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633092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报(康成小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2014年高密市基础教育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申请表一、项目研究团队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创新研究主持人姓名吕彩云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68.5行政职务校长专业技术职务中一研究专长教学管理最后学历大学最后学位E-mailK工作单位高密市康成小学传真联系电话13563611579主持人教育教学及课题研究成果2009年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立项课题“农村小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圆满结题。2012年,主持的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研究”,通过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立项。项目组 核心成员姓名性别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工作单位电话王英女党

2、支部副书记教科研大学高密市康成小学15025640475鞠庆喜男教科处主任教科研大学高密市康成小学13854468375田清凤女教导副主任语文教学大学高密市康成小学15806490552李锦辉女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研大学高密市康成小学二、研究方案概要及单位推荐意见问题初步归因分析当前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读书的持续性难保障。假期学生闲暇时间充裕,但平日学习紧张,加上教师课堂上把过多的时间用在讲解、练习和作业上,导致周一到周五学生读书时间极少,很多学生干脆不再读书。2.奖评忽视学生差异性,搞“一刀切”,不分层评优评奖,导致读书少、不读书、不会读书的学生即使短期努力,也很难同“书迷们”竞

3、争,学校设置的各种读书荣誉对他们来说高不可攀,挫伤了读书成就感。3.忽视了提前识字对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学生因识字量过少增加了阅读难度。4.缺乏统一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读书限于“看故事”,课堂“放羊式读书”无法提高阅读效率。学生读书的方式单调而枯燥,读书带来的充实感、愉悦感需进一步关注。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从学生阅读时间的持续性,评价的学生差异性,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以及课堂阅读模式的创新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以求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让阅读落到实处。解决问题主要措施1.探索小学语文“1+”单元课文讲解模式和习题自主精编、布置读书作业的有效方法,省出时间,让学生每天可以足量阅读。

4、2.根据学生读书习惯、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奖励,分段设置“读书大王”等荣誉,分段实施“阅读过关考级”,让同等层次的学生展开激烈竞争。3.创新花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致。4.开展早识字教学的研究,利用生活中识字、集中式识字、竞赛式识字和游戏法识字,让学生因识字多而降低阅读难度,拓展阅读范围,并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5.分3个学段探索语文主题阅读的有效教学模式,把讲读课文和主题丛书有效连接。项目研究进程、预期成果及 成果形式1.准备阶段(2014.42014.5),进行调查研究,制订项目研究计划和研究进程表,理清研究内容和方向,对教师进行“1+”单元课文讲解模式培训。预期成果:调查报告、项目研究

5、计划2.创新阶段(2014.52014.9),改革作业布置,实行习题自编和入库制度,确定读书分层评价标准,开展阅读分层过关考级,探索出有效的早识字模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预期成果:作业布置的创新模式;读书分层评价机制;早识字教学总结;分年级段的主题阅读教学模式。3.成果提炼阶段(2014.92014.11),从4个方面提炼解决问题的措施、途径,形成项目研究报告。预期成果: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方法创新报告学校(单位) 推荐意见同意申报 康成小学 二0一四年四月三日 镇街区教管办评审推荐意见附件32014年高密市基础教育重大教育教学问题 行动研究项目汇总表项目主持人类别名称姓名单位职

6、务电话教学类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创新研究吕彩云康成小学校长13563611579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创新研究吕彩云 王英 鞠庆喜 田清凤 李锦辉一、问题的提出当前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读书的持续性难保障。假期学生闲暇时间充裕,但平日学习紧张,加上教师课堂上把过多的时间用在讲解、练习和作业上,导致周一到周五学生读书时间极少,很多学生干脆不再读书。2.奖评忽视学生差异性,搞“一刀切”,不分层评优评奖,导致读书少、不读书、不会读书的学生即使短期努力,也很难同“书迷们”竞争,学校设置的各种读书荣誉对他们来说高不可攀,挫伤了读书成就感。3.忽视了提前识字对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学生因识字量过少

7、增加了阅读难度。4.缺乏统一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读书限于“看故事”,课堂“放羊式读书”无法提高阅读效率。学生读书的方式单调而枯燥,读书带来的充实感、愉悦感需进一步关注。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从学生阅读时间的持续性,评价的学生差异性,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以及课堂阅读模式的创新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以求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让阅读落到实处。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本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个例研究法采取的研究措施有:(一)探索保障学生阅读时间持续性的有效机制1.课堂把时间还给阅读。学校将吸收借鉴寿光特级教师毕英春老师的“1+”单元课文讲解模式和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

8、教学法”,从中汲取精华做法,结合学校实际,鼓励教师整合教材,创新课文教法,提高课堂效率,把课文讲解和主题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充足的时间读书。2.放学后,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读书作业。学校要改革作业布置办法,减少习题性作业和重复性作业,多布置与阅读有关的作业。同时根据学生家庭远近,成立学生读书小组和家长读书小组。让学生真正在家把书读好。3.节假日实施阅读考级制度。节日前布置学生读好书,摘好句,做好读书积累和读书成果展示。假日分层实施阅读考级,制订康成小学阅读考级分层实施细则,确定各等级阅读图书的过关标准和推荐书目,然后成立考级委员会和考级工作小组,设置六个年级段的十二个级别,再根据阅读

