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22222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钻井平台的消防概要(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钻井平台消防系统目 录第一节 名词解释第二节 危险区域及其适用范围第三节 平台的防火结构与措施第四节 平台消防系统第五节 平台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第六节 平台测爆第七节 灭 火第八节 危险品失火时的扑灭第一节 名词解释一、 不燃材料:是指某种材料加热到约750 时,即不燃烧,亦不发生足量的造成自燃的易燃蒸气。二、 “A”级分隔:是由符合下列要求的舱壁与甲板组成的分隔;1、 它们应以钢或其它等效的材料制造;2、 它们应有适当的防挠加强;3、 它们的构造,应在1H的标准耐火试验至结束时能防止烟火通过;4、 它们应用经认可的不燃材料隔热,使在下列时间内,其背火一面的平均温度较原温度增高不超过1

2、40,且在任何一点的温升不超过180: “A-60”级 60 分钟 “A-30”级 30 分钟 “A-15”级 15 分钟 “A-”级 0 分钟5、 主管机关可以要求将原型的舱壁或甲板进行一次试验,以保证满足上述完整性及温升的要求。三、 “B”级分隔:是由符合下列要求的舱壁,甲板,天花板或衬板所组成的分隔;1、 它们的构造应在最初半小时的标准耐火材料试验结束时,能防止火焰通过;2、 它们应具有这样的隔热值,使在下列时间内,其背后一面平均温度,较原始温度增高不超过140,且在包括任何接头在内任何一点的温度,较原始温度增高不超过225; “B-15”级 15分钟 “B-0” 级 O 分钟3、 它们

3、应以认可的不燃烧材料制成,制造和装配中的B级分隔所用的一切材料应为不燃烧材料;4、 主管机关要求将原型分隔进行一次试验,以保证满足上述完整和温升的要求。四、 “C”级分隔:应以任何的不燃烧材料制成,它们不必满足有关防止烟和火焰通过以及限制温度的要求。五、 控制站:是指设有应急电源和应急照明电源的处所、驾驶室和海图室、无线电设备所在处所、消防控制站、设有集中失火报警的处所、动力定位集中控制的处所、柱稳式平台的压载控制处所、位于推进机械处所外面的推进机械控制室或油、气、水处理集中控制的处所六、 A类机器处所:系指装有下列设备的处所和通往这些处所的围蔽通道:1、 用作主推进的内燃烧机;2、 用作其它

4、用途的合计总输出功率不小于375KW的内燃机;3、 任何燃油锅炉或燃油装置。七、 机器处所:是指一切A类机器处所和一切其它包括推进机械,锅炉,燃油装置,蒸气机和内燃机,发电机和主要电动机,加油站,冷藏机,防摇装置,通风机和空气调节机械的处所,以及类似处所和连同通往这些处所的围蔽通道。八、 起居处所:是指公共场所,走廊,盥洗室,住室,办公室,医务室,游戏室,娱乐室,理发室,无烹调设备的配膳室,以及类似的处所。九、 公共处所:是指起居处所中用作大厅,餐厅,休息室以及类似的固定围蔽处所。十、 服务处所:系指用作厨房,具有烹调设备的配膳室,储物间,邮件舱及贵重物品室,储藏室,不属于机器处所组成部分的工

5、作间,以及类似处所和通往这些处所的围蔽通道。第二节 危险区域及其适用范围一、 定义1、 钻井平台的危险区域: 凡是有可能持续或断续存在可燃气体的区域,均为危险区域。若在该区域内使用非专门设计的电气设备,将导致火灾或爆炸。这种可燃气体可能来自于钻井作业、日常作业或其他方面,如:使用和储存易燃液体、油漆、乙炔气和爆炸物等。2、 危险区域的分类: 危险区域分类为:0类区、1类区及2类区。1)、 0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持续或长期存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2)、 1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3)、 2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工件条件下不大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即使

