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过程,配合比 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一)、加气混凝土配合比,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问题是配合比问题 配合比选择须满足的条件: a. 具有要求的容重、强度、热工性能、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性能 b. 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浇注稳定性、坯体蒸压时不裂等工艺可靠性 c. 原料广泛、成本低廉1、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配合比,a. 水泥、矿渣、砂用量 生产体积密度为500kg/m3的加气混凝土,三种基本材料的最适宜的比例为: 水泥:矿渣:砂=(18~20):(30~32):(48~52),b. 用水量,用水量由料浆浇注稳定性来控制,其与原材料细度、水泥品种、石灰质量等因素有关 在总用水量中,包括砂浆、矿渣浆、废料浆、碱液等浆液内所含的水量,不足部分在配料时再外加,b. 用水量,根据经验,生产体积密度为500kg/m³的加气混凝土时: 水与干物料(水泥+矿渣+砂)之间质量比值即水料比为:0.55~0.6较合适c. 废料浆,它是加气混凝土生产中切割下来的“面包头”和一部分边料与加气混凝土的组成相同,其中含有大量水化硅酸盐凝胶 在生产过程中将它与水搅拌成稀浆再加入新的料浆中,既做到废料利用,也是保证加气混凝土浇注稳定性不可缺少的调节剂,c. 废料浆,对于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废料浆的密度一般控制在1.30左右,每m3料浆加入20L~60L废料浆为宜。
d. 铝粉用量,铝粉用量主要是根据加气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决定的一般为7‰~8‰(占干料量),e. 可溶油用量,可溶油配方: 油酸:三乙醇胺:水=1:3:36(体积比) 对于体积密度为500kg/m3加气混凝土,可溶油用量以0.4~0.8L/m3为宜f. 调节剂,(a)纯碱:以3.5~4kg/m3为宜 (b)硼砂:用量为0.4~0.6kg/m3为宜 (c)水玻璃:当采用40°~50°纳水玻璃,其模数n为2~3时,适宜用量为0ml/m3~300ml/m3,2、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生产体积密度为500kg/m³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配合比: 水泥(425号硅酸盐水泥):10%, 生石灰:20% 粉煤灰 :约70% 二水石膏(占钙质材料用量):10% 铝粉:6‰ 气泡稳定剂(可溶油)少量, 水料比:0.6~0.73、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体积密度为500kg/m3配合比: 水泥(425号硅酸盐水泥):10% 生石灰: 30% 砂 :60% 二水石膏(占钙质材料用量):1%~3% 铝粉:7‰~8‰(占干料量) 三乙醇胺 占石灰量: 0%~0.5% 水料比 :0.64~0.68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过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可分为: 原材料处理——配料——搅拌浇注——坯体静停——坯体切割——蒸压养护——成品处理以及加筋条板的钢筋加工等八道主要工序。
1、原材料加工制备,将电厂的粉煤灰输送至加气混凝土生产厂内的筒仓灰库在使用时将粉煤灰在打浆池内打成浆体,再用泵送入搅拌机(或浇注车)内生石灰可由厂自烧,与石膏混磨入仓备用原料处理设备有: 受料斗,鄂式破碎机,斗式提升机,斗提机,振动给料机,球磨机等,2、配料,a. 浆状物料的配料 确定其称量值,对于砂浆、矿渣浆、粉煤灰浆等浆状物料,首先应测定其密度,然后调整其配料量 采用料浆计量罐进行体积计量或质量计量 当配料中使用多种料浆时,一般采用一个有足够容量的计量罐累积计量 计量程序一般是将易变质的矿渣浆放在最后,对沉降速度很快的粉煤灰浆应尽量缩短其在计量罐中的停留时间对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应将用量少的废料浆放在最后计量b. 粉状物料配料,可采用多种物料累积计量 计量程序一般可采用水泥、石灰、菱苦土、石膏;或水泥、菱苦土当使用干粉煤灰时,由于料量较大,宜单独设计称量3、搅拌浇注,加气混凝土原材料经加工,按配合比计量后,顺次将各种材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浇注搅拌浇注对模具的技术要求:,在搅拌浇注前,首先要做好模具准备,加气混凝土生产,一般采用切割机切割,因此尽可能采用同一尺寸模型模具高度取决于料浆发气后坯体可达到的高度,一般为0.6m。
国内常用的模有6mⅹ1.5mⅹ0.6m、3.9mⅹ1mⅹ0.6m等 模具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合缝必须严密,并要有一定保温性能隔离剂一般采用煤油和石蜡油或其他工业用油的混合物对搅拌浇注的技术要求,浇注工艺分定点浇注和移动式浇注两种: a、定点浇注是浇注车固定不动,移动模具; b、移动浇注是移动浇注车,固定模具 ①、搅拌机的容积要与所浇模具容积相适应 ②、搅拌方式要适应物料特性,并保证搅拌均匀 情况下,其搅拌周期要与工厂生产能力相适应 ③、排料要畅通,浇注要均匀配料浇注设备有: 原料储备仓,料浆计量称,铝粉搅拌机,固定式浇注机,移动式浇注车等,4、静停,静停目的是让加气混凝土料浆发气,并且随着石灰的消化和水泥的水化,使坯体具有一定的强度以满足切割的需要 坯体静停初凝一般分为:就地静停初凝和热室中移动初凝两种静停的技术要求,a、在浇注点就地静停初凝的技术要求: 在浇注点静停间温度为20℃~25℃静停时间,对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为2h~4h,水泥—石灰—砂为3h~6h时,水泥—矿渣—砂为6h~8h b、在隧道式热室中移动初凝的技术要求: 在热室静停时,热室温度为50℃,对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初凝时间为1.5h~2.5h。
五、坯体切割,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工艺是用钢丝切透坯体采用直径为1.6mm~1.8mm的钢丝,切割速度,一般为1m/min~4m/min,可切割体积密度为500kg/m3~700kg/m3,塑性强度为0.07MPa以下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机类型: 国内目前使用的切割机有:仿西型切割机、翻转切割机、拉卷式切割机、预埋钢丝式切割机、进口的乌尼泊尔切割机、进口海波尔切割机、北加厂试验线切割机、哈硅厂切割机、重庆一砖厂切割机等九种其中后三种尚未正常使用,静停切割设备有: 模具,侧板,蒸养车,翻转吊具,切割机组,渣浆泵等,,,,六、蒸压养护,加气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是由原料中的SiO2和CaO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托勃英来石所成 在常温常压下这两者不能反应,当温度在155℃以上时,两者才开始激烈反应因而加气混凝土的养护必须在8kg/cm2以上的压力蒸汽下进行 结合我国国情,现大多数工厂均采用以183℃、10kg/cm2的饱和蒸汽作为恒温时的温度和压力编组养护设备有: 码坯输送机,真空泵,釜前过桥,蒸压釜,液下泵等,经蒸压出釜以后的加气混凝土还要经过:检查分等、修补、打捆、堆放等工序这样才算完成了加气混凝土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的全部工序,七、脱模加工及成品堆放,成品出釜设备有: 电动葫芦,出釜吊具,出釜摆渡车,成品夹具等,a、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存放5天以上方可出厂。
b、加气混凝土砌块本身强度较低,搬运和堆放过程要尽量减少损坏 c、砌块储存堆放应做到场地平整,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做好标记,整齐稳妥,宜有防雨措施 d、产品运输时,宜成垛绑扎或有其他包装绝热用产品必须捆扎加塑料薄膜封包运输装卸宜用专用机具,严禁抛掷、倾倒翻缷,成品出厂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