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03844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模式 2010 年第 8 期(总第 230 期)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李佩武 李子鹤摘要: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基于教学活动并在一定环境下,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理论化的教学模型或范式。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可操作性、开放性、稳定性、针对性、策略性、个性化等特征。教学模式的构成包括: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特定目标、教学环境、结构和操作程序。教学模式的普及与应用过程,也是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关键词:教学模式;特征;构成与类别;演变一、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含义1模式的含义模式的词源意义是事物或行为活动的范本和标准样式。笔者将模式定义为“依据实践活动及其思想

2、与理论指导,表达事物或行为过程的一种模型或范式” 。模式是一种模型。若把客观现实中事物的存在、运动及其联系称为现实原型,模型则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现实原型的一种简缩、概括、提炼的模拟。这种模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抽取本质,摒弃表象,保留其根本属性,且高于现实,并具有同类问题或现象的一般特点,是对客观事物与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和法则的再现。因此,一般可把模型理解为对研究对象的状态、结构、属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概括、简化、抽象及本质的表示。模型既反映着问题的本质,又高于客观事物而具有同类问题的一般特点。模式也是一种范式。范式是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一个科学群体普遍认同并运用的,由世界观、智信系统以

3、及一系列概念、方法和原理组成的体系1。人们总是依循范式来定义和研究问题。随着人们对研究对象与范式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新的理论和方法将不断出现,这样就会萌生新的范式,旧的范式则被取代,新理论将伴随着范式的发展而问世。模式源于现实,但又能指导现实。从一定意义上讲,当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上升成理论,就形成了模式。因此,模式是一种理论,经高度概括后,又以简约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2教学模式的含义关于教学模式,学者们一直未形成共识。有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是人们为了特定的认识目的对教学活动的结构所作的类比的简略的假定的表达”2; 有学者认为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它由教育(哲学)主题、功能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构成”3; 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4; 还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5。笔者认为,从归纳角度讲,教学模式是从各学科、各种教学方式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标准样式; 从演绎角度讲,教学模式是模式在教育领域的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一般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

5、下,基于教学活动并在一定环境下,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理论化的教学模型或范式。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存在的基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目的,驾驭着教学的过程与方式,控制着教学要素的有机联系,指引着教学资料的组织,安排着教学环节的承接,制约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引导着教学设计的思路;相对稳定结构指教学结构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的结构及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变性,教学过程中各环节、阶段、步骤、程序间的相互联系方式的不变性,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相互组合方式的不变性,可操作的实践方式及相应的策略的不变性;理论化指的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

6、加工、筛选、总结、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一般形态,反映了教学模式既属于理论范畴,又属于实践层面,是将教学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的中介环节,是联系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纽带与桥梁,是两者的密切结合与高度统一,反映着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与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教学的实践角度看,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各教学阶段采用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教学方法综合构成的严密系统,方法的集成构成了模式,模式决定了具体方法的运用,并揭示了与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但教学模式毕竟不同于教学策略,两者相比较,“策略”是行动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的方式、方法。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所采取的用以指

7、导教学行为的教学设计、实施措施与操作方式,是具体的操作过程与形态,规定了教学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偏重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技术因素决定的行为规则,“具有指导性、灵活性、最优化等特征”6。教学模式反映的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影响和改变系统行为特性的思路与方式,是对复杂的教学组织方式的简约表示,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性,偏重于由行为主体的目标、价值观决定的行为规则,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动态性、整体性、概括性与综合性等特征。当模式达到最佳效果时,则实现了模式的优化。教学策略一旦被纳入到教学模式的范畴之中,它就成为有效推动相应的教学模式运行的教学操作指南7,有效地引导

8、着教学的过程,转变着教学的观念,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二、教学模式的特征教学模式的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与矛盾,达到揭示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程序,完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映教学活动进程中教学要素的动态和整体、综合性质,因而呈现出一些共有的特点。1多样性用不同的教育思想、不同的认知理论、不同的学习理论以及对非认知心理作用的不同观点,受不同流派的影响或由于对理论的不同的理解与运用,就相应地形成众多不同的教学模式,构成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而不同教学模式的静态结构中有不同的要素,同样具备多样性。2可操作性从操作层面看,教学模式是教学环节的连接,是教学步

