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0618509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估算解决问题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遵循了知识的迁移效力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知。1.加强估算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通过幼儿园分苹果的情境引出估算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估算与生活的联系。2.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估算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齐划一。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学习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2、估算。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数字卡片。学具准备:收集资料的信息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提问:我们学校三年级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全校有多少位学生?你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多少时间?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字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算。1.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回答问题。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

3、的问题。1.算一算。20+350= 500+300= 320+190= 480+200= 550+300= 340+500= 120+680= 2.估一估。(1)308+154( )308接近( ),154接近( )。(2)一个数大约是589,另一个数大约是324,它们的差大约是( )。3.一台抽烟机589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9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答案:589600 287300600+300=900(元)答:买这两样够。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课件展示例题: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1.引导

4、学生读题,理解题意。(1)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2)你知道用哪种运算解决吗?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1)把算式中的加数看成什么样的数才便于口算出得数。(2)算式能用“= ”连接吗?小结:估算出的得数不是准确数,不能用“= ”连接,应该用“”连接,“”叫约等号。3.引导比较估算方法,哪种方法好要视情况而定。4.小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1.(1)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信息。(2)列出算式:223+234。2.小组合作,尝试估算。学生1:223220 234

5、230 220+230= 450441,坐不下。学生2:223220 234240 220+240= 460441,坐不下。3.交流方法:分析哪种更合适。4.得出结论:估算时要把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7页第6、7、8题。独立完成。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自由谈一谈。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感知估算的作用。 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2.估算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齐划一。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教师点评和总结: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