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63339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药理学网上作业1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理学 课程 网上作业 1抽题原则:每篇 1-10 题1.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 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 口服给药通过首过消除而吸收减少D. 舌下或肛肠给药可因通过肝破坏而效应下降E. 皮肤给药除脂溶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2.吸收是指药物进入A. 胃肠道过程B. 靶器官过程C. 血液循环过程D. 细胞内过程E. 细胞外过程3.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是按A. 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B. 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C. 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D. 易化扩散转运E. 胞饮的方式转运4.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说

2、来,吸收速度最快的是A. 吸入B. 口服C. 肌肉注射D. 皮下注射E. 皮内注射5.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饭后口服给药B. 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C. 微循环障碍D.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吸收少E. 口服经第一关卡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6.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 药物的理化性质B. 药物的剂型C. 给药途径D.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 药物的首过效应7.药物的血浆高峰时间是指A. 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间B. 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间C. 指血药消除过慢D. 是指血药最大浓度,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E. 以上都不是8.下列关于血药峰值浓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3、. 按全血、血浆或血清计算最高血药浓度B. 与生物利用度高成正比C. 首次给药的峰浓度与连续给药峰浓度不一致D. 吸收速度能影响峰度浓度E. 吸收快的药物制剂血药峰值浓度大,峰值时间也大9.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含义是指A. 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份量B. 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份量C. 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份量D. 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E. 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份量和速度10.下列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口服吸收的量与服药量之比B. 它与药物作用强度无关C. 它与药物作用速度有关D. 首过消除过程对其有影响E. 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11.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病

4、人出现口吐白沫、严重的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注射的药物是A. 碘解磷定B. 度冷丁C. 麻黄碱D. 肾上腺素E. 阿托品12.使磷酰化胆碱酯酶复活的药物是A. 阿托品B. 氯解磷定C. 匹鲁卡品D. 毒扁豆碱E. 新斯的明13.碘解磷定可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药理基础是A. 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B. 生成磷酰化解磷定C. 促进胆碱酯酶再生D. 具有阿托品样作用E. 可促进乙酰胆碱再摄取14.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 M 样作用产生的原因是A. 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增加B. 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少C. 直接兴奋胆碱能神经D. M 胆碱受体敏感性增加E. 以上都不是15.马拉硫磷中毒的解救药物是A.

5、尼可刹米B. 阿托品C. 碘解磷定D. B+CE. 去甲肾上腺素16.琥珀胆碱过量中毒时,解救的方法是A. 人工呼吸B. 新斯的明C. A+BD. 苯甲酸钠咖啡因E. 阿拉明17.筒箭毒碱引起肌松的作用原理是A. 阻断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上的 N2 胆碱受体B. 抑制乙酰胆碱降解C. 促进乙酰胆碱降解D. 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E. 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18.筒箭毒碱中毒时,抢救的方法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人工呼吸D. 新斯的明E. C+D19.琥珀胆碱的肌肉松弛作用机制是A. 促进乙酰胆碱灭活B. 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C. 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D. 终板膜

6、持续过渡去极化E. 阻断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20.琥珀胆碱是一种肌松剂,它属于A. 去极化型肌松药B. 竞争型肌松药C. 中枢性肌松药D.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E. N1 胆碱受体阻断药21.请指出在强心甙的化学结构中含羟基最少的药物A. 地高辛B. 洋地黄毒甙C. 西地兰D. 毒毛旋花子甙 KE. 以上都不是22.关于强心甙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 洋地黄毒甙肝转化率最高,是因其结构中羟基的树木最多B. 强心甙是由甙元和糖组成,其中甙元部分是发挥正性肌力的基本结构C. 有肾功能不良的病人不可选用地高辛D. 老年人易发生地高辛中毒E. 地高辛的半衰期约 3336h23.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于

7、心源性哮喘?A. 吗啡B. 毒毛旋花子甙 KC. 氨茶碱D. 硝普钠E. 异丙肾上腺素24.强心甙中毒引起快速型心率失常,下述哪一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A. 停药B. 给氯化钾C. 用苯妥英钠D. 给呋塞米E. 给考来烯胺,以打断强心甙的肝肠循环25.强心甙中毒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A. ECG 出现 QT 间期缩短B. 头痛C. 胃肠道反应D. 房室传导阻滞E. 低血钾26.下列哪种强心甙口服吸收率最高?A. 洋地黄毒甙B. 毒毛旋花子甙 KC. 地高辛D. 西地兰E. 铃兰毒甙27.关于氨力农,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抑制磷酸二脂酶B. 提高细胞内的 cAMP 水平C. 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并降

