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22323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州实验中学2009-2010年高一化学教案(必修) 教学随笔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主备人:张爱丽 时间:2009年11月13日 课程标准:关注钠、铝、铁、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际,通过对钠、铝、铁、铜等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省教学要求: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重要物理性质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非氧化性酸的反应情况掌握钠与水反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2、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及产物;3、掌握Na与H2O反应的特殊性; 4、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通

2、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2、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Na、Al与O2的特殊性及应用;2、Na与H2O、盐溶液反应的特殊性及其应用;教学难点:1、Na

3、与O2、H2O;教学过程:、课前检测1、大多数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 、 、 等。2、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课堂新授【思考与交流】1、分析课本第46页图3-2,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氧气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反应,下面我们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板书】一、金属与O2的反应1、钠与O2反应【实验3-1】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刀切开,观察新切面的颜色及变化(引导学生观察金属钠切开前的表面,与切

4、开后进行比较)。通过观察,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学生归纳】钠的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柔软(硬度小)。【实验3-2】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要求写出学生实验1、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学生归纳】 (白色) (淡黄色)【现象】实验1钠放在空气中,银白色慢慢变暗。在实验2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归纳】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板书】2、铝与O2反应【实验探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学生归纳】加热未打磨的铝箔,铝箔发红卷缩,

5、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表面有氧化膜,因此不能燃烧)。加热已打磨的铝箔,铝箔也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打磨后的铝箔表面又很快形成氧化膜,阻止了铝的燃烧)。4Al3O2=2Al2O3(致密)【练习1】小明家中有一只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练习2】完成下列方程式: 2MgO2 3Fe2O2 2CuO2【思考交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何规律?【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

6、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总结】请学生根据今天所学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金属反应条件(常温/加热)反应现象氧化物的颜色化学方程式钠铝铁铜【实验3-3】(1)Na和烧杯里的水作用;(2)Na和滴有酚酞的水作用。【学生活动】写出观察到得现象: 【思考交流】1、解释刚才看到的现象;2、Na和水作用放出的气体是什么?怎么检验生成的气体? 【板书】二、金属与水反应1、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嘶嘶作响。反应后溶液变红色点燃

7、收集到的气体,有尖锐爆鸣声、归纳与小结一、金属与O2的反应1、钠与O2反应钠的物理性质:(1)常温: (2)加热: 现象:结论: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2、铝与O2反应4Al3O2=2Al2O3(致密)二、金属与水反应1、钠与水反应(1)方程式:(2)现象:、课堂检测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氧 C硅 D铝2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 )A水中 B煤油中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3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的金属是 ( )A铁 B钠 C铝 D镁4将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

8、使其燃烧,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金属钠融化为小球 B火焰为黄色C燃烧后得到一白色固体 D燃烧后得到一淡黄色固体5在Na与H2O的反应中( )ANa是氧化剂 BH2是氧化产物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默写任务:钠、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描述和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反思】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主备人:张爱丽 时间:2009年11月13日 课程标准:关注钠、铝、铁、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际,通过对钠、铝、铁、铜等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省教学要求:掌握铁粉与水蒸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

9、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共性和个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Na、Fe与H2O反应的特殊过程与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增强报效祖国的神圣责任感。教学难点:铁粉与水蒸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教学重点:铁粉与水蒸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教学过程:、课前检测1、 钠的物理性质: 2、 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 (加热)3、 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 、课堂新授【思考交流】钠易和空气、水反应,实验室中应如何保存钠?(隔绝空气保存,即保存在煤油中。)为什么能将钠保存在煤油中?(钠容易被氧气氧

10、化而变质,必须将钠隔绝空气保存;钠不与煤油发生化学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能够有效隔绝空气。)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实验探究,观察到现象:反应剧烈,钠熔成小球,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嘶嘶作响,溶液中同时出现蓝色沉淀。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稀盐酸溶液中,可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实质:钠与水反应是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在酸溶液中,氢离子主要来自于酸的电离,且氢离子浓度比水中大得多,所以,钠投入酸中先与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比在水中更加剧烈.如果钠过量,多

11、余的钠与水反应.)【随堂练习】1解释钠投入水中反应产生现象的原因钠浮在水面_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_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声_钠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_滴有酚酞的水变红_由此可推知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一般应保存在_中,原因是_ _【练习参考答案】1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钠跟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钠与水反应剧烈,速率很快生成了碱,2Na+2H20二2Na+20H-+H22煤油 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 钠易跟O2 反应钠易跟H2O反应【科学探究】铁能否与水反应?(如将烧红的铁块投入水中,现象如何?条件如何?)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并互相对比,评出最优方案。(引导学生从水蒸气的产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加热,反应产物的检验等导出课本第50页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