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223631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进出口技术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公路工程土建工程第*标段 进出口技术方案*二号隧道进出口施工技术方案*二号隧道进口左线明暗洞交界点里程为ZK26+918,明洞长度为6米;右线明暗洞交界点里程为YK26+913,明洞长度为10米。出口左线明暗洞交界点里程为ZK29+739,明洞长度为6米;右线明暗洞交界点里程为YK29+722,明洞长度为6米。进出口均属于小净距隧道段。施工中严格按“管超前、浆严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原则控制施工。一、地形地貌二号隧道位于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形切割强烈,进出口洞门均处于两V型沟之间,自然山坡坡度约20350,呈直线状山坡,地表无易滑脱的岩体。二、气象条件最大日雨量62

2、0.3mm(2000年4月14日),降雨集中在5月至9月,故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在雨季来临前,完成进洞工作。三、地质条件进出口端边、仰坡开挖中暴露出的岩土体,现场观测为粉质粘土及全风化花岗岩,遇水软化,稳定性差,施工时易坍塌。四、施工准备4、1、人员进场情况施工和管理人员一览表姓名职务人数备注施工人员各类工种50人进口20人出口30人吕建兵队长1人二号隧道进口林松镇队长1人二号隧道出口胥雷刚等隧道工程师2人付刚项目部质检1人程晓明等项目部测量技术8人王磊刚等项目部试验5人林启旺等项目部物资2人宋浩华等项目部安全2人4、2、物质、设备进场情况材料一览表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钢筋6.55t钢筋85

3、t钢筋165t钢筋2227t钢筋2530t中空注浆锚杆256300 m 自进式水平对拉锚杆飘起枾32500 m(工程数量表无此项)钢管108611000m钢管1275560m钢管11455.6t钢板10mm1t工字钢20a20t工字钢1610t钢管50420t水泥P42.530t中粗砂20m3碎石5-130m3水玻璃2t 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PC200台42装载机ZL50-C-II台43红岩自卸车20T台34管棚钻机YGL100A台65空压机20m3台66发电机300KW台27砼湿喷机CP5台48双叶注浆机GVGB25台19风钻T28台2010钢拱架弯曲机

4、台211电焊机630A台412电焊机315A台24、3、测量情况目前我项目已完成导线点及插网点复测工作,并已经将复测资料呈报总监办审批。五、实施方案5.1边仰坡土石方开挖: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隧道边仰坡开挖根据设计坡度与实际地形情况,严禁超欠挖,以确保仰坡稳定为原则,保持自然环境。仰坡坡率按1:1.25施工。开挖的边坡、仰坡应力求在施工时间内不致坍塌,否则可适当放缓坡率或加强支护。开挖方式:人工配合挖掘机挖隧道明洞及边仰坡土石方,明洞采取分段分台阶开挖,台阶长度和高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决定,高度一般按2-5m布置。要求开挖一层防护一层,开挖一段防护一段,开挖应先外后内,从上至下,并指

5、定专人检查、看守,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5. 2边仰坡的喷锚加固洞口边仰坡开挖后应及时支护,应做到边开挖边支护,明洞临时支护面以喷、锚、网进行支护,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0,厚度为10cm,钢筋网为8,间距为25*25cm,22药卷锚杆,间距为1.5*1.5m,锚杆长度为3m。钢筋应清除污锈,钢筋网与锚杆连接牢固,喷砼时钢筋不得晃动。钢筋网在岩面初喷一层砼后铺设,喷头与待喷面垂直,保证混凝土密实。喷砼前做好排水设施,对于个别渗漏水孔洞的缝隙应采取堵水或预埋管排水措施,确保支护质量。喷砼结束后,不允许钢筋和锚杆外露,不允许喷射混凝土开裂或脱落。明洞开挖后的边仰坡,采用喷射砼封闭表面,使用锚杆深层锚固

6、稳定边坡,防止岩土表面风化。施工时要求锚喷加固坡面,应按坡面开挖顺序由上至下分层实施,先钻眼锚固砂浆锚杆,后再初喷砼,再挂网后,再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并保证坡面平顺。喷射混凝土前,应清除松动的和已经风化的岩石与浮土,最好能将坡面修整平整。对于有地表水流经的地段,埋设排水盲沟管后再喷射混凝土。坡面锚杆一般要求垂直坡面安装,并根据坡体的结构面组合,对其方向作适当调整,尽量使锚杆能锚固更多的岩石层面。5. 3管棚套拱格栅钢架支撑施工 在暗洞前明洞位置上立格栅钢架3榀,间距90厘米,在钢架脚焊接30301厘米钢板,钢架之间设22纵向连接钢筋,环向间距为1.0米。在格栅钢架拱部120。范围内均匀布设35个

7、127孔口管,导向管环距40cm,孔口管与钢架焊接为整体。格栅钢架支撑完成后,在支撑内侧挂模板,并测设内摸的弧度,保证二次衬砌的净空尺寸。套拱架设完后,必须再测量套拱的高程与方向,确保套拱位置准确,方可在套拱上焊接导向管。测定导向管前端点,即管棚的施钻点,再测放导向管的水平位置,根据导向管长度、隧道纵坡和外插角大小确定导向管前后两点的高差,即确定导向管在隧道纵断面的坡度。*2#隧道进口左右线为1.351,出口段坡度均为0.51%,导向管的外插角按1度施工,并用钢筋将导向管焊接格栅钢架支撑上,保证导向管的方向不变。导向管安装完毕后,再用水泥袋堵塞管口,喷射混凝土浇注管棚套拱喷C20砼厚80cm。