8、低外周血管阻力D. 抑制 Na+ -K+ -ATP 酶E. 容易引起心率失常28.下列哪个药物能增强地高辛的毒性?A. 氯化钾B. 考来烯胺C. 苯妥英钠D. 螺内酯E. 奎尼丁29.血浆半衰期最长最用最为持久的药物是A. 地高辛B. 毒毛旋花子甙 KC. 洋地黄毒甙D. 西地兰E. 铃兰毒甙30.强心甙中毒引起窦性新动过缓可选用A. 氯化钾B. 阿托品C. 利多卡因D. 肾上腺素E. 吗啡31 抗.炎作用最强的糖皮质激素是A. 可的松B. 氢化可的松C. 氟轻可的松D. 倍他米松E. 强的松32.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 病人对激素不敏感B. 激素用量不足C. 激素能直接促进

9、病原微生物繁殖D. 激素抑制免疫反应,降低机体抵抗力E. 使用激素时未能应用有效抗菌药物33.经体内转化后才有效的糖皮质素A. 泼尼松B. 氢化可的松C. 地塞米松D. 倍他米松E. 去炎松34.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的目的是A. 加强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B.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C. 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D. 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E. 以上都不是35.治疗剂量时几无胞钠排钾作用的糖皮质激素是A. 氢化可的松B. 强的松C. 可的松D. 地塞米松E. 强的松龙36.长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采用隔日清晨一次给药可避免A. 诱发溃疡B. 停药症状C. 反馈性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D. 诱发感染

10、E. 反跳现象37.下列那种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A. 严重哮喘兼有轻度高血压B. 轻度糖尿病兼有眼部炎症C. 水痘发高烧D. 结核性胸膜炎兼有慢性支气管炎E. 过敏性皮炎兼有局部感染38.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份的影响正确的描述是A. 减少血中中性白细胞数B. 减少血中红细胞数C. 抑制红细胞在骨髓中生成D. 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E. 血小板数减少39.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其原因是A. 病人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或病情未充分控制B. ACTH 突然分必增高C.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 甲状腺功能亢进E. 以上都不是40.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直接扩张支气

11、管平滑肌B. 兴奋 2 受体C.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炎性介质释放D. 使细胞内 CAMP 增加E. 抑制补体参与免疫反应41.普鲁卡因可竞争性抑制、干扰下述哪一药物的抗菌作用?A. 链霉素B.四环素C.头孢菌素D. 磺胺E.红霉素42.蛋白结合率最低、容易透过各种组织的磺胺药是A. 磺胺二甲基嘧啶B.磺胺甲基异噁唑C.磺胺嘧啶D. 磺胺-6-甲氧嘧啶E.以上都不是43.治疗烧伤绿脓杆菌感染首选药物是A. 青霉素B.磺胺嘧啶C.四环素D. 磺胺嘧啶银盐E.磺胺二甲基嘧啶44.竞争性对抗磺胺作用的物质用A. TMPB.GABAC.PABAD. 二氢叶酸E.以上都不是45.治疗和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

12、炎的首选药是A. 磺胺嘧啶银盐B. 磺胺嘧啶C. 四环素D. 链霉素E. 磺胺-2,6-二甲氧嘧啶46.奎诺酮类抗菌作用机制是A.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D. 抑制细菌 DNA 回旋酶E.以上都不是47.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奎诺酮类药物是A. 依诺沙星B.氧氟沙星C.环丙沙星D. 吡哌酸E.洛美沙星48.下列哪一种奎诺酮类药物比较适合用于肺部感染A. 诺氟沙星B.氧氟沙星C.依诺沙星D. 培氟沙星E.吡哌酸49.氧氟沙星的特点是A. 抗菌活性强B.抗菌活性弱C.血药浓度低D. 作用短暂E.以上都不是50.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A.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C.破坏细菌细胞壁D. 增强肌体免疫机能E.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