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教程讲解.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133569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学教程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保险学教程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保险学教程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保险学教程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保险学教程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学教程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学教程讲解.(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二,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发展,凯恩斯 乘数理论,1、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动力乘数效应。 2、投资可以刺激需求的增长(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部分),同时又可以增加和改善供给 3、安排投资时应注意: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要注重效益。,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一)政府(财政)投资的

2、特点和范围 1、范围 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前者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后者主要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教科文卫体等部门的办公房建设。 2、特点: 政府投资追求的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 政府投资资金实力雄厚,可以投资长期项目和大型项目。 政府投资可以集中在“外部效应”较大和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5-1 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政府投资(指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取决于两个因素: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非政府投资比重大,计划经济体制政

3、府投资比重大。 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非政府投资比重大,欠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比重大。,2、我国政府投资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这是投资主体和格局多元化导致的。 政府投资方式由传统的直接方式转变为直接和间接相结合方式。 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直接调节自身投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资规模,使得全社会投资总规模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投资总量吻合;调节自身投资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得全社会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表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三)政府(

4、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又称为稀缺要素标准,即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化的项目。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即选择人均资本额最大化的项目,这个指标越大,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力越高。 3、就业创造标准:即选择单位投资带动的劳动力数量最大的项目。,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1、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公共物品一般特性。 2、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感应度强,关联度大 (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产出模型图,O,K L 2,K L 1,K G 2

5、,K G 3,D,产出线,C,B,Q3,Q1,A,Q2,K L 3,一般产业投 资,基础设施投 资,I1,I2,I3,K G 1,欧美发达国家: Q1C Q2D Q3,日本、韩国 : Q1A Q2B Q3,图51 产出模型图,两者关系: 为达到一定的产出量,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且按一定的比例递增。,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 基础设施为混合物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

6、、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 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一、 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的现实意义。 二、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三、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一、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农业 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目标体系,

7、稳定、加强 和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二、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一)“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投资额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效益不易分割,投资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只适合政府提供。 具有较大“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提供。,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1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需要政府

8、加大对农业基础条件的投入和农产品的补助。 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又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因此需要政府主导。,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三、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财政加大投入力度 (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投资按照存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国家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投入。,第三

9、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二)近年来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1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表5-3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 (2975亿元)的构

10、成,图5-2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一)财政投融资概念 财政与金融有机融合的经济范畴,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或融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二)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

11、初级阶段的需要。 2财政投融资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准公共物品,填补了财政无偿投资和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填补了准公共物品投资的空白。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三)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主要为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提供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计划性很强,但并不完全脱离市场,以市场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方式。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5财政

12、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在一定范围内追加预算无需主管部门审批。,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 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主要职能: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承担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业务等。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主要职能: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3中国进出口银行 主要职能:为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成套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信贷贴息及信用担保。,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专栏: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运营特点,以国家信 用为背景,国家财政 提供 有力支持,自主决策、 自主经营、 自担风险,保持合理 盈利水平,运用新的 金融手段,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 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贷款发放。 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 通过财政拨付资本金和市场化手段(如发行金融债券等)筹集资金,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四、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主要是: 1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 2融资渠道多元化。 3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促进投资环节的严谨高效。 4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