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地下设施方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133520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机地下设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汽机地下设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汽机地下设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汽机地下设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汽机地下设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机地下设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机地下设施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汽机地下设施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二、工程概况三、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四、施工准备五、施工进度计划六、施工流向及施工程序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措施八、质量保证措施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十、环保措施十一、附录:1、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图 2、汽机地下设施施工进度计划表 3、施工危险识别、危险评估及风险控制对策表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 1.1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主厂房及A排外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2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主厂房及A排外土建工程工程投标书; 1.3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主厂房及A排外土建工程承包合同;1.4浙能

2、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汽机地下设施工程施工图;1.5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汽轮发电机基础工程施工图;1.6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主厂房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图;1.7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主厂房区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8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主厂房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1.9浙能兰溪发电厂工程#1、#2机主厂房区域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10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1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2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综合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综合管理程序文件;1.13其它有关国家现行规范及标

3、准。 2、编制说明 2.1汽机地下设施的土方已包括在兰溪发电厂主厂房区域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中,本方案不再重复;2.2循环水泵坑、电动给水泵组基础等设备基础与相邻或相连的结构基础底标高一致或相近,与结构基础同时浇筑;2.3循环水泵坑及凝结水泵坑等基础较大、埋置较深的地下设施,在主厂房土方开挖后施工;较小、埋置较浅的设备基础、沟道则在主厂房土方回填过程中交叉施工。2.4地下设施部分基础及沟道处于设计待定状态,内容有待补充、完善。3、工程目标3.1质量目标:3.1.1工程质量目标:工程建设达到“鲁班奖”质量标准。3.1.2工程质量标准:全面达到国家验收标准。3.2安全目标: 3.2.1杜绝重伤及以上事

4、故; 3.2.2杜绝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3.2.3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3.2.4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3.2.5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跨(坍)塌事故; 3.2.6杜绝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3.2.7杜绝重复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二、工程概况1、工程关系1.1工程名称:#1、#2机汽机地下设施工程1.2工程地点: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石关村1.3业主单位:浙江省浙能兰溪电厂筹建处1.4监理单位:浙江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1.5设计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1.6施工单位: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工程范围2.1汽机地下设施工程分散布置在纵向0列到F列,宽48.100m;横向1轴到19a轴,

5、长183.500m的范围内。2.2设计标高FL0.000m相当于85国家高程31.300m。2.3地下设施及附属设备基础统计详见附表。地下设施一览表编号设备基础名称数量基础尺寸(mm)基底标高(m)备注1主机润滑油输送油泵基础4待 定2汽机润滑油处理装置基础2待 定3给水泵汽轮机集装油站基础4待 定4闭式循环冷却水泵基础4待 定5自动清洗滤水器基础4待 定6开式循环冷却水泵基础4待 定7闭式循环冷却器基础4待 定8汽轮机高压抗燃油供油装置基础2待 定9发电机密封油装置基础2待 定10发电机氢气干燥装置基础2待 定11给水泵汽轮机油处理输送泵基础4待 定12水环式机械真空泵基础8待 定13凝泵坑

6、240606900-8.58m14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基础4待 定15电动给水泵组基础2待 定16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基础6待 定17树脂捕捉器基础6待 定18再循环泵基础2待 定19冷干机基础3待 定20空压机基础5待 定2115m3贮气罐基础5待 定22电动给水泵润滑油冷却器基础2待 定23电动给水泵工作油冷却器基础2待 定24循环水坑2206009460-6.30m2.4循环水泵坑、凝结水泵坑、电动给水泵组基础为钢筋砼结构,其中循环水泵坑基础砼标号为C30S6,凝结水泵坑砼标号C30S6,其余设备基础、沟道及沟道盖板,部分为钢筋砼结构,部分为素砼结构。除设计图纸另有说明外,一般沟、坑及设备基

7、础采用C25砼、垫层C15,且所有沟、坑均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S6。因图纸未到齐,故部分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砼类别尚有待明确。3、工程量:本工程砼总方量约1800立方米(不含沟道及沟盖板),钢筋约140T。三、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1、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长,贯穿整个主厂房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2、基础分布广,散布于汽机间及除氧间的广大范围内,且有诸多部位和地下结构紧邻甚至重叠,施工较为复杂;3、基础埋深大小参差不齐,基础形式多样,结构较复杂,特别是凝结水泵坑和循环水泵坑结构较复杂,抗渗要求高,施工难度大;4、交叉作业多、施工程序多。四、施工准备1、人力资源准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所有有关劳动力已全部