9、骤与方式的集合,能够动态反映教学活动的有序性,但也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安排和灵活掌控。因此,当教学环节按不同时序出现时,就构成了不同的教学程序。可操作性包括操作技能与技巧,是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具有示范作用,可被模仿,可被普遍运用于教学实践。3开放性教学模式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系统,开放性使教学模式不断地得以完善与创新。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实践的深化等,都会使教学模式日臻完善直至推陈出新。4稳定性从结构层面透视,教学模式有完整的结构与机制,是教学系统整体性能的体现,在空间上表现为多种要素

10、的相互作用方式,各种教学要素之间在教学活动进程中依附于某种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5针对性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运作条件,有自身的作用与功能。超越教学模式的应用范畴或缺失条件则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任何教学模式均具有局限性。6策略性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相比,具有理论性与抽象性,需要将其转化为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用于教学实践。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给教学模式注入了活力。7个性化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的个性化与创造性,这是教学模式进入更高层次的表现。模式离开了个性与创造性就会变得僵化而流于形式,但个性不能脱离模式而独立存在,模式与个性的融合统一,能够使模式的作用

11、发挥到极致,甚至能创生出新的模式。三、教学模式的构成与类别1教学模式的构成(1)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前面已有论及,它为教学模式提供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技术学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理论渊源,具有体现时代精神、引导教学方向、决定教学目的、指导教学设计、控制教学环节、驾驭教学方式的功效。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在教学改革中能够发挥定位、导航和调控的作用。(2)特定目标它是教学模式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做任何事情总得有一个特定的目标,其他一切都要为这个特定目标服务。因此,它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要素,对其他因素起着引领与制约的作用。(3)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情境和资源,是基于教学创设的物质和心理的认知空间,浸

12、润了文化意蕴,镶嵌了学科知识,决定着教学模式的类型,是教学资源、观念、方法、想象、活动、师生关系等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综合体现。通过教学环境赋予的外在特征,经过综合、概括和分析,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发展抽象思维。因此,教学环境能够强化感受,培养兴趣,启迪智慧,是教学模式重要的构成要素,是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重要手段。(4)结构教学模式的结构主要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功能的教师、学生、内容、媒体以及技术、策略、方法、时间、空间等各种条件的组合表达形式,是从静态的角度体现某种教学理论的教学活动所必须具有的基本操作要素。(5)操作程序指特定的教学活动步骤和过程的操作顺序,类似程序设计中的算法,可根据实

13、际的教学情境而灵活变通,实质在于处理好教学内容在时间序列上的实施。通常所说的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反映了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结构为静,程序为动,教学模式呈现出静动结合的形态。2教学模式的类型由于教学模式受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制约,故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及其对理论的不同理解或不同流派,均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 组成模型结构的各要素的地位与作用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教育目标的不同,科技水平的不同,生产力的差异,社会的需求、研究视角的不同,都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模式; 而不同的学科理论也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类别。因此,教学模式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1)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

14、、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典型理论,这些理论是从教学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对学习进行研究的,本质上并不矛盾,是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体。其中,以美国乔伊斯等人对该模式的分类最为经典,他们将教学模式分为以掌握知识和发展认知为目标的信息加工族类、以社会品质培养为目标的社会互动族类、以情感、意志、心理健康为目标的个性族类、以行为训练为目标的行为修正族类以及诸如归纳思维、科学探究、集思广益等 20 多种具体模式。(2)基于教学论的教学模式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是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学界有单主体、双主体、主导主体等不同的观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构成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使

15、师生的地位与作用、教与学的方式与重心也会有所不同,在师生地位、作用和关系方面,引伸出问答模式、授课模式、自学模式、合作模式和研究模式五种类型8。上述教学模式各有其动态过程与特点,其师生地位的转换依次呈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渐减弱,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增强的态势。(3)基于教育哲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差别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差别。基于文化差异,从认识论角度看,可将其分为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教学模式,从价值观角度看,呈现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教学模式。上述模式可两两组合成个体主义客观主义、个体主义建构主义、集体主义客观主义、集体主义建构主义四种模式。一般而言,带个人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

16、识和个人创造性;带集体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带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利于知识的继承与培养聚合型思维能力;带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发现式和讨论式两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探索复杂和未知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4)基于教学活动的性质和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可将其分为个体接受、个体探究、群体接收、群体探究四种模式。这种分类基于客观主义的认识观,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现代教学的价值取向已从传统的客观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基于教学角色地位的教学模式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的作用与地位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该模式的缺陷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