6、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存在3、 非危险区:除上述三类危险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非危险区。4、 围蔽处所: 由围蔽和甲板围起的处所。围蔽或者甲板上可以有门、窗或其他类似的开口。5、半围蔽场所: 由于具有顶棚、挡风板和围蔽而使其通风条件与开敞甲板明显不同,如此布置致使易爆气体不能顺利消散的场所。二、 危险区域的适用范围:1、 0 类危险区:1)、 从井口至除气器排气口之间的泥浆循环系统的内部空间;2)、 持续或长期存在油气混合物的舱室内部空间;3)、 其他一切运送、储存、处理天然气、原油或闪点小于60油类产品系统的内部空间。2、 1 类危险区1)、 有从井口至除气器排气口之间的泥浆循环系统通过并有开口的围蔽区

7、域 ;2)、 在钻井阶段围蔽的钻井架以内的区域;3)、 钻台下方安装有可能释放危险源的围蔽或半围蔽处所;4)、 从1类危险区域的通风口、通道开口外延1.5米的敞口或半围蔽区域;5)、 原油储存罐的透气装置出口及其他一切天然气的冷空放的周围半径为3m 的区域;6)、 通风不良的泥浆池、泥浆槽所在区域;7)、 内含1 类释放源且通风合格的任何围蔽处所。3、 2 类危险区1)、 包含有从除气器至泥浆泵吸入口之间的存在泥浆循环系统敞口的围蔽处所;2)、 钻台围蔽边界以上3m 高度内的露天部位;3)、 钻台下面邻接于钻台或钻台围蔽或邻接于易积聚气体的任何围蔽处所的半围蔽部位;4)、 在钻台下面一个可能的

8、危险源(如钻井喇叭口管的顶部)周围3m 以内的露天部位;5)、 其他一切运送、储存、处理天然气、原油或闪点小于60油类的系统中的管道及设备周围3m 以内的区域;6)、 1类危险区域的通风口、敞口、通道开口外延的1.5米至3米的敞口或半围蔽处所;7)、 2类危险区域的通风口、通道开口外延1.5米的敞口或半围蔽区域;8)、 1类危险区域与非危险区域之间的气锁间;9)、 油漆间;10)、 储存乙炔瓶的围蔽处所,如乙炔瓶存放在开敞区,则瓶头阀周围3米以内的空间。三、 影响危险区域范围的开口、出入口和通风条件1、 除由操作上的原因外,不应在下列部位设出入门或其他开口:1)、 非危险区和危险区之间;2)、

9、 2 类危险区处所和1 类危险区处所之间,3)、 若有出入口直接通向任何1 类危险区或2 类危险区的围蔽处所,除下述者外,该围蔽处所即与该危险区同类:2、 有出入口与任何1 类危险区直接相通的围蔽处所,该围蔽处所可视为2 类危险区,但须符合下列要求:1)、 该出入口设有一个开向2 类危险区的气密门;2)、 当门开着时,通风空气是从2 类危险区流向1 类危险区的;3)、 通风失灵时,应在有人值班的操纵台上报警。3、 有出入口与任何2 类危险区直接相通的围蔽处所,该围蔽处所可不视为危险区,但须符合下列要求:1)、 该出入口设有一个开向非危险区的自闭式气密门;2)、 当门开着时,通风空气是从非危险区

10、流向2 类危险区;3)、 通风失灵时,应在有人值班的操纵台上报警。4、 有出入口与任何1 类危险区直接相通的围蔽处所,该围蔽处所可不视为危险区,但须符合下列要求:1)、 该出入口设有符合规定的气锁间;2)、 该围蔽处所对危险区具有不小于98Pa 的正压通风;3)、 正压通风停止时,应在有人值班的操纵台上报警。5、 如果预定的非危险围蔽处所的通风装置足以防止1 类危险区域的气体进入该处所,则可用一扇开向非危险区且无门背钩装置的自闭式气密门来代替形成气锁的两扇自闭门,但当正压通风失灵时应在有人值班的操纵台报警。6、 气锁间1)、 气锁间应设有两扇间距不小于1.5m,但也不必大于2.5m 的气密门;

