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020259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茅山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山镇春城春城地名源自境内鼍龙庙庙门上的一副楹联。三国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八月,孙权遣校尉陈勋率兵三万开赴句容,开凿一条从句容通往丹阳的运河,这条运河途经春城境内,从春城的小其、何庄至吕坊寺、南塘庄入丹徒境内的宝堰镇,因要开山劈岗,故名“破岗渎”。陈勋率兵开挖破岗渎时,在城壒村南面300米处,挖到一种黑黑的爬行动物,这条动物体大,身长,身上有麟,百姓讲是“鼍龙”。鼍念tu,实为扬子鳄。这件事被记入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句容水脉:“吴孙权赤乌八年,遣校尉陈勋漕句容,中道凿破瑶,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有顷,悉融液成汁,时人莫能识得此。之后,遂获泉源,或谓是水脉。每至

2、大旱,余渎皆竭,惟此巨流焉。”这也是成语“蠢蠢而动”的典故。开挖破岗渎,挖出了鼍龙,老百姓担心了,担心破岗将龙体凿断了,败坏这里的风水,后来,为祭拜“鼍龙”,有城盖、任巷、南塘、西村等四个自然村的村民自愿捐资,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城壒村南300米处,破岗渎遗址内(今自来水塔处)半山腰建座大庙-“鼍龙庙”,庙门上有副对联“春城回北斗,烟树发南枝”。民国十八年六月(1929年),建立区、乡制时,取联中“春城”二字为建乡名称,定名为春城乡,乡公所设在庙内。2005年区划调整,春城镇改为茅山镇,镇所在地集镇城壒又称为“春城”。城壒,弘治句容县志记载中为成壒,时属句容乡。城壒以“成”姓得名,后

3、“成”误写为“城”。壒,汉语拼音i,音同“爱”,但这里读“盖”。“壒”是尘埃的意思,幽泥化轻壒,指丘陵地带缺水。长城长城原名常城,为明弘治句容县志记载的句容乡二十六村之一。时属句容乡,今属茅山镇。村名源于三国时吴国学者唐固。唐固,字子正,由于专心学业,好学多才,诲人不倦,精通经典学术,被称为江左宗师、吴国儒者。吴帝孙权曾拜唐固为议郎,黄武四年(225年)又升为尚书仆射,称唐固为尚书。东汉末年,群雄蜂起,唐固的父亲唐翔(句容人)为丹阳郡太守。唐固不慕仕途,淡泊名利,居住在此处读书讲学。住处筑有梧竹园,园南有读书泉,常有数十人听讲,俗称常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句容县令徐九思(又名

4、九经)诗云:“唐固读书处,人亡泉尚存,我来一吊古,梧竹尽寒云。”由于东乡方言的缘故,“常城”记作成“长城”,甚至还被误记作“尚城”。何庄何庄,弘治句容县志记载中的古村落,时属句容乡,今属茅山镇,三国孙权骑士何遂住此村。村以何氏得名何庄。三国赤乌八年(245年),孙权遣校尉陈勋率兵三万于茅山以北的丘岗地带开挖一条人工航道-破岗渎。一日,孙权巡视军营,察看破岗渎工程,路过此村,见了何遂之女何姬,遂召其入宫,给其子孙和为妻,何姬生孙皓(吴末帝),孙皓登基后,进封母后何姬为皇太后。何氏家族成了皇亲国戚,村子也随之不断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村。六朝时期,何庄村非常繁华,建有桃花馆,历史上桃花馆很有名,常

5、见于文献,因此桃花馆也成了何庄的别称。清乾隆县志记载:桃花馆,由金陵(今南京)可乘船经秦淮河直达该村,河两岸栽桃柳,故得名。何庄村外曾有古庙,叫何庄庙,是纪念唐代大孝子张常洧而建,相传张常洧出生地就在何庄。乾隆句容县志载:“张常洧字巨川,祖处静,乌城令,父璋建州司户,父殁,披发徒跣庐墓三十六年,手植奇树千余木,白鹤来翔,产瑞芝一十二茎,贞观五年(631),李泌宣策褒美,其孝贤被朝廷册封。百培山今属茅山镇何庄行政村。百培山村名取自此地的一个叫百培山的山名,而百培山山名由来与烧砖建造明城墙有关。明初,朱元璋建造南京城,句容负责烧制南京洪武门至通济门这段城墙的城砖,建窑百座于此,故名百培山。句容一直

