之间。清算中心与成员行清算系统之间。 交换中心

11、与清算中心之间。 成员行内的银行卡系统与清算系统之间。 实时交易与日终批处理之间等。 交换中心和成员行的银行卡系统主要是完成其中的清分对帐,配合清算系统完成网络清算。交易网络中,与清算有关的处理过程包括:1.交易报文中的网络日期域 整个交易网络系统 24 小时不间断连续运行,采取日终批量净额清算方式。交换中心和成员行系统在交易日志切换(Cut Off)后,各自从交易明细日志中根据网络交易日期提取数据,进行清分、对帐、清算。因此必须同步中心和成员行的网络交易日期。 网络日期一般采用 ISO8583 的清算日期域(15#) 。在实时交易中, 交易报文一般总是包含该域,交换中心、代理方和发卡方均应校

12、验该域,一旦发现网络日期异步, 即应拒绝,并采取措施重新同步网络日期。 2.日志切换 系统配置的日切时刻(一般为夜间交易低谷时间),将激活中心的日切程序,交换中心向成员行发出日切开始命令(0800 报文,网管代码 201),成员行据此完成对上日切 : 更新对上网络日期变量; 建立和启用新的交易日志; 关闭当前交易日志; 向交换中心发出日切响应报文(0810 报文,网管代码 201)。 日切开始后, 交换中心进入双日志运行状态, 若干分钟后,交换中心关闭前日日志,完成网络日切。 3.日结清分 日切后, 对于 02XX 交易,交换中心和成员行分别依据各自的交易日志进行日结清分处理(成员行若未建立专

13、门的对上日志,应从其交易日志中按照网络交易日期字段提取交易记录 ,形成对上清分数据);对于 01XX 授权交易,在中心与成员行交换交易记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清分。 4.网络对帐 (1)联机对帐 清分结束后,交换中心与各成员行之间通过 05XX 报文进行网上联机对帐。对帐内容可包括:借记、贷记、转帐、授权、查询交易及其撤消的笔数、交易总额、处理费总额、交易费总额(交易额与处理费之和)、净清算额, 即 ISO 8583 中 74# 89#、97#数据元。 (2)明细对帐 如果联机对帐出现不一致, 即应转入明细对帐处理: 成员行将有关交易流水以文件方式上传交换中心,如果网络交易负载较重或通信带宽不足,

14、 可将交易流水文件卸载到 PC 机,以其它通信方式上传交换中心。 交换中心收到上传流水后,即可与交换中心自身的交易流水比对 ,进行明细对帐,查出问题 ,予以修正。5.清分数据提交 对帐后,交换中心向清算银行(中心)提交清分数据,其内容为各成员行的净清算额(因为采取日终批量净额清算方式), 其形式可以是纸介质、磁介质、报文通信、文件传输、分布式数据库等,具体形式要根据交换中心与其清算银行(中心)的技术关系而定。 清分数据中还可能包括以前交易的清算数据调整项。 6.清算流程 清算银行(中心)收到清分数据后,即可发起自上而下的清算处理 ,进入清算网络系统内的清算流程。清算信息由清算银行(中心)发往成员行清算系统。后者完成清算处理的同时,也可将该清算净额数据送往本行银行卡交易系统(交换分中心或联网业务主机 ),进行末端对帐。 7.成员行末端对帐 成员行的银行卡系统收到本级清算系统(或有关业务部门) 的清算信息后,与系统中保存的相应数据比对,确保准确无误, 完成清算后的最终对帐,结束对帐清分的全过程。 在对帐、清算的过程中,当发现交易各方的清算记录不一致时, 可能引起事后的清算调整,由相应的差错控制制度和措施予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