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0338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王述英(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摘要: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主体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多个供给主体统一起来思考的产业概念。发展我国物流配送的关键是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物流配送主体系统是指涉及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一切部门、法人和自然人所构成的系统。包括物流配送供给主体、物流配送需求主体、物流配送投资者主体及与物流配送相关的辅助部门等。物流配送主体体系的构建,作为一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是物流配送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运行的策动者和承担者,为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奠定行为基础。关键词: 物流配送 ;发展趋势; 配送主体;主体构建物流配

2、送不单纯是指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是要考虑到从生产者、供应商到消费者对产品制造、运输、保管、配置、传递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主体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多个供给主体统一起来思考的产业概念。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需要加强物流配送体系、配送组织系统、作业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我认为核心是构建一个合理而科学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因为它是制约整个物流配送体系运作的主体行为基础。在论证构建物流配送主体系统之前,首先要认识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当前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一、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

3、体、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为主要形式、由物流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涉及供应链全过程的现代物流系统。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和管理的现代化,现代物流配送也将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管理的电子化,配送各环节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物流配送的新时期。现代物流配送的主要趋势是:趋势一:物流配送呈现共同化和计划化,从无序走向有序。物流配送初期,主要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存在配送企业车辆利用率低,不同配送企业之间交错运输、交通紧张等多方面不合理问题,并且强调完全按顾客要求办事,配送企业缺乏合理计划,处于被动服务地位。现代物流配送的发

4、展已上升到从大范围考虑合理化,致力于推行整个城市和区域,所有企业共同配送。在此基础上制定计划,而不是完全按顾客要求那样进行配送。这种计划有效地促进了配送的合理化,服务高效化。趋势二:物流配送模式由生产者和销售商自己组织物流配送转变为以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物流配送发展初期,主要是生产者和销售商自己组织物流配送。随着物流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促使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出现,第三方物流配送克服了自营物流配送的缺陷,简化企业交易程序,使企业能够专心于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到核心业务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另外,随着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把不同商品集中综合配送效

5、率更高,如把报纸、牛奶、纯净水等商品和售后服务结合起来,实行统一配送和服务,就会节省很多成本,提高配送网络的利用率,由于服务方式的可“复制”性,于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更好的了解顾客的要求,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缩短订货处理周期,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趋势三:物流配送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直达配送发展迅速。近年来,物流配送已突破了一个城市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如省、全国乃至于全球进行配送。美国已开展了洲际配送,日本不少配送是在全国范围或很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在物流配送范围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在有足够批量且不增加用户库存情况下,物流配送可以不经过物流中心周转,进

6、行直达配送,物流“直达”配送发展迅速,特别是对于生产资料而言,直达配送更经济更有效率。趋势四:物流配送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与电子商务发展相融合。随着配送规模的扩大和计算机的微型化,物流配送普遍运用计算机管理。一是信息传递与处理逐渐采用系统;二是计算机在进货、配货和选址等方面辅助决策逐渐成为趋势;三是计算机与其他自动化装置的操作相结合,如与无人搬运车、配送中心的自动分拣系统等相结合。同时,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相融合,充分利用 、电子商务安全等技术。在构筑物流信息系统、控制系统方面,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移动通信、- 电子地图将会大范围普及。趋势五:物流供应链采用先进的系统模式。随着

7、高速公路建设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车载计算机的体积会更小、功能会更强、成本会更低,在物流链管理方面使用高新技术设备将会更加方便、适应面更广、管理功能更加完善。是地面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在信息网及电子信息技术支持下,物流链管理将会走向电子化、智能化。物流经营组织的交流和关系将是全球性的,组织结构也将会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企业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物流供应链先进系统模式的采用,全面优化了物流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二、当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我国物流配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要求相比,我国物流