6、流传着“百里传砖造京城”的故事。富户张斗南领命烧制城砖,原打算从百培山行舟由秦淮河运往南京。但冬天是秦淮河的枯水期,当年又适逢大旱,河道根本无法行船。情急之中,用数万人排成长龙,用手一块一块把城砖传往南京,如期复了皇命。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百培山,明初,张斗南以富户,分筑南京城垣,自洪武门至通济门。乃置百窑于此,其运砖但以手传之,七日毕集所分筑处,此出窑余砖甚多,盖时不复敢他用也。”民间传说及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所载富户张斗南建窑百座恐有误。张斗南为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句容县令,此张斗南为富户,是讹误还是同名,有待进一步考证。民间还有一说,说是因为当地有一百个墓碑,所以叫百碑山,因时间久

7、远读成了百培山。据文保部门统计,百培山一带共有112座土墩墓。2013年,已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庄今属茅山镇丁庄行政村。村名源自曹姓。据弘治句容县志记载,这支曹氏出自河南开封,后徙安徽凤阳。南宋初,迁句容。明初,子孙繁盛,其地因名曹庄。容山曹氏家乘记载:此曹氏为曹休侄子一祠,北宋曹觐的后裔,曹觐字仲宾,皇祐年间,官至太子中舍。宋南渡,曹觐举家迁至句容。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麾下一名大将曹彬帮助赵匡胤发动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后被宋太祖授予武德王。曹彬后人迁居句容南门外的曹庄建宅。 据后白曹村出土明故史部尚书曹公墓志铭记略:曹义五世祖万四公,因家族壮大,分迁至茅山百社村

8、。明清县志地名录上称柏社,柏社因声名显赫的曹义家族而更名曹村(今属后白镇)。太平天国战争前,曹庄村如城堡,四周建有高大的城楼。当时村中商铺林立,十分繁华。建有寺庙“天宁院”。天宁院建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设有钟鼓房。民国十五年(1926年),曹庄等八个村社(自然村)利用“天宁院”庙产收入,创办戏堂,成立曹庄香火戏班。 九板桥今属茅山镇丁家边行政村。原名为石村,位于句容城东南七公里处。清乾隆年间,一刘姓钦差巡察江南到了句容,下榻在句容城。月夜往茅山方向,路过石村。见此村四面环水,水中有岛,岛上有村,犹如仙境。刘钦差下马想进村去看看。可进村只有用九块木板拼成的一座小桥。马无法通行。刘钦差只

9、好翻身上马,返回句容城。次日,八千里驿站传旨,令他速回京城。临走,刘钦差特地交待句容知县,要他们帮助这个村建一座进村的桥梁。并告知茅山方向,九板桥村。刘钦差走后,知县下令手下一路打探。手下人下了乡,结果在石村村边发现了九块木板搭建的小桥,回去禀告县老爷。第二天,知县大人立即找人,找木料,为石村建了座木桥。木桥建成之后,石村便改名为九板桥村。一直沿用至今。太子岗太子岗今属茅山镇袁相行政村。相传梁昭明太子在此岗休息过,故名。另一传说与刘伯温有关。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闻知茅山一带出现王气,便派刘伯温到茅山一带查看,要他将这里务必破了,免得出了天子与朱家子孙争夺皇位。王气就出在的现在太子岗的岗子上,这

10、里是块龙地,将来是要出太子的。刘伯温到了茅山,找了好多天都一无所获。岗子上有一户要出太子的人家,这户人家养有两条黑狗,这两条狗是保太子的,天天蹲在他家门楼子上,一边一条,像两片黑云,遮住了这块龙地。两片黑云挡住了,刘伯温也就没看到。刘伯温走到这个地方,口渴了,想去这户人家要口水喝,到了门前,见两条黑狗趴在门楼上,不敢进去,就来到一条小河边,准备喝点河水,喝水的时候,随手把剑往河边一插。谁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河边正是那条龙蛰伏的地方,这把剑不偏不倚,恰好插在了龙身上。鲜血把旁边的一座小山都染成了红色,后人称为胭脂山。那条河称斩龙河,河上的一座千年石桥被命名为斩龙桥。因为岗子上建的