8、到位。人员详见下表:人员计划表岗 位人 数岗 位人 数施工员1人质量员1人安全员1人材料员1人测 工2人电 工2人木 工20人机修工1人钢筋工15人修车工1人砼 工10人机翻驾驶员2人架子工10人搅拌车驾驶员3人电焊工3人装载机驾驶员1人普 工20人2、机具设备准备:主要设备需要量计划详见下表设备需要计划表设备规格及型号数量设备规格及型号数量电焊机100、300、500型3台钢筋切断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对焊机1台木工圆锯1台平刨1台压刨1台装载机1辆HZS5C砼搅拌楼(75m/h)1座砼搅拌运输车4辆机动翻斗车(带平板)2辆插入式振动器3套平板式振动器3台潜水泵4”3台手拉翻斗车10辆水准

9、仪(NA2型)1台全站仪(GTS-602LP)1台铰丝机1台3、材料准备:每台机组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详见下表主材计划表P.O42.5水泥350吨黄砂750吨钢材(不包括沟道)70吨碎石1200吨高效减水剂(NF-1)3吨钢模300m脚手钢管10吨脚手片500张大模板300 m木材4m4、水、电布置施工用水、用电从主厂房基础施工期间布置的施工用水总管、用电总箱就近连接。5、道路布置施工临时道路在主厂房地下结构施工之前已修建布置完毕。五、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由于和主厂房地下结构、设备安装等紧密相关、相互牵制,无法一次性连续施工完毕,故工期较长,且只能进行穿插施工。所以除了循环水坑、凝结泵坑外,其他部

10、位以不影响交付安装为前提,进行穿插施工,在此暂不作具体安排。循环水坑、凝结泵坑进度计划安排详见进度计划表。六、施工流向及施工程序 1、施工流向循环水泵坑、凝结水泵坑、电动给水泵组基础首先安排施工,其余地下设施与结构基础施工流向相对应,总体上先#1机、后#2机,先到图纸先施工,先回填先施工。设备基础、沟、坑根据底标高不同穿插于结构基础施工(含回填)过程中,并做好交叉作业和搭接工作。2、施工程序2.1循环水泵坑、凝结水泵坑等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挖土验槽浇垫层弹线扎筋支模验收浇砼拆模回填土交付安装二次灌浆。2.2沟道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指主厂房土方回填后)挖土(夯实)验槽浇垫层弹线扎筋(部分

11、小沟道无配筋)支模验收浇砼拆模回填土沟底找平交安装沟道盖板安装。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措施1、主要分项工程有1.1循环水泵坑:垫层、钢筋、模板、砼、二次灌浆 1.2凝结水泵坑:垫层、钢筋、模板、砼、二次灌浆 1.3电动给水泵组基础:垫层、钢筋、模板、砼、二次灌浆 1.4水处理系统设备基础:垫层、钢筋、模板、砼、二次灌浆 1.5油处理系统设备基础:垫层、钢筋、模板、砼、二次灌浆 1.6沟道:垫层、钢筋、模板、砼、盖板制作、安装等。 2、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措施2.1测设及垫层 2.1.1定位仪器为GTS-602LP型号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测设;高程用NA2型水准仪控制。 2.1.2人工

12、挖土(包括主厂房土方开挖和二次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经过班组自检、由单位工程施工员复检及专职质量员核验后,及时通知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进行验槽,并作好基坑验槽隐蔽资料。 2.1.3循环水泵坑、凝结水泵坑基坑验槽通过后,根据设计要求铺填碎石垫层,测量人员要及时测定好砼垫层面的标高,并用竹桩或钢筋头在基坑内标识好,再浇筑C15素砼垫层。 2.1.4砼垫层经过适当养护后,测量人员用经纬仪从附近轴线引测至本基础、泵坑或沟道所需的轴线位置上或轴线左右,再根据图纸所标的纵横两方向的尺寸确定出基础、泵坑或沟道中心位置及边线位置,用红油漆在砼垫层上以 “”符号表示出来,经监理单位复核无误后,用墨线在砼垫层表

13、面清楚、准确地表示出来,以便进行后序工作。 2.2钢筋工程2.2.1钢筋加工前,由专职钢筋翻样按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逐一绘出每个设备基础、每条沟道配筋的下料图,经施工员审核后,交钢筋内场加工。 2.2.2钢筋加工的形状、断料尺寸必须按审核后的下料单施工,加工后的半成品钢筋分类别与型号整齐堆放并挂料牌。2.2.3所有设备基础、沟道钢筋,均在钢筋内场集中加工制作成半成品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绑扎,沟道盖板钢筋在内场定点绑扎。 2.2.4设备基础、沟道钢筋绑扎前,先在确定好的基础位置及沟道位置上划出钢筋的位置线。 2.2.5钢筋按划出的位置线安放绑扎。先绑扎主筋,再箍筋及架立筋。 2.2.6绑扎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少筋、漏筋,间距、箍筋位置、搭接接头长度是否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2.2.7基础双层钢筋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表面平整。 2.2.8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末端及焊接接头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 2.2.9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