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211945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II考试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它们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对诗歌的格律形式也有所贡献。2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一个诗派。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渊明,至盛唐朝时王维、孟浩然诸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山水诗始于南朝宋谢灵运,南朝齐谢朓。王维、孟浩然继承了六朝山水诗传统,艺术技巧又有发展,给后世山水诗带来较大影响。山水田园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艺术技巧较高。3边塞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该派诗人以高适、

2、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4韩孟诗派:中唐时期崛起的一个影响很大的诗派,代表诗人是韩愈、孟郊,还包括贾岛、卢仝、姚合、李贺等。他们不想随盛唐诗的后尘亦步亦趋,而要自创新格,另辟蹊径,“言人之所未言,辟人所未境”。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一面,在创作态度上,“用思艰险”,崇尚“苦吟”,主张“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在诗歌风格上,

3、主要追求奇崛险怪、雄奇怪异之美。5新乐府运动:中唐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自觉发扬杜甫的写实精神,从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了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中坚诗人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6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7花间词派:五代时西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家的词作500首编辑成一个集子,称作花间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作品大多是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情态,描写男女恋情、离别相思,崇尚雕饰,追求婉媚,词风轻艳绮靡。它代表了词在格律化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

4、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8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后来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9西昆体: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此派诗作的内容大都是馆阁生涯的吟咏,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要题材。在艺术上,此派诗人师承李商隐,追求用典精巧,对仗精工,词采华丽。10江西诗派:两宋之交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由南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师法江西黄庭坚,故称江西诗派。方回瀛奎律髓中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此派诗人主张以杜甫为宗,但

5、过分强调形式技巧、讲究章法,喜用拗律、险韵。 11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革新派诗人打破传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其特点是不拘守音律、气象恢弘雄放。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豪放派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12婉约派:指有晚唐五代宋初一路继承,以吟风弄月,闲情逸致,男欢女爱为题材,风格委婉、轻柔、圆润的词派。以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为代表。13格律词派:第一、以清空、骚雅为基本特征。清空:在情感上主要抒发文人士大夫高洁清雅的意趣,艺术表现上避实就虚,多追求言外之意和空灵的神韵

6、,色彩上偏于素净。骚雅:继承诗经楚辞的传统,有比兴寄托,含蓄蕴藉。第二、善以凄清素洁的物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冷香的意境。第三、一方面继承周邦彦炼字琢句的技巧,一方面又移诗法入词,使词的语言风格趋向雅化和刚化。第四、精通音律,注重词法无论是依调填词,还是自创新调,都格律严密。14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5诚斋体: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号诚斋,故名。其诗善于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对象,多为七绝,风格活脱佻达,幽默风趣。诚斋体的特点:1)善于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2)诚斋体的另一特点是风趣幽默,诙谐洒脱,处处显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作者随触面发,在适当情境

7、中巧生联想,揭发习惯的可笑,揭示某些生活哲理。3)语言通俗生动,一改江西诗派专事搜求书语源、无一字无来历的做法,而是大量化用口语俚语入诗 。16话本:即说话人说话的底本,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17唐宋词:词是音乐文学,是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用以配乐歌唱的抒情诗。其特点是每首词都有固定的词调,而且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不能随意增减变换。词谱:万树词律王奕清钦定词谱2、 问答题1.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社会因素 唐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

8、裕, 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资。国家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社会风气。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刺激灵感(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 (3) 文学本身的进步,历代诗歌创作积累了经验(4)思想、文化的活跃(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如:进官,艺坊)2王维诗歌特点是什么?(1)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气象阔大,感情激越,洋溢着雄壮豪迈的气势。(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9、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运用绘画的布局、着色、笔法,从远近、动静、虚实、声色不同角度写景叙事,创作一首首空灵淡远的山水田园诗作。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3)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4)空灵澄澈,富有禅意。王维又有很多诗空灵澄澈,远离尘世,没有世俗的烟火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

10、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边塞诗主要内容是什么?1. 体现戍边将士的爱国激情。诗歌通过描写边塞紧张的局势、戍边将士艰辛的生活状态、战争的惨烈场景等,表现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情感。2.表现边塞紧张的形势。有些边塞诗通过描写烽火、军书传递等表现边塞紧张的局势。 3. 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生活在边塞的将士在春去秋来、日暮夜凉、雨雪纷飞的时候会想到家乡、亲人。 4. 表现战争带来的灾难。战争的消耗有两个方面,一是生命,这是广大百姓的生命;一是粮草,这是广大百姓的贡献。诗歌通过描写战争,表现长期的边塞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11、。 5. 表现对边关将士的同情。连年的征战、残酷的战争,使得很多战士失去了生命,诗歌通过描写战争表达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如: 夜战桑干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许浑塞下曲) 诗歌客观描写了桑干河北的夜战,这次夜战,半数的战士没有回来,但一位牺牲的战士,在第二天早晨还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表面看来并没有对战争表达任何观点,但从战士的惨重伤亡上还能看到诗人对这场战争的谴责,体现出诗人对战士的同情。 6. 表现对战争的怨恨。无论如何,战争损害的是普通的百姓,边疆的将士在年复一年的征战中,看到太多的死亡、太多的艰难,于是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

12、。表现失去国土的悲伤。边塞将士的浴血奋战抵不住暗弱朝廷的议和,边塞将士的鲜血阻挡不住国土的沦丧。一些诗歌通过描写边塞的景物和旧有的国土,表现对失去国土的留恋和诗人悲伤的情感。8. 表达闺怨之情。连年的征战使得戍边将士不能回家,所以家中的女子便生发一种思念、嗔怪、关心等情愫。4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点主要内容:讴歌理想是李白诗歌的主旋律,贯串他诗歌创作的始终。李白生活在盛唐之际,盛唐是唐朝国力最强盛时期,生活在盛唐的士子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李白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有强烈的政治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13、),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李白诗中充溢着个性解放的精神和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他经常使用“我”这个词,以突出诗人的自我形象。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李白在诗中揭露政治黑暗,蔑视权贵,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在这首诗里,李白对以斗鸡媚上的幸臣,以屠杀邀功的武将,投以憎恶轻蔑的嘲笑。对自己光明磊落而遭受谗言诽谤,被逐出朝廷,怀着满腹的悲

14、愤,所谓“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创作特点:(一)浓厚的主观色彩(个性鲜明,感情强烈)如:“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我”字在诗作中频频出现,诗抒发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二)丰富奇特的想象广泛采用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幻想或神仙传说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夸张、比喻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幻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三)清新明快的语言 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四)豪放飘逸的风格 “呼尔将出唤美酒,与尓同消万古愁”5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点主要内容:杜甫的诗是乱离时世的悲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

15、,却从另一个方面成就了杜甫。他的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同情人民,关心国事,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深深忧虑,这一切构成了杜甫诗歌的感情基调。第一,严肃的写实精神。他的诗是唐代社会的真实记录,反映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批判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抒发诗人的赤子之心。因此被誉为“诗史”。第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杜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寄予诗人深厚同情,所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人民在残酷的兵役制度下遭受的痛苦。又呈吴郎,表现诗人对一个寡妇的同情:“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第三,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杜甫始终关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如“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襟”,“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等。他希望自己成为吕尚、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能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另外,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人的感情始终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当然,杜甫的爱国与爱民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在国家危机关头,他想的更多的是国家的利益,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创作特点:一、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这是元稹对杜甫乐府叙事诗的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