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20082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固基础强化识图提高能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固基础 强化识图 提高能力2011 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案及备考策略庆阳四中 马胜军 进入高三以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案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预期的目标。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方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第一轮复习是否到位,是否扎实,将直接决定高考成绩的好坏。那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

2、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一、指导思想 :1认真研读考纲,对考试内容做到胸中有数。 考试说明是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因此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可以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对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对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做到胸中有数。研透考纲,再参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便可分析出哪些知识点考查的重现率高,哪些知识点的重现率低,对比分析今年出现的概率有多高。只有这样,复习才具有针对性。 2科学整合初、高中地理教材。 在知识体系上,以高中地理为主线,将初、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合理处理初中与高中教材的关系,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关系,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3、3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复习应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对策略,要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简单说就是: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 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出、抓弱补缺;启发诱导、精讲多练、知识建构、勤考勤练;严谨、和谐、规范、高效。二、复习原则在地理复习教学中,首先要明确一点。教师不能以“我的复习教学要面面俱到,做到复习无漏,保证考到的都是我复习到的,这才对得起学生”为指导理想;学生也不能以“

4、我必须全部复习到,力争考试中的题我都见过”为目标。事实上,地理教与学、复习与考试是要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传达清楚,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自己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只引导学生思考三个点:一是本区域在全球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二是本区域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三是进行跨区域专题比较。三、时间及内容的安排:1、时间: 按教务处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一轮在高三学年度开始前的暑假到高考当年的 3 月初完成。2、内容安排:整个中学教材(即 8 本书 8 本图) ,由于复习时间很紧

5、,因此对复习的三轮策略调整为两轮,其中一轮不变,时间适当顺延,一轮中体现二轮的专题思想,二三轮合并更侧重考前模拟训练,同时复习内容不再以课本单元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复习内容。3、具体安排如下:8 月中旬9 月上旬: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内容,安排本部分内容在最开头复习,目的是使学生对全球地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也为紧随其后的自然地理复习打下基础,提供案例。9 月中旬11 月上旬: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高考的重头戏,历年都占高考试题分值的 1/2 左右,且其内容多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等理科知识,理解难度大,掌握较为

6、困难,故安排两个月时间复习之。11 月中旬12 月上旬:人文地理(一) (即高中必修教材下册) 。此部分涉及的人文地理原理很多,也是分析人文地理试题的基础知识,虽然难度不如自然地理,但记忆强度大,高考所占份量也较重,故安排一个月时间复习之。12 月中下旬:人文地理(二) (即高中选修教材第一册) 。本书内容浅显易懂,且高考所占分值较小,故安排 20 天时间复习之。1 月:中国地理。中国地理为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它能更好地为复习高中选修教材第二册,即“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打好基础,故安排一个月时间复习之。2 月:高三选修第二册,本书主要内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是中国区域地理知

7、识的延伸,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多,且易懂难记,故将之置于第一轮复习的最后时段,用一个月时间复习之。四、具体措施(一) 、落实“六到位”1、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2、要练到位,学生做题的全过程实施细心观察,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功夫。精选习题,注重综合。复习中选“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选有一定的代表性、层次性和变式性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训练答题规范,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首先要格外注意正确解题思路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

8、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要使学生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题来,将教材试题化) ;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为此:(1)建立学生疑难点档案,明确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精选针对性习题,用小型综合题训练能力,对学生 的能力的提高更又实效性。(2)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是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3、要改到位,凡是学生练过的东西都要评改,老师或详或略都要有评价,不要留下重视漏洞,评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可以让学生在互

9、相批改作业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要补到位,步步为营;落实满分卷制度,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拓展训练,必须到达满分。5、要画到位,坚持画好两幅图(中国、世界轮廓图) ,坚持看图,练好地理学习的基本功。6、落实到位,盯住学生,盯准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增分点,因材施教,落实补差。(二) 、克服六种不良倾向(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2)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3)克服不调查学情,不研究学生,对某些影响教与学的现象抓不住或抓不准,教师“头头是道,夸夸其谈” ,学生“心烦意乱” ,不研究高考,复习方

10、向出现了偏差。(4)克服高原现象。在复习中“大考” 、 “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5)克服只练不讲或只讲不练。(6)克服学情抓不准,讲评随意,杜绝对答案式的讲评。必须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的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三)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习,在高考中是注定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

11、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二是要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 “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1预习: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上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 ,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2听讲: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高三地理老师对地理高考怎样、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 ,老师在讲课之前是经过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

12、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好课,提高课堂效率。3复习: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纳入图中才可能记住。4作业(练习、做题) :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题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的哪部分的知识。各类题要透彻的分析一例,让学生把它做诶解答这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老师在复习例题时,要让学生清楚是属于哪类题,该把它纳入哪类典型题中去。5考试:高三频繁的考试,使部分学生产生怨恨考试

13、的情绪,甚至有的的学生不参加考试。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让每个学生认真对待备考期间的每次练兵。并且,要把每次考试都像高考一样对待,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记时、限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应试的技巧和最佳心理。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要有一个错题本,记录下来,只许错一次,不准错第二次。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自己所答的知识点是否完整。6总结:高三复习的内容多,很容易钻到书堆里,掉进书海、题海里。在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把书由厚变薄。通过总结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落实在图上,让地图真正成为联系地理知识的纽带。由于地图在地理教

14、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落实以上环节时,一定要用好地图,要把地理知识巧妙的落实在读地图上。单纯高考角度出发,更是要学会应用地图,因为地理题几乎是以地图为载体出现的,所以教学中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四) 、改善课堂教学模式(1)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出示预习思考题学生自行看书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学生练习反馈评价。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节课安排 10 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为知识的内化,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师点拨主要是学生不会的疑难问题,切记不必要的重复。(2)评讲课要坚持做到四条:全批全改,教师做好差错记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面面俱到,而要突出重点,差错率较高的题目,才列

15、入评讲内容;不就事论事,而是举一反三,重点总结解决此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评讲课后,经过变换条件,改变角度,使原题变形后,进行评后练习,以达到真正弄懂问题,巩固知识的目的。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信息量大、时代感强、难度适中,试题的导向性很强,既突出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又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 、重视能力培养,强化能力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能力。重视能力培养,强化能力意识,这个理念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因为历年高考试题坚持以信息处理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这两项核心能力的考查为主导。所以我们在一轮

16、复习中必须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 精准的审题能力,正确的判定能力。 原理的运用能力,准确的表述能力。 图像的判读能力,时空的转换能力。 科学的计算能力,灵活的思辨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六) 、是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生活实际地理时事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都是地理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引导学生平时应关注时事热点,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并运用所学进行思考分析。总之,整个高三阶段地理学习,一轮复习是关键,它好比是盖高楼大厦时打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为后阶段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