9、习惯和能力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最后分两组进行评比。考级的程序是:假前动员和指导,假期中鼓励学生多读书做好考级准备,假期结束新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申报要挑战的关数,分批进行过关考级测评。过关后,学校要颁发给学生相应级别的过关证书,并在全校召开表彰大会。通过以上措施,就把学生在校园时、放学回家时、节假日闲暇时间段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读书时间连续起来,学生天天阅读的好习惯得以养成,阅读热情也得以保持。(二)探索学生读书评价多元化的有效措施1.分层建立阅读培养目标。学校首先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一是对读书内容的评价不同。对那些阅读习惯好,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考察他们读名著、经典类的书籍的情况。对那些平

10、时不爱读书,需要激发阅读兴趣的学生,主要考察他们读故事类、传记类、漫画类书籍,以降低读书难度,激发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二是对读书成果的评价要分层。每个班级的学生要分两个层次建立阅读评比台,消除“优生总是得奖,发展生难以得一次奖”的现象,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都有读书的挑战对象和竞争行列。2.创设“以读书为荣”的氛围,让学生把读书的情况当成一种成果来炫耀。小学生的思想就像白纸,画下什么就显示出什么。如果孩子攀比吃穿,他们就会以自己穿的和吃的东西为荣。同样的,如果让孩子觉得读书多是最光荣的事,他们就会抢着读书。对此,我们一是建立读书展示台 ,把班级每个成员的相片平行贴到班级教室的走廊墙壁上,然后学生

11、每读完一本书,经班级成立的读书鉴定团考证确实读过后,就发给学生一枚能粘贴到墙壁上的小书签,让学生在书签上写上书名,贴到教室外自己相片的上方,这些小标签像小树叶一样随着学生读的文章篇数而增多,每周临近期末,由各班级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展览班级所有同学读书的成果,看谁的小树叶长的快,长的高,读书多的,可以发一枚读书之星,积累到5颗星星后,可以评为读书大王,并颁发学校印制的奖状。二是制作班级读书量表,对读的书目最多和读字最多的学生颁发“读书小博士”,对读书演讲精彩的学生颁发“读书大明星”。三是建立捆绑评价机制,在教室后黑板建立读书小组评比栏。每周末奖励读书最多的小组免写语文学科的书面作业。这样,那些懒于

12、读书的学生为了不让小组落后,以免引起同学的不满,就会开始积极读书。3.学校开展读书实践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学校组织各种“读书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对此,我们一是可以组织读书比赛。如:“好书伴我行演讲赛”“成语故事会”、“制作读书名言卡”、美文朗读比赛等等,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比赛,激励学生更好的阅读与写作。二是组织读书交流会。每天语文课堂将设置5分钟的读书演讲,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最及时的读书交流机会。还要定期举行读书笔记、主题手抄报展评活动,让学生真正品尝到自己课外阅读的甘甜果实。(三)采取多种花样,创新方法,调动阅读兴致读书可以是一项个人安静进行的活动

13、,也可以是一项集体进行并交流的活动。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时常翻新花样,让学生读入其中,乐此不疲。1.先竞猜再读书。鼓励学生在看到书名后,不要急于阅读,先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本书会讲些什么,然后看简介跟自己猜想的是否一致。读一部分后,按照故事情节,自己想象下一步要发生的事情,然后看后面的内容,事情发展是否跟自己想象的一致,如此,不仅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而且自己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也进行了碰撞融合,仿佛身临其境,妙趣横生。2.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很多人都有一个奇怪的潜意识行为,就是借了别人的书往往读的更急切,更有趣。对此,我们一是在班级建立读书角,号召学生把自己心爱的优秀读物拿到学校来

14、分享,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组织读书。同时以规则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第一条规则是预约排队借取,第二条规则是遵守借书时限,根据书的字数,一般限制学生借书后必须在三到五天内读完。再长的书,五天后必须归还,如果没读完,可以再次预约。这样给学生赶紧阅读的紧迫感。二是在校园开展“图书赶大集”活动。每月开放“图书交换市场”,让学生带着拿来的图书学校塑胶场地上均匀排列,然后组织图书交换活动,让学生之间自由交易,互相交换已经读过不感兴趣的书,想法达成交易,换来别人的图书。换书后,学校规定必须在一个周内把书读完交换回来。3.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读书。现在的图书资源非常丰富,学生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读的很透彻,对此,我们教给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喜欢读的书,可以在征得书本主人的同意后用铅笔作圈点勾画,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上自己的感受,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读者也可以有不同的圈画,写上不同的看法,彼此交流碰撞,让学生兴趣更浓。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上读书交流平台。电子图书资源更加丰富,而且图文结合,有些甚至是视频和文字相结合,比如带视频美景的唐诗三百首,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走进自然人类探秘栏目,这些都是有声的文字,学生边看景,边看上面的文字介绍,兴趣会更加高涨。对此,我们利用班级qq群、校园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