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6220209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A.B.C.D.【答案】 D 【解析】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 故选:D 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视野的明暗程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2.水往低处

2、流是人们常见的现象,但植物体内的水却是往高处移动其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于()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 A 【解析】 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故选:A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

3、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B.C.D.【答案】 B 【解析】 解:由图中装置可以看出,甲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吸收吹进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装置乙中的植物因缺少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装置乙中的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

4、入装置丙,使丙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此装置能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只有正确 故选:B 由图中装置可以看出,可以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以及图示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4.某同学是学校有名的“小胖墩”,平时一日三餐鸡鱼肉不断,各种巧克力应有尽有可是该同学却经常感冒,身体素质较差,生物老师对其原因的分析是营养不良该同学缺乏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答案】 C 【解析】 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

5、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因此蛋白质、糖类、脂肪三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的共同作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儿童青少年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缺维生素C易患神经炎、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该同学经常感冒,身体素质较差,缺乏的营养成分

6、主要维生素 故选:C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缺乏症 5.荆州市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到西藏山南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答案】 B 【解析】 解:西藏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故选:B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

7、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人体具有自动适应的功能,在氧含量较少的高原地区生活,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会增加,以适应缺氧的环境 6.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静脉血和组织细胞内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表据此判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 气体氧气4030100102二氧化碳46504240A.B.C.D.【答案】 B 【解析】 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

8、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结果血液由含氧气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因此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即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表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故选:B 通过表格信息可知,此题属于的是测定某人的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可以从静脉血、动脉血的概念、肺泡内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飞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

9、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7.“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一曲优美的洪湖水浪打浪描述出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富庶和美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野鸭的形态结构既适于游泳,也适于飞行 B.野鸭一年一度的迁徙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 C.莲藕和水稻都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呼吸作用 D.菱和莲藕与水稻一样,都只能进行有性生殖【答案】 D 【解析】 解:A、野鸭脚趾间有蹼,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它的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故A正确 B、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野鸭一年一度的迁徙越冬行为属于节律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受遗

10、传物质控制的故B正确 C、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莲和水稻不分昼夜都进行呼吸作用,故C正确 D、菱和莲藕是用茎繁殖,是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故D错误 故选:D (1)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2)动物的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受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会的行为 (3)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4)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解题的关键是综合掌握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呼吸作用、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行为特点 8.某对夫妇一胎生下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

11、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男孩的性染色体只有 Y 染色体B.生女孩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的类型 C.生男孩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D.若这对夫妇再生一胎,一定是男孩【答案】 C 【解析】 解: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 A、男孩的性染色体有X和Y染色体,不是只有Y染色体,A不正确; B、生女孩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而不是母亲卵细胞的类型,B不正确; C、生男孩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C正确; D、若这对夫妇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D不正确 故选:C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

12、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9.我国太空有育种专家将农作物种子搭载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后再返回地面,经过栽培和选择,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主要是因为这些农作物种子细胞结构中, _ 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答案】 细胞核 【解析】 解;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细胞

13、核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太空育种的原理和变异的概念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2.让一棵塔菊植物上开出不同花冠、不同颜色的菊花,可通过 _ 方式培育【答案】 嫁接 【解析】 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要想让一株菊花植株上可以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使用几种颜色的菊花的枝或芽做

14、接穗,嫁接到一棵菊花植株上即可 故答案为:嫁接 运用嫁接可让一棵塔菊植物上开出不同花冠、不同颜色的菊花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做这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嫁接的优点以及应用 13.现将一密闭透明的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_ 【答案】 氧气 【解析】 解: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凌晨置于室外,一开始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然后太阳出来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该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氧气的含量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六、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6.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