8、配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同物流配送主体系统不完善有关,或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配送主体的发展。因此,认识这些问题对于物流配送主体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1.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配送发展滞后。目前大多数物流配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其主要表现是:小、少、散、弱。 “小”是指物流配送企业数量小、经营规模小;“少”是指物流配送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散”是

9、指网络分割、经营秩序不规范,不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系统物流服务; “弱”是竞争力弱和发展滞后,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还没跟上,还没有真正了解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 。目前我国企业的自有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规模的 60-70%左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2.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由于缺乏对物流配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

10、定,物流配送企业的设立还受到种种限制,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限制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流通秩序比较乱,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经营方式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物流配送的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物流的骨干或主渠道地位。3.基础设施落后,物流配送的整体功能低。一是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与物流配送的需要不相适应,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商业系统现有仓储业的设施,具备了发展物流的硬件条件,但是需要加强物流信息管理手段、现代化物流设施改造及相应的设备。二是技术装备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

11、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三是物流系统标准化程度低。要使物流业务做到高效,一方面要使运输工具标准化,包括集装箱、托盘、货车、货架等;另一方面是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即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要用同一标准,各方面的信息系统能够对接,交换数据,共享信息。例如在澳大利亚运输都是以 11.2 米的托盘为计算的,可以随货走遍全澳洲,因为全国都是统一的,便于统计、计算托盘的数量和价值。在我国,有的是采用欧美的标准,有的是使用日本的标准,还有少量是自己定义的标准。仅仅一个托盘的非标准化,就能造成运输、仓储和搬运等各方面巨大效率差异。4.各自为政、壁垒分割现象严重存在。物流配送是一项系统

12、工程,从运输讲需要各种运输方式的密切配合,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综合运输都要制订标准化的技术政策,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各种运输方式的整合与协调仍然存在着许多制度障碍。物流配送市场至今仍被人为地按照部门、地区和行业的行政壁垒分割,造成物流供应链环节多,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渠道的畅通和高效运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各地商委、经贸委、交通局、铁路局、外经贸委等都各自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13、这种局面使物流配送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和预期回报。5.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从国外物流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配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业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配送人才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导致了专业物流人才非常匮乏。目前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性。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高

14、层次人才更为少见,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的进一步发展。三、物流配送主体系统构建的政策建议物流配送主体系统是指涉及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一过程的一切部门、法人和自然人所构成的系统,它包括物流配送投资者主体、物流配送需求主体、与物流配送相关的辅助部门以及物流配送供给主体等。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作为一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是物流配送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运行的策动者和承担者,为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奠定了行为基础。1.物流配送的投资主体。物流配送的投资主体是指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管理网络、咨询机构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市场经济主体的投资目的往往是要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政府部门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

15、则是从整个社会效益来考虑的,但无论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还是社会效益最大化,都需要通过建立服务完善、运作高效、节约成本的物流系统来实现。根据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必须打破单纯靠财政力量或是国有资本进行物流投资的局面,形成物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国有、私营、个体以及外资都可投资物流业。在这种形势下,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积极创建符合投资主体要求的环境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法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风险投资体系,鼓励投资主体进入物流信息系统领域,进行高新技术投资;扩大投入要素的范围,技术、土地等要素都可以估价入股,以股权形式确定权责利关系;鼓励投资主体的兼并重组,向集团化发展,实

16、现投资规模的经济效应。2.物流配送的需求主体。物流配送的需求主体是指对要求享受物流配送服务和利益,并为此支付相应报酬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在这里消费者是最终需求主体,生产和流通都是要为消费者的最终消费服务的,商品只有进入到消费领域,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物流配送体系只有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效和满意的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实现自身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统一。物流配送需求主体的构建主要是针对我国需求主体物流配送意识和知识薄弱的情况,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改变企业和消费者原有的自己采购、自己储存的观念,积极利用物流为自己服务;优化设计物流方案,提高物流配送各环节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扩大需求主体的范围;发展现代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顺利而方便的参与和接受物流配送的服务。3.物流配送的辅助部门。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