8、管棚套拱格栅钢架支撑安装工艺钢架加工搭设安装钢架支撑立下一榀格栅钢架直到3榀格栅钢架安装完成钢筋下料锁脚锚杆和纵向连接钢筋焊接格栅钢架加工模型放样钢架支立位置放线每榀格栅钢架连接35根127导向管测量放线安装导向管端头用纸袋堵塞套拱喷射混凝土套拱内模支立5. 4超前支护大管棚施工在明暗交界处设置大管棚,设计管棚长度左线进口30m/根、左线出口50m/根、右线进口40m/根、右线出口40m/根。管棚钢管采用108mm热扎无缝钢管,壁厚=6mm,环向间隔0.4m,拱部120范围内布置,每洞口布置35根,施工完成后管棚外插角为1度。采用管棚钻机,将管棚打到隧道拱顶,为防止在施钻时因钻杆自重和岩层阻力

9、使钻杆引起下垂,导致管棚前端侵入开挖界线或埋置深度不够。套拱混凝土达到80%强度后即可进行大管棚施工。施工方法如下:A、搭建工作平台,钻机就位。钻机平台自上而下,由中间向两边牢固搭建。在搭建工作平台之前,先检测地基承载力,并依据实测承载力,采取相应处治措施,如支架下垫混凝土预制块、木板等支撑块,以免工作平台不均匀沉降或施钻时工作平台摆动、位移或倾斜从而影响钻孔质量和施工安全;钻机平台满铺跳板,四周设护栏,以保证施工安全。工作平台上设2台钻机,钻机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2m。施钻方向由两边向中间。钻机定位:管棚方向与线路中线平行。为克服钻进较深后因钻具自身重量影响产生的下垂,钻孔与导向管外插角一致,

10、平行与线路中线。架立钻机时用全站仪、挂线相结合的方法,确保钻杆轴线与开孔角度一致。B、钻孔采用气动干式成孔。钻孔直径因受导向管内径的控制且为方便管棚下管,成孔直径尽量大。钻进开口时,先低档低压,钻进几米后,再提速加压。在钻进时,若出现卡钻、坍孔时,注浆后再钻;拆卸钻杆时,统一指挥,扳钳卡钻方向正确,防止管钳及扳手打伤人。钻孔采用测斜仪检测。成孔一半时测斜,以便及时纠正。钻孔时,钻孔顺序由高位孔向低位孔进行。C、扫孔成孔后,插入管棚前先清孔。用高压风或高压水扫孔,目的是顺孔及清渣。D、安装管棚钢管钢管各节接头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6m长钢管,最后一

11、节为3m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m长钢管,以后每节匀采用6m长钢管。钢管用钻机顶进。按设计位置施工,先打有孔钢管(有孔钢管呈梅花形布置,注浆孔为:10mm圆形孔),注浆后再打无孔钢管,无孔钢管可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E、注浆a、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泥浆水灰比(w/c)=0.8:1,注浆顺序为从拱两边向上至拱顶。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逐级缓慢提升,直至达到终压2.0Mpa。 b、注浆前先进行注浆现场试验,注浆系数通过现场试验按实际情况确定,以利施工。c、 注浆过程中,如遇串浆,则先暂停本孔注浆,跳孔再注。d、 注浆完毕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C30水泥沙浆紧密填充,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12、。e、钢管内注浆时,操作人员戴口罩、眼镜和胶手套。f、 注浆管接头接紧,注浆时人员尽量远离,以防浆体伤人。g、在长管棚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注断面钻孔及其上方土石方安全情况,完成长管棚施工,待浆液固结达到一定程度后,在管棚支护的保护下,按设计的施工步骤进行掘进开挖。洞口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记 录压力表校核外插角计算钻孔准备安全检查工作平台准备超前管棚布孔工作平台就位锚杆钻机就位钻 孔测量放线 超前管棚轮廓标线注浆阀、注浆头加工安装注浆阀、注浆头浆液制备注浆管路联接注浆记录:注浆量、注浆压力、压浆过程描述及辅助工艺分析和工艺改进以及辅助地质预报息收集,并以此指导施工。注浆泵准备压力读取数注 浆止

13、浆麻筋停止注浆堵塞锚杆钻机移位 5. 5超前小导管施工按*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设计图出口端左线设计50m108超长大管棚;右线设计40m108超长大管棚,管棚轴线外插角12,按平均1.5计算,50m管棚外插距:0.3+50*Sin1.5=1.61m;40m管棚外插距:0.3+40*Sin1.5=1.35m;并且左、右线分别在1400m和1350m的圆曲线上,在实际施工中很难保证外插角的精度,对洞身的开挖外轮廓面距离过远,管棚的真实保护意义不大。本着从实际出发,特申请将*二号隧道出口端的108超长大管棚变更为50超前注浆小导管,在隧道拱部120范围内设置,钻孔孔口沿开挖轮廓线布置,外插角7,长3.5m,环向间距40cm,纵向长度V级A型加强1.6m一环,V级B型加强1.2m一环。小导管采用长3.5m、50无缝钢管制作,钢管前端作成尖楔状,便于插入孔中或直接打入,在管前部2.4m范围内钻梅花型注浆孔,间距30cm,孔径68mm,以便钢管进入地层后对围岩空隙注浆。按导管设计的位置采用YT-28钻机钻孔,钻孔时,插入角上倾7o左右,导管搭接长度按不小于1.8m控制,其环向间距0.4m,考虑到注浆长度和倾角,V级A型加强每间隔1.6m设置一排,V级B型加强每间隔1.2m设置一排。导管插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