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133455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秉笔直书 北师大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秉笔直书,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北师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中国文字改革学者、教育家,浙江人,之江大学毕业。1937年留学美国,1939年回国后任之江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位。致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著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汉语拼音自修课本等。,林汉达,第一课时,古代的国家统治者。,在中国历史上,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国君,史官,古代国家的官职,也叫丞相。,相国,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社会大动荡,纷争不断。,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

2、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真相,隐瞒,xin,mn,野蛮,mn,hn,耍横,q,企图,部首为“”,畏惧,倘若,姓氏,wi,tn,sh,请你相信我说的话。,xing,相国,多音字,xing,对太师伯蛮横地说,hng,弟弟在本子上画了一条横线。,hng,企,权,颠,势,凭,职,呈,屈,我会写,左右等宽。左部的撇和右部的点穿插避让。,“任”中第一横长于第二横。,识字方法,企,q,组词:企盼 企鹅,不要多写“一”,易写错,秉笔直书来记录,相国,识字游戏,蛮横,岂敢,隐瞒,畏惧,倘若,词语解释,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不对,不对的说成对。本课来形容崔杼的行为。,颠倒是非的史官是历史的罪人

3、。,面不改色:脸上神色不变,神态自若,从容镇静。本课来形容史官面对强权的表现。,面对这样紧急的局面他都面不改色。,这篇课文详写了太史 、 、 和 ,略写了 。通过语言描写,交代了太史的职责是 。,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季,南史氏,太史叔,按照事实写历史,整体感知,谁秉笔直书?为什么要秉笔直书?秉笔直书的后果是什么?,太史伯、仲、叔和季。,这不仅是太史的职责,更是人格的力量,记录史实不隐讳,一、选字组词。,野(瞒 蛮) (倘 徜)若 (畏 喂)惧 (曲 屈)服 (企 岂)敢 (值 职)业,课堂演练,崔杼做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课文理解。,谋杀国君,独揽大权。,地位很高,残暴、易怒,

4、让太史们歪曲事实记录历史。,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秉笔直书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通读全文,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互动课堂,默读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崔杼的句子。说一说你觉得崔杼是一个怎样的人。,战国时代,齐国的国王齐庄公(名光),被相国崔杼杀了。,句子品析,崔杼串通几个人立齐庄公的兄弟为国君,自己独揽大权。,残暴无比,位高权重,谋杀国君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崔杼希望这件事让后世的人们知道吗?崔杼要求太史们怎样写这段历史呢?,崔杼企图掩盖这件事,对太史伯蛮横地说:“你要在史书上这样记录,先君是害病死的。”,句子品析,不希

5、望后世知道,颠倒黑白,歪曲史实,说一说太史的职责是什么?,真实地记录历史。,当崔杼要求太史们在史书上写下“先君是害病死的”时,太史们是怎样做的呢?,太史们均在竹简上写下了“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分角色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描写太史表情和语言的句子。并说一说这些句子体现了太史怎样的特点。(课后第一题),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地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句子品析,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不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词语解释,意思是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个反问句说明太史伯把史官的本分看得比当权者重,他要对历史负责。,陈述句,崔杼要求,历史事实,太

6、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句子品析,崔杼谋杀国君光,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伯为了说实话宁肯牺牲自己的毫不畏惧的精神。,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句子品析,可以看出太史仲恪守本分、大义凛然的精神。,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句子品析,太史季毫不畏惧,为了尽太史的本分宁肯去死的浩然正气。,季

7、指出崔杼心虚。,忠于职守,恪守本分,互动:看到三位太史的表现后,请你用成语来说一说太史们具有怎样的精神?,1,生气,大怒,气得说不出话来,生气、恐慌,长叹一口气,2,3,4,5,衬托出太史们忠于职守的精神,给人的巨大的震撼。,回顾课文,思考:当崔杼一次次的要求遭到拒绝之后,他的心理什么变化?画出描写崔杼心理变化的词语。,崔杼都已经杀了太史伯了,为什么仲、叔和季还要誓死按照事实写历史呢?他们不害怕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说一说,太史就是真实的记录历史的人,必须说真话、写真事。,在太史的心里,还历史以真实比个人的性命还要重要。,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南史氏来干什么?为什么要写他?,“刚正不阿”的精

8、神是太史们都具有的精神。,打算来接替太史季。,通过这课学习,我们了解了“直言”,下面这几个词语你了解吗?结合课文来谈一谈吧。(课后第二题),美言 谎言 直言 谣言 忠言,美言:代人说好话。,谎言:谎话,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直言:毫无顾忌地说出与来的话。,谣言:没有真实根据的消息。,忠言:诚恳劝告的话。,太史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与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你学习本课之后有什么收获?,说一说,太史们这种不畏强权,不贪生怕死的坚守本分的精神,让“谎言”灰溜溜地逃走了,让今天的我们能够了解更加真实的历史情况,让我们坚信邪永不胜正。,太史们勇于牺牲自己的性命,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性命不

9、值钱,而是在他们心目中,历史太重要了。世间就有这样的人,宁愿挨打,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总起,交代史实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分述,谨守本分 刚正不阿,崔杼:欲篡改历史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宁死不屈按照事实写历史,结构梳理,这篇课文写的是 时期的历史故事:“相国崔杼谋杀了齐国的国王,欲捏造事实,令太史们写“ ”。太史伯、仲、叔、季以死维护太史的本分,坚持 写历史,最终维护了史实。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到“秉笔直书”不仅是太史的职责所在,更是 。,春秋战国,先君是害病死的,按照事实,太史们伟大人格的写照,主题概括,有关诚实公正的名言 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 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 罗曼罗兰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拓展延伸,吏( ),史( ),竞( ),竟( ),一、比一比,再组词。,竟然,竞争,历史,吏部,课堂演练,二、按要求写句子。,太史仲说:“我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具体描述人物说话时的神态或动作),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说:“我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学了课文,我知道太史的“本分”是: 。几位太史的可贵品质是: 。,按照事实写历史,宁死不屈,以死维护太史的本分,三、根据课文填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