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112621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重点问题总结(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政治重点问题专题总结王通整理使用说明:本材料可用于一轮复习对重点问题深入理解。二轮复习对专题知识全面把握。三轮复习对长效热点准确剖析。特点说明:经济生活基本涵盖重点热点问题,有所扩充,并进行分类归纳。政治生活由于主体知识基本在书上,未做知识整理,只写纲目,以供复习参考,做到纲举目张。文化生活分意义、措施两类题型总结,结合高三复习所做大量习题,涵盖长效答题点。哲学生活进行哲学原理细致剖析,以供当前高考小切口哲学类型题目所用。四册书均有全书纲目总结,可对全书整体把握,构建知识网络。最后:建议同学结合日常所做习题及时补充,并结合最新时政热点及时整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答卷过程中信手

2、拈来,任意提取,获得高分。此外,除笔者整理的体系外,同学还可以从题型(如计算类、图表类等)角度进行进一步整理,更可提高应试能力,做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祝:各位同学高考金榜题名!高中政治重点问题专题总结一、 经济生活专题一:物价与消费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含义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2)实质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卖方市场)通货紧缩: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买方市场)(3)表现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4)后果通货

3、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过度则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适度通货紧缩有利于抑制物价上涨,经济过热;过度则物价下降,虽短时间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的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5)抑制措施通货膨胀:根本: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供给。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小信贷规模。通货紧缩:积极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扩大内

4、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提高出口退税率)我国现行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6)共同点:均为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造成的,均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2、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生产成本)(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3)纸币的发行量(两种情况)(4)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竞争(囤积居奇,游资炒作,伴随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监管不力)(5)受宏观调控的影响(税收、价格政策等)(7)消费心理(8)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传导。3、价格变动(上涨)的影响(1)对生活:a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情况下

5、,价格上涨/下降,需求量会下降/上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价格上涨导致人民购买力降低,生活成本增加,恩格尔系数提高,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下降)对高档耐用品影响大对相关产品: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导致该商品的替代品消费量上涨)价格上涨使人们更关注商品的质量,对人们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产生影响。(2)对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胜劣汰。调节生产规模(价格影响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决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出售价格上涨商品企业:扩大生

6、产,增加供给。 对以价格上涨商品为原料企业:增加生产成本,生产经营困难,降低经济效益。 (3)对社会经济:加剧通货膨胀,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盲目扩大生产,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波动、混乱,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4、稳定物价的理论依据(1)价格影响需求:扩大内需的要求(2)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活,提升消费信心的需要。(3)价格变动影响生产:减轻企业生产负担,调节生产规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4)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的需要。(5)通货膨胀典型表现为物价

7、上涨: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5、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时用影响价格因素的理论依据)A国家:(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有效供给。(2)合理控制纸币发行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3)加强宏观调控(常分别结合材料说):A经济手段:加大对-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如:增加住房供给量,加强廉租房建设)B行政手段: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打击恶意囤积、哄抬物价、变相涨价、合谋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C法律手段: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打击市场炒作。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8、健全市场价格监管法规,打击炒作和哄抬物价行为。(4)加强宣传,引领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理性购物。B企业:(1)企业应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开启“绿色通道”。C个人:(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2)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涨价行为做斗争。6、如何正确看待企业间的价格竞争(1)认识:A可取方面及作用: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前提降价,是可取的。 有利于优胜劣汰,调节生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质量 B不可取方面及措施:哄抬物价,实

9、行价格联盟,价格垄断,违背了价值规律,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映了市场调节的弊端,同时,也是违法行为,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2)作用:对企业生产: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实现薄利多销,增加收入。 对个人消费:对消费者来说直接受益。(3)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因此,降价空间是有限的。7、影响消费的因素 客观因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主要因素:(1)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反之亦然。居民消费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2)物价水平:一般来说,物价与消费水平成反比(3)宏观政

10、策:财政、货币政策(4)其他:受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的影响。主观影响:消费心理、消费观念。8、为什么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综合分析消费的作用)(1)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新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形成新的需要。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4)消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9、怎样提高

11、居民的消费水平(答题时用影响消费因素的理论依据)详见扩大内需的措施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新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形成新的需要。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企业如何生产经营(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3)

12、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5)进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7)转变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革(股份制)。(8)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9)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10)维护劳动者

13、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3、企业的几种意识(结合企业如何生产经营)(1)消费者意识: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充分利用消费者消费心理。(2)市场意识:依据: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配置。要求:面向市场,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3)质量意识:依据: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诚信是企业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成败。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4)价格意识:价格竞争。(5)忧患意识:与企业破产有关。(6)品牌意识:打造自主品牌。(7)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8)责任意识:遵守法律,行

14、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9)规则意识:市场规则及市场交易原则。4、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1)理论依据: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必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2)现实依据: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紧迫,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3)劳动者就业的意义(对社会)a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劳动者)a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