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表格六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15914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备课表格六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备课表格六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备课表格六下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备课表格六下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备课表格六下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备课表格六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备课表格六下(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四 单元单元备课时间:2016.3地点: 办公室主备教师:韦媚媚参加人员 黄覃生 张瑞玲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一些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1.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一些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2、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难点: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内容课时安排及进度第12课用3课时,第13课用2课时,第14课用2课时;习作4用2课时;练习4用3课时。共12课时。教法学法1.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2.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3.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4.实践法(观察、调查、游戏、交往、练习、作业) 5.电教法 (投影、电脑、网络、多媒体)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程评

3、价1. 新课程同步指导2. 作业3. 单元测评备课时间:2016.3.29课题:12 夜晚的实验 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三、教具

4、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3课时课 时 教 案教学调整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一、 导入: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 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

5、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老师也是一样。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

6、;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指名读。 3.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4.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三、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 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2.斯帕拉捷的实验一共分为几次完成的? 3.我们发现有的可以内容可以通过读书直接填写出来,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

7、先说第一次吧。这一次书上写的比较详细。 4.指名回答。 5.我们是概括的回答,课文中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验猜想,一个是实验后反思。 6.请一个同学把实验猜想部分再来读一读。他读完了,我再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发现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在读的时候故意漏了一个“总”字),发现什么?一个“总”说明什么? 这是人的常态思维,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产生过疑问,但是大家也许就会根据常理认为蝙蝠就像猫一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启发学生说下去) 7.请同学把实验的过程读一读(即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个词了 “轻盈敏捷” ?能不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

8、它们是如何“轻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惊叫起来。谁来读一读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来表达?(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则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过程,作者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面面俱到。认真地读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部分通过自己的想象填写出来。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一次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对你写有帮助。 10.指名说,只要说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有没有发现这个“啊”字呀!这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说说看,在这个字背后隐藏着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

9、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这几个部分能不能调换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实验完成了,说说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14.科学家能够与众不同,就是在于他们能够抓住细微之处,并且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道尔顿有一次为孝敬老母买了一条长筒袜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见立即不悦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让我这样的年纪穿这樱桃红的艳色袜子去教堂作礼拜吧。”这一句话把道尔顿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蓝色嘛,怎么会是樱桃红呢?”在场的人见状都哈哈大笑。后来道尔顿又拿各种颜色纸让他的学生去认,终于他成了第一个发现和研究色盲的人。于是他专门就此写了论文,

10、并且留下遗嘱,死后请将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四、学习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看看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2.能不能用图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3.大家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事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复述课文,完成练习。 一、复述课文。 1.能不能按照上节课所填写的图表说一说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 2.小组合作,练说。 3.班级展示。 二、拓展资料: 这里也有一篇揭示蝙蝠飞行秘密的文章,读一读,看看跟夜晚的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完成练习 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

11、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2)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板书: 夜晚的实验细心观察斯帕拉捷 善于思考 超声波大胆实验不怕失败教学反思:备课时间:2016.3.29课题: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

12、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2课时课 时 教 案教学调整第一教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理解词义:

13、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段: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4.师生接读第一段: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1.完成描红本2.读课文:思考习题53.抄写词语第二教时教学要求:

14、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1)生说体会(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3)生概括板书: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4)指导朗读“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1)方法同上(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1)方法同上(2)板书:能量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