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356306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层解读小学阶段:爱劳动、会理财7至12岁: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做好儿童健康监测,预防常见疾病发生;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之中;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适度消费的习惯;引导儿童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信做事;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解读】小学阶段的家长除了要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侧重于生命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外,近来被广泛关注的理财教育也纳入大纲中。这一阶段,家长应该培养其劳动观念和适度消费习惯,要“鼓励儿童参与家庭财务预算,合理支配零用钱”,让孩子从小建立量入为出的观念,防止欲望膨胀。陈建军建议小学

2、生不一定按照成人那样以复杂的方式和组合来理财。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帮他们拟订一个“宝贝零用钱计划”,鼓励他们将零用钱存入储蓄罐,并在规定的时间里只能买一件想要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平日消费大手大脚的孩子来说,家长则可以鼓励他们用简单的图表,记录诸如零花钱、压岁钱等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并定期进行汇总,如有结余,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一来这样的鼓励能使他们感受到一种成就感,提高理财积极性;二来可以促使他们养成理财习惯,持之以恒。“家长教授儿童一定的劳动技巧,给儿童创造劳动的机会,培养儿童劳动的热情”,这也是大纲中所提到的。陈建军说,如今,很多家长溺爱包办,在此次大纲起草前,专家组对不同地区的家长

3、和孩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做家务的孩子几乎为零。其实,叠一叠被子,洗一洗碗筷,晾一晾衣服这类轻微细小的活儿,孩子做了,能够从中收获许多。家庭是培养劳动习惯最好的地方。初中阶段:直面性教育13至15岁:青春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变”。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当、适度的性别教育;利用日常生活细节,开展伦理道德教育;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儿童正确使用各种媒介;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快乐学习;尊重和信任儿童,促进良好的亲子沟通;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解读】在初中阶段,大纲建议家长可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当、适度的性别教育。指导家长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进行青春

4、期异性交往的指导。陈建军说,一谈到性教育问题,中国的父母大多感到难以启齿,总希望社会或其他部门能替代此时自己的责任。其实,家长应直面性教育,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既要如实相告,又不能太复杂;既要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又要把一些具体细节很自然地延迟到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去了解。其次,预先做些示警工作。过早接触性行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两方面均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对孩子“示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说,对孩子灌输异性触摸自己私处是不友善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揭发。另外,陈建军提醒,大纲中强调的性别教育和性教育是有区别的,性别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一些女孩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

5、;一些男孩则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养成了柔弱、多愁善感的性格等。因此,在性别教育中,父母还得注意这方面的引导。此外,陈建军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缺位,要给男孩做出“性别”榜样。值得一提的是,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在大纲中被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陈建军说,在大纲起草前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认同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品德,但往往“知行不一”,最终还是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此外,社会道德价值观呈日益多元化趋势的当下,孩子很少接触伦理道德教育,从小面临竞争的环境,耳闻目睹一些社会现象,又缺乏分辨能力,因而从小以我为中心,骄横自私。因此,家长首先要做榜样,以身作则当表率。高中阶段:合作和分享16至18岁:相对

6、稳定时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引导儿童树立积极心态,尽快适应学校新生活;引导儿童与异性正确交往;引导儿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培养儿童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指导儿童树立理想信念、合理规划未来;引导儿童树立自信心,以平常心对待升学。【解读】陈建军对高中阶段家庭教育重点提出了她的看法,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念,他们在这个阶段追求一种平等交流的机会,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形式,与孩子一起平等、开放地讨论家庭事务,共同分担家庭事务。很多在家娇生惯养、霸道、独来独往的高中生,上大学后“恶习”往往难改,不懂与人相处,更有甚者因情绪压抑最终选择自杀。“家长在孩子高中阶段就要鼓励他们参加家庭以及社会活动,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品尝与人合作的快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乐于与人相处、勇于承担责任。”陈建军如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