11、2)、 气密门应为自闭式的,且没有任何门背钩装置,当其中一扇门要求风雨密或水密时,3)、 也可以不设自闭装置,但门正常时应处于关闭位置,并且要设有保持正常关闭的警示牌;4)、 气锁间应自非危险处所进行机械通风,并且应对相邻的危险区域保持正压四、 各类处所的通风1、 一般要求:1)、 应注重通风的进、排气口和空气的流向,使排气进风的交叉污染可能性减少到最低程度。进风口应处于非危险区,排出口应至少高出甲板3米。2)、 危险区的通风导管应与非危险区的通风导管完全分开。2、 危险区的通风:1)、 危险围蔽处所的气压应保持低于危险性较小的处所或区域的气压,而非危险围蔽处所的气压则应保持高于相邻危险区域的

12、气压。2)、 危险围蔽处所的所有进口应来自非危险区。当风管穿过更危险的区域时,其风压应高于该区域气压。3)、 围蔽的危险处所的排风口与进风口应相互远离。4)、 围蔽的危险处所的排风口应远离围蔽的非危险处所的一切开口,且应远离有引火源的一切设备。5)、 每个排气口应置于若无该排气口时其危险性等于或小于被通风处所的室外区域。6)、 从1类和2类危险处所排出空气应由各自分开的管路通向室外场所。该管道的内部空间与其吸入口处所属于同类危险区。7)、 穿过危险区域的通风管道(进风及排风)应是坚固结构,以防漏气。风扇应设计得能减少发生火花的危险(应是无火花结构)8)、 危险围蔽处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的布置应

13、使整个处所有通风良好有效。 9)、 1 类和2 类危险处所应设有有效的动力通风装置,其通风次数不应少于每小时12 次3、 非危险区的通风:1)、 非危险区处所的进、排风口应位于非危险区。2)、 在通过危险区的地方,通风管道内的风压应高于该危险区气压。3)、 生活区和工作舱室应保持正压。4)、 非危险处所的通风进口离开危险区域至少3m 的距离。5)、 非危险处所与危险处所的动力通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6)、 机器处所、控制室、厨房的通风应分别独立设置。7)、 起居处所和控制室的通风布置应防止从周围区域侵入可燃的、有毒或有害的气体或烟雾。第三节 平台的防火结构与措施一、平台的防火结构平台的防火结构

14、采取如下的措施:1、耐火分隔是将舱壁或甲板敷以不燃隔热层,使其满足在标准火灾试验时,在某段受火时间中既不能被火焰穿透,又能使背火面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这样火焰就不能迅速蔓延至相邻的处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阻火目的。标准火灾温升见下图 。 标准火灾温升曲线图耐火分隔共有七个等级:A-60、A-30、A-15、A-0、B-15、B-0、C。1)、 A级分隔是指用钢材或其它等效材料制造的舱壁与甲板所组成的分隔,并用防挠材加强。经一小时标准火灾试验结束时能防止烟及火焰通过。它们应用不燃材料隔热,使在下列时间内,其背火一面的平均温度较原温度增高不超过140,且在任何一点的温升不超过180:A-60级 60minA-30级 30minA-15级 15minA-0级 0min2)、 B级分隔是指经最初半小时标准火灾试验结束时,能防止火焰通过。它们在下列的时间内,应使背火一面的平均温度增高不超过140,且在任何一点的温度,较原温度增高不超过225:B-15级 15minB-0级 0min 3)、 C级分隔是指以认可的不燃材料制成,但无需满足防止烟和火焰通过及限止温升的要求。所谓不燃材料,是将物质加热到750时,既不燃烧,又不发出足量的易燃气体。2、甲板基层敷料除采取耐火分隔外,为了防止火灾由一层甲板蔓延至上一层甲板,在平台的起居处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