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18991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结合教材P2图文,阐明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 成功的原因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 2结合教材P4图14,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过程。 3结合教材P5图15,分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做 出的假设,并能画出遗传图解。,目标导读,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重难点击,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知识储备,1,2,3,课堂导入,4,1结合下阐明花的基本结构,图1,图2,1,2,3,课堂导入,4,图1,图2,(1)由图1可知,花的雄蕊包括 和花药,花药内含 有 ;雌蕊由 、花柱和子房组

2、成,子房内含 有 。,花粉,花丝,柱头,胚珠,1,2,3,课堂导入,4,(2)图1所示的花既含有雄蕊又含有雌蕊,称为 花; 图2所示的雄花中只含有雄蕊,雌花中只含有雌蕊, 这样的花称为 花。,两性,单性,图1,图2,1,2,3,课堂导入,4,2同一朵花完成的传粉方式称为 传粉(如图3),不 同朵花之间完成的传粉方式称为_传粉(如图4)。,图3,图4,自花,异花,1,2,3,课堂导入,4,3性状:是指生物体 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 许许多多的性状。有的是 特征(如豌豆种 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_(如人的ABO血 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_特 征(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4遗传:

3、_由亲代向子代传递的现象和过程。,所有特征,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性状,1,2,3,课堂导入,4,遗传是我们熟悉的生物现象,但遗传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是那么的艰辛曲折,又是那么的精彩绝伦。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在研究豌豆,为什 么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显然他在实验设 计和数据处理上有创新。那么他是怎么实 验的?我们循着 140 年前孟德尔研究豌豆 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1,2,3,课堂导入,4,(Mendel,1822-1884),奥地利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

4、试验的论文。,豌 豆,?,学习探究,探究点一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和杂交实验技术,探究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课堂小结,探究点三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探究点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 功的原因和杂交实验技术,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做遗传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结合教材和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思考。,1豌豆花的特点 (1)从结构看,豌豆花属 于_性花。 (2)当花蕊成熟后,豌豆 花雄蕊的花粉会落到 同一朵花雌蕊的柱头上,这种方式叫做_, 也叫_。,两,自花传粉,自交,(3)豌豆花在未开放前就 已经完成了受粉,避 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称为_。 (4)由上述分析说明,在 自

5、然状态下,豌豆都 是_(填纯种或杂种)。,闭花受粉,纯种,2人工杂交的基本操作,(1)是除去花的全部_蕊,称为_,该过程的目 的是防止_,结合豌豆花的受粉特点分析, 该操作过程应在雄蕊和雌蕊_(填“成熟” 或“未成熟”)时进行。,雄,去雄,自花传粉,未成熟,外来花粉,套袋,(2)是_处理,目的是防止_的干扰。,(3)是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朵花的花粉撒在去雄 花的雌蕊的柱头上,这种方式称为_, 其中,提供花粉的A花称为_(),接受花粉的 B花称为_()。,人工异花传粉,父本,母本,2人工杂交的基本操作,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4)仍是_处理,目的是_。,3相对性状,如上图中豌豆的各种性状易

6、于_并能够_, 一种生物的_(如种子的形状)的_ (如种子的形状有圆滑和皱缩之分)就叫做_。,区分,稳定遗传,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 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小贴士 相对性状的理解要点:“两个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白花和绿叶、猪的黑毛和牛的黄毛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分析,归纳提炼,避免外来花粉混杂, 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实验结果容易

7、观察和分析,实验周期短,实验 易于开展和分析,便于收集数据,利于结果的统计,易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狗的长毛与直毛 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D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活学活用,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的不同表现类型。,C,返回,探究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中的相关符号 (1)图中P表示_,其中纯种高茎豌豆称为_(用表示),纯种矮茎豌豆称为_(用表示)。 (2)图中“”表示杂交,F1表示_,“表示_,F2表示_。,父本,母本,子一代,子二代,自交,亲本,探究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甲与图乙的区别在于_, 若图甲的杂交方式称为正交,则图乙的

8、杂交方式称为_。,父本和母本进行了互换,反交,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显性性状:杂种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杂种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3 1,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实验过程分析 (1)F1中显现

9、出来的性状叫做_性状(如图中_);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性状(如图中_)。 (2)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高茎)和 隐性性状(矮茎)的现象叫做_,这说明F1 高茎豌豆_(是、不是)纯种。 (3)孟德尔对F2中的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_, 结果显示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比例接近 于_,而且正反交的结果_(相同、不同)。,显性,高茎,隐性,矮茎,性状分离,不是,数量统计,相同,31,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4)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 说明原因。,(5)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高茎

10、和矮茎, 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吗?为什么?,答案: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 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答案: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 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活学活用,C,解析 该实验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因此显、隐性亲本均要做父本和母体。,返回,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对相对性状杂

11、交实验中F2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提出了假说。结合教材P5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图示。,探究点三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高茎,成单,遗传因子,Dd,DD,dd,D,d,Dd,Dd,高茎,高茎,F2,随机,分离,1DD:2Dd:dd,F1,D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两种比例相等,D,d,3高:1矮,D,d,D,d,Dd,Dd,dd,DD,由上述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上图亲本中的高茎(DD)或矮茎(dd)遗传因子组成相 同,称为_;F1中的高茎(Dd)遗传因子组成不 同,称为_。,2根据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答案:正确。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

12、配子,相 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一 定是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2)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答案: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 杂合子。,答案:错误。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 为杂合子。,(3)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3F2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_,F2代的高茎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 分别是_和_。,1/2,1/3,2/3,1/2,小贴士 (1)F1产生的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大于雌配子的数量,雌 配子中Dd11,雄配子中Dd11。 (2)根据假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 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F1个体形成的

13、不同类型 的雌(或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 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各个个体存活率相等; 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观察的 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3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 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 象最好的解释是( ) A31符合分离规律 B遗传因子不能组合,产生了误差 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遗传因子,在每胎生育中 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单眼皮与双眼皮可以相互转化,活学活用,C,解析 子代出现单眼皮,说明该对双眼皮夫妇均为杂合子,又因不同胎次互不影响,因此每胎都有1/4 的概率出现单眼皮。,返回,课堂小结,高茎,矮茎,性状,遗

14、传因子,成对,生殖细胞,返回,作业,1,2,3,4,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纯种甜玉米与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 有非甜玉米的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 这说明( ) A“甜”是显性 B“非甜”是显性 C子粒混杂 D与传粉有关,解析 玉米为单性花,可进行同株异花授粉,而间行种植会出现两种玉米间相互授粉。由于亲本均为纯种,且“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的子粒”,说明非甜玉米传粉给甜玉米时,非甜基因能在纯种甜玉米中表现出现,可知“非甜”对“甜”表现为显性,“甜”为隐性。,B,1,2,3,4,2与纯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相比较,杂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 的遗传

15、行为是( ) A能稳定遗传,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C不能稳定遗传,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解析 纯合子由两个相同遗传因子组成,其自交子代产生的仍是纯合子,其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而杂合子由两个不同遗传因子组成,其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该性状不能稳定遗传。,1,2,3,4,C,3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 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此4仔的表现类型可能是( ) 全都黑色 3黑1白 2黑2白 1黑3白 全部白色 A B C D,1,2,3,4,D,1,2,3,4,4豌豆子叶黄色、绿色受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现将子 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F1为黄色。F1自花受粉 后结出F2代种子共8003粒,其中子叶黄色豌豆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