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6362367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1、研读文中第一个事例,感受追根求源,契而不舍的科学精神.2、初步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探究并学习作者由“问号”-“过程”-“真理”表达特点.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21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 听写词语:下面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对照听写单纠错。 敏锐 洗澡 机械 领域 玫瑰 屡见不鲜 、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有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无独有偶 )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见微知著) 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追根求源)2、通过上节课的我们知道课题就是这篇课文的论点,围绕这个

2、论点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他的?(课件)二、理解课文第二段师: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这一真理,那么这三个事例有哪些共同特点呢?课文第二自然段为我们做了总结。(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1、 生读(1、自读2、齐读3、交流特点)。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呢?2、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神秘的文字,你有什么疑问呢?3、 (预设: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指的是什么?)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聚焦第一个事例去寻找答案。三、精读事例,感受精神、(看大屏幕)根据表格,我们看看谢皮罗教授,从普通小事中,看出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探索,最后找到了什么真理?下面同学们自由地,轻声

3、地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发现答案的.人物 看出的问题 探索过程 找到真理2、反馈:谢皮罗教授从洗澡这件司空见惯的小事中看出了什么问题?生1:“每次总是”师:谁还能读读?生2:读“每次总是”师:谁还想来读读?生:“每次总是”师:你们听出了没有,她哪两个词读了重音?全班齐读,生:每次,总是师:那我作一起来读读你们体会到了什么?生:谢皮罗教授他实验了很多次师引读:是呀,每次放掉洗澡水时他都要观察,很会留心生活(和老师配合读好吗?)“当滴水成冰的冬天,谢皮罗教授,静静观察,他发现;当烈日炎炎的夏天,他静静地观察,他发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静静地观察,他发现”师:每一次都观察,每次观察到的情形都是

4、一样的谢皮罗教授从普通现象中看出问题,(随机板书:看出问题)为什么每次观察的情形都是一样的呢?在谢皮罗教授心中也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接下来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号呢?他又是怎样做的呢?生: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课件出示)师:现在你们发挥一下想象,这个谢皮罗是怎样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的,谁说?生1:他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实验和研究,可能是在早上,也可能是在晚上,甚至还可能是在半夜.生2:他可能在炎热的夏天做实验,还可能在寒冷的冬天做实验.生3:他应该是在各地进行不同的实验,他到过地球的南半球,到过北半球还到过赤道师:同学们,从你们丰富的想象力中,老师看到谢皮罗确实千辛万

5、苦地进行了反复实验和研究.师:请你来把这句话来读一遍.(课件出示)这一句话中那个词更能体现谢教授千辛万苦实验过程的。生:紧紧、反复师:这就是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他没有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也没有跌汤起伏的情节,语言高度概括和简练。全班来齐读一遍.师:谢皮罗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假设不同情况,进行反复实验和研究,这就是一种追根求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追根求源(师随机板书)师:1962年,他发表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整整二十年,反反复复地试验,反反复复的研究啊。他终于找到了水的漩涡与地球与自转有关的完全正确的结论。终于把大大的问号拉直变成了感叹号。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明白了第二自然段中

6、的问号和叹号的意思了吗?生1:“?”指发现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生2:“!”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师:这件事中的,问号和叹号又指的是什么呢?生3:这里“?”是指谢皮罗教授发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 生4:这里“!”是指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师:你看,这样一个比喻就把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这件小事中,看出问题,通过探索,找到了真理的过程写得形象,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拓展延伸:不仅谢皮罗教授的发现是如此,文中另外两个事例请大家自己研读,看看在写法上、内容上和第一个事例有什么不同1、要按“发现现象”“如何

7、探索”找到真理“”的顺序把话说清楚 。2、声音宏亮,表达流畅.3、要适当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先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全班交流师:现在,我们进行课堂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生:我们发现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生:我发现这三个事例都是在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生: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生:我认为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生:通过刚才的划分层次,我发现这三段话的写法是相同的,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从所选取的事例和每个

8、故事的写作方法上) 师:既然三个事例基本相同,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二个不行吗?生:不行,一个是偶然,两个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师:那何不用4、5、6个例子岂不更有说服力?生:那样又太过罗嗦,阅读者也会在读的过程中失去兴趣和耐心。师:有道理,那么让我们读一读作者对三个事例的总结。四、学习6自然段生:读师:“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坚持不懈,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的人。师: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生:说深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是发现;石蕊试纸是发明。师:发现与发明有什么不同?生:发现的东西本来就有,发明的东西本来没有的。生:发明创造了新东西。师: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

9、,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师:科学史上,诞生了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它们因为发现了某种现象而进行了创造发明,你能举几个例子吗?生:四、学习第7自然段师:看来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七自然段。谁来说说如何找到真理?(只要我们敢于提问,细心留意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就具备了科学家的基本素质)看来寻找真理真还不难,也许我们班将来会诞生几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呢,你们有没有这个自信?让我们充满信心的在来读一读这一段。五、学习7、8自然段既然寻找真理并不难,那为什么真理仅仅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能过成为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又少之又少,是不是只有疑问就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这一段写了什么?生:探寻真理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师:请问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呢?生:不是。我虽然问了问题,但通常情况下没有去追根问底。生:我也不是。我常常喜欢问别人而不喜欢独立思考。师:是啊!看来真理不仅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也属于哪些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最后,让我们充满信心而又坚定告诉自己也告诉世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最后老师再送大家几条真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