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15124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训营申论密卷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题申论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满分100分。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写)准考证号。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草稿纸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给定资料材料一:中华

2、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

3、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材料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现全国政协委员赵启正,代表新闻出版界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提出振兴中华文化和加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他说,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显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大。赵启正的文章中国对外交流不断出现“文化赤字”指出,中国要想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必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同时强大。他在文中就“文化赤字”问题谈到一些现象: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

4、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是4000:24。文艺演出也有类似情况。从1999年至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从2000年至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美国电影的生产量只占全世界的5%6%,但放映时间却占全世界放映总时间的80%.在语言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美国

5、高中有大约2.4万人学习中文,但学习法语的美国高中生则是100多万人。美国3000多所大学,只有近800所开设了汉语课程。美国财政大臣布朗2003年来中国时说,英国在继续进口越来越多的家电、服装和其他东西的同时可以用出口一样东西来平衡,那就是英语。英语教学作为一项出口,它的价值在5年里已经从65亿英镑增加到了103亿英镑,大约占GDP的1%.赵启正指出,“一种语言形成霸权后,就意味着这种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将很容易拥有信息霸权和文化霸权,并会影响政治话语权。”他引用撒切尔夫人最近在一本书里说的话: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6、。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赵启正说,“中国无意强权,但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转播的内容,也就是不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他指出:“中国因此应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培养能输出文化的人才,同时加强文化教育,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材料三:政协委员们的讨论引起舆论的关注。工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谈“文化赤字的背后”。文章认为,“文化赤字”的形成与我们文化的软实力包括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不够强大有关,也与我们自己的文化态度不无关系。在为数不多的文化产品的输出中,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迎合西方“窥视”古老中国的好奇心理。为获得国

7、外大奖量身定做的影片,有几个是明亮、积极的?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出口图书的内容大多局限于较窄的范围:不是讲述文革题材的“伤痕文学”,就是描写都市开放生活的“痞子文学”。文章以韩剧风行中国为例说,人家靠的是儒家文化的内核,使中国人易于接受,而且“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韩剧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渴求积极、乐观、向上并向善的心理。如果韩剧总是没完没了的讲述变态、畸形的故事,不论剧里女人多漂亮,男人多英俊,观众肯定早就倒了胃口。表面上,韩剧不过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但是,在其后面做支撑的是,善待和保护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深入挖掘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美好一面。”文章感慨道:“我们漠视自己文化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

8、风行全国的拆房之风。许多历经百年沧桑的古老建筑,成为开发商获取暴利的祭品,城市积淀下来的味道悄悄地消失了。”人民日报报道,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当前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的问题回答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全球的文化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953亿美元猛增至1998年的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是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总额55.4%,而文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

9、额的47%。跨入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调整,但是总体格局没有变化。我国在2004年以1.15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成为世界贸易三强之一。随着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总体看,文化贸易仍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强,并且存在较大的逆差,特别是文化内容的出口,在中国还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南风窗发表对外文化交流:喧嚣背后的思考一文指出,中国政府还计划在今后510年在2025个国家开设中国文化中心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中国的文化外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透过由领导人的寒暄握手、被中国红簇拥的艾菲尔铁塔和各国街头的舞龙、舞狮队伍组成的喧嚣画面,我

10、们依然能捕捉到热闹的表象背后显而易见的落寞。有着20多年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经验的鲁先生告诉记者,在法国亮过相的中国文化艺术门类中,杂技是最受欢迎的,但许多其他艺术形式就没有这样的荣誉了,停留在古老的辉煌而真正让人们了解中国现代文化的东西很少,这似乎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大憾事。杂技、中国功夫、大红灯笼等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更多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而不是今天的文化繁荣。然而,就是这样一些文化符号,在向外推广的过程中,仍然会面临诸多体制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掣肘。材料四:毫无疑问,我们要后来居上,不能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绝不是随手拿掉自己最重要的东西,随便“加入一堆什么西方

11、的东西”,用“”的方式学。回顾历史,莫说完全“”,哪怕中国的东西该留的没留住,西方的东西不该拿的拿来了,结果也是哀叹声声。张之洞,近代中国探索民族复兴的一位有识之士,“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毛泽东语)。张之洞在他的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成例,举办洋务新政,以期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注意,他主张的尚有“体”“用”之分,还只是在“用”方面的“西化”。但洋务运动未能成功。张氏长叹:“海内

12、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洋务运动后,国家更衰败沦落。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借鉴,关键是食而能化、化而能食,切不可食洋不化甚至“全盘西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对中国文化的根,尊重和扬弃;对中国文化的魂,坚守和创新。这些道理,有史可鉴,言之凿凿。材料五:我们搞现代化,不妨追本溯源。现代化起源于数百年前,西欧历史上发生的一场持续200余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3、带领西欧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和黑暗,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文艺复兴在带来生产力解放,使当代西方国家发达的过程中,又逐渐生发出“三个紧张”。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张。文艺复兴推动了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形成了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的初期形态,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但这个市场体系,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的政治结构,形成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孙中山早前就敏锐地发现:欧洲近百年是什么文化呢?是科学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也是行霸道的文化。自欧洲的物质文明发达,霸道大行之后,世界各国的道德便天天退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

14、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世界体系的剧烈动荡乃至分裂。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危机与革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映出这个世界体系在形成之初,就开始解构。二战后,这个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域重新整合:从西欧到美国。同时,这个世界体系之外,崛起了一股强大的与之对抗的力量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开始。冷战以苏联解体告终。其结局说明,文艺复兴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世界体系,是建立在资本运行的劳动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的。只要世界市场的基本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超越它的世界体系就建立不起来。但后冷战时代的冲突和危机也显示,随资本主义工业化而来的现代性矛盾,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消除。以

15、伊斯兰复兴运动为背景的伊斯兰激进主义运动,成为对抗西方世界和“现代性”的“文明冲突”。“核威慑”的恐怖,使大国之间不得不寻求相对的“核妥协”“核均衡”。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和敌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天、地、水、空气都在遭到破坏。天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国际公认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IPCC发出警告,最近50年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大幅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增强,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地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生活垃圾、废水、有毒有害废物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局部地区水源枯竭,水源污染。空气雾霾常现,空气污染,莫名疫病正危害人类健康。美国电影黑客帝国感叹:“人类不是哺乳动物。因为地球上的每一种哺乳动物都会本能地发展和自然的平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是人类并不这样。人类每到一处就拼命扩张,直到耗尽自然资源。人类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扩张到新的地点。地球上只有一种生物与人类相似,那就是病毒。”这是极而言之。三是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当代西方社会在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上帝已死”带来了信仰迷茫和精神焦虑。当代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远离崇高”和“信仰缺失”的精神现象。现代化带来了“迷心逐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