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626978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人们不仅要求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要求有受更好教育的机会,高质量教育匮乏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高质量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质教育,现在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开发、扩展名校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是教育界正在着力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云南省电教馆为推动全省信息技术发展,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学质量,搭建了“云南省名师、名校教育联盟”,并开展课题工作,促进“优级学校之间交流工作经验”、实现“名校强强联手”,并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繁荣昌盛,这是广大中

2、小学校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开发、扩展优质教育的途径,利用现有“重点学校”或“名校”的资源,加以辐射和扩散;通过名校网络联盟的形式,把“名校”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学科教师的教案、试题、课件、教学法资源,传播到相关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学术团体或其他机构,组织教学骨干支援或带动薄弱地区或学校。我们洱源县振戎民族是所“年轻”学校,学校办学九年。同时它也是“云南省一级初级中学”、“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名校、名师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及扩散推广研究”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坚持教育现代化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立足于为学生提

3、供最优质服务宗旨,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建构校园信息化平台。于2002年接了宽带网,2004年开通了校园网,通建成了两间高标准的电脑网络教室。为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配备电脑,师生可随时上网查阅信息资料。率先以电子备课替代手书备课,使计算机教学进入普通课堂。学校就以电教优势成为区域学校的中心,并发挥着辐射作用。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将选题定为“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这与当前我们国家推行校校通工程力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总体水平的大环境、大大背景是相一致的。我们认为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无疑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这个课题的研究将对振兴

4、洱源区域的教育起到一个推动和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力。二、本课题领导组织机构1、课题领导小组:2、课题研究小组:3、课题指导小组: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一)教育部2006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新课程大纲或纲要)中,有关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指示。(二)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和“双主性”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三)现代学习理论。包括:教学最优化原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一)我们的主要研

5、究目标是: 1、加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学效率 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促进老师信息应用技术的提升,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步伐,辐射带动区域兄弟学校搞好教育教学,缩小教育差距,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开发网络功能,搭建资源平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主要通过建立教育资源信息中心在网上实现共享。我们将围绕课题的研究实施做一个网络平台,随时报道课题研究的动态,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有课题管理的方法、评估细则,我们将把各级各类获奖的课堂实录、优秀课件、音像资料、教研论文、课题在网上展示,使其成为优秀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

6、会员单位教师教学参考的资料宝库、交流沟通的教学园地。为尊重彼此的知识产权,在开发共建的同时,我们也将实现共享,给参与课题研究的会员学校以充分的权限,让他们随时随地和我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加强校际间的网上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学校网为核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跟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使条件较为落后的兄弟学校借助信息交流,加快发展,实现办学水平的同步提高,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涵盖的内容很多: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及他们上的示范课、观摩课,各校自制的计算机软件,自编的校本课程,自己积累并整理的试卷、习作等资源库。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子课题划分:1、

7、媒体资源:(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此课题研究目标有三:一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二是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能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在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明显提高,造就一支教科研型的师资队伍;三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新教育为改革目标,寻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2、课程资源:(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

8、,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此课题以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师、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为过程,在过程中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整合意识,增强整合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课题拟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中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七年级至九年级各学科的部分任课教师及学生。 3、教师资源:(职后教师的研修与培训)此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建立健全在职教师研修与培训的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

9、习、研究的自觉性和增强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态度等方面探索职后教师研修与培训的途径与方法,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4、学生资源:(初中生速读教学成果的创新与运用)本课题在借鉴速读记忆法教学成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在文本训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进行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尝试利用“电子图书”进行高效的超文本、超媒体阅读,给学生创设最有利的信息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5、校园文化资源显性文化资源:校园的硬件建设 隐性文化资源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如,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等;制度文化,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组室管理条例、文明公约、评

10、“先”评“模”管理办法等;师生活动文化,如,升旗仪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时事报告、专题讲座、校报校刊、广播站等。上述的划分,并不十分严密,各个资源之间也有相互交叉的地方,这是正常的。我们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包容的东西很多,以上方面仅供参考,各实验学校对总课题都有自己的解读,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尽量避免雷同,以达优势互补之目的。课题组计划以“云南省名师、名校教育联盟”为点,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开发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科研探索,推动和促进我校乃至县内区域教育的发展。目前已经有“洱源县第二高级中学”、“洱源县邓川初级中学”、“ 洱源县三营一中” 作为子课题单位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实验中

11、来了。关于子课题单位的课题实验,我们将定期交流阶段性成果,并择优报到云南省电化教育馆。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1加强龙头学校的数字化网络硬件与软件平台建设 目标:区域层面建设区教育信息中心。 学校层面为课题实施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在建设硬件设备时,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施设备。 有了硬件环境,我们还要注重软件平台建设,要将各种资源通过软件平台外化为一种学习界面、教学界面、交流界面、协作界面、管理界面。 2、面向新课程的课程资源研发 目标:研发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育资源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设好学校校本资源库的建设。 加快本地优

12、质资源的数字化,尽可能地计算机网络,向兄弟学校辐射,推动他们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精心制作、整理、修改研究中所涉及的教育信息资源,形成一种机制,使之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教育信息中心的资源库中。 3、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 目标:建设一支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 措施: 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锲机,边研究、边培训,在课题的研究中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争取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懂技术、敢创新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我们将对教师实施五个层面的培训: 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学科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教学设计方法培训。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将进行三种类型的培训

13、活动: 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型培训。 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带动型培训 个案点评、启发带动型培训 4、建立示范学科 目标:建立示范学科 措施:建立应用示范科目,培养骨干教师,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典型课与公开研究课,通过示范科目带动其他学科,推动整个学校甚至整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 5、开展省际交流 目标:促进交流 措施:定期开展区域内课题研讨活动,定期组织课题成员交流互访,吸收先进经验,跟踪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尽最大努力辐射这种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共享的形式有:1、教学研讨2、经验论文交流3、参观互访4、网络5、技术培训。共享的预期成果:1、优秀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课件;2、论文集、课件集、报

14、告(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交流、发行)。6、为使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一个阵容强大的专家顾问团,聘请大理州电化教育馆馆长、洱源县电教室主任、洱源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作为我们课题组的顾问,及时给予我们指导。我们还将利用校刊东湖莲,适时报道实验动态的课题通讯,有教学感想,有教育随笔,有研究思路,也有经验介绍。七、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一是促进教育理念提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已成为必然。如何形成科学的开放的教育理念,加强区域合作是基础,是有益的尝试;区域合作做不成,是不可能实现更具开放意识的教育合作与发展的。二是促进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

15、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越突出,而这些矛盾和困难往往更具有普遍性;加强区域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解决深层次的困难和矛盾。三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题研究为平台,集中展示教育教学成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利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促进兄弟学校的友谊。课题研究是友谊的桥梁,我们将与洱源县兄弟学校在交流中建立友谊,在合作中发展情感,有了真挚的友谊和情感,能更加促进教育合作与交流,更加促进教育事业更快发展。八、研究的方法及步骤(一)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各子课题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1、实验法: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实验假设,通过与对照班的比较,科学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并加以讨论,得出结论或规律。2、行动研究法(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3、文献法(查阅有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推进研究)(二)实验步骤1、2008年9月12月,召开课题开题会,传达总课题方案;学习、研究,结合制定分子课题实验方案。 2、2009年1月2009年10月,实验的第一阶段。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的交流研讨网页和相关资料档案;子课题组开展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理念有培训活动,更新教师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