11、村原来是要出太子的,所以这个村叫太子岗,后来被刘伯温破了,就又叫了败子岗。斩龙桥就在太子岗村南,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现桥体重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时,因斩龙桥名字不好听,就按字音改名叫赞龙桥,桥身上原有建造日期和“赞龙桥”字样。赞龙桥郭干郭干为弘治句容县志记载的古村落,时属句容乡,现为茅山镇前陵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名来自村里的郭干塘。明弘治年间,全县有大塘36个,其中百亩左右的就有郭干塘。弘治句容县志载:“郭干塘在长隐冈东数里,周迴五亩,深五尺一寸,灌田六十余亩,村以郭干名,水常满,乡人涸之,必有震电,属茅山乡十三都石头堽”。据村人说,郭干塘原名椁干塘。今郭干村西南有一圆土

12、墩,高约30米,底长约百米,相传是三国时期的古陵墓。吴国派人在陵墓旁守墓,因陵墓中有椁,故墓地旁边的大塘得名椁干。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干,词语解释中有涯岸,水边的意思。后来守墓人的聚居地发展成村,所在村以塘名得名村椁干。久而久之,后人觉得椁干村名不好听,再加上村上郭姓人为多,随按“椁”、“郭”同音,把“椁”改为“郭”,更名郭干,一直至今。 乾隆句容县志(卷末)载:“停云馆帖有之云,郭干村者,在长隐山东数里,仙人郭四朝初至山,种植于此,郭干号因斯兆焉。华阳颂云:郭干峙留岸,姜巴互远踪。正指此也。”唐代徐铉撰茅山紫阳观碑有“北弥郭干之路,南互姜巴之卫。”可见郭干村历史非常悠久。据郭干凌姓村民

13、介绍,他们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凌统的后人。村中原有凌氏宗祠,规模很大。至今还保存着一套凌氏族谱。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凌操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官至偏将军。凌统因病去世,时年49岁。孙权得到消息后,捶床坐起,哀痛不能自止,令人为他写了祭文和铭文。 凌氏家谱记载,凌氏先祖,源出河南,渐迁浙江余杭,又徙居句容凌庄。其后凌氏家族分支迁至郭干村,并发展壮大,近代,郭干一度还叫过郭凌村。句容城区人民路上的凌家园,曾是凌姓乡绅的私家宅院,四牌楼民国时期还有凌家祠堂。凌家园一支与郭干凌系出同门。 前陵前陵位于茅山以北,为弘治句容县志记载的古村落,时属句容乡,弘治句容县志上记载为前林。198

14、3年版句容县地名录记载:前陵,城壒村前边有一批树林,名为前林,“林”误写为“陵”。但民间说法与此截然不同。民间说,这里原来有陵墓,是座皇家陵园,陵墓陵园南面500米有一村,因在陵墓陵园前面,所以叫“前陵”。作为地名,很多村庄都流传有附会的故事,民间关于前陵地名的由来虽无证据,但并不是毫无道理。陵墓的西北一里许,也有一村,因在陵墓后面,本来应名后陵,因与前陵的陵相重,故叫了后村。陵墓的东边二里许有一村,因在陵墓的东边,故称墓东。陵墓的西边一里许,亦有一村,原来叫墓西,因有一涧,古名冷水涧(今迎水涧),更名涧西。还说郭干过去叫“郭陵(凌)”。据说村外的一个山岗原来叫前陵街。过去村中有严家,胡家等五

15、大祠堂,胡家祠堂民国时曾经作为三区前陵乡政府办公场所,可见前陵之大。 清代末年,这一带发生了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农民暴动。鸡毛信联络,一千多锄头兵浩浩荡荡开进了借机盘剥的乡董家,捣燕(乡董严家)子窝,扒王八窟(乡董王家)。狠狠打击了官府豪绅的骄横气焰,全境震惊。蔡门蔡门是一古村落,明清县志上作蔡墓,时属句容乡,今属茅山镇。因“墓”字不吉利,近代改“墓”为“门”,叫蔡门。后村子扩大,分为上蔡门、下蔡门两个自然村。村名的来历,民间有个故事。传说从前有一户人家,老夫妻养了老大、老二两个儿子,老夫妻临闭眼睛之前,老头子把大儿子叫到床面前,塞给他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门口一棵槐,财宝树下埋。安排了老人的后事,兄弟两个就谈分家了。他们家房子四周栽了好几棵槐树,但门前只有一棵,在这个小房子门前,正对着小房子的门。大房子门前没有槐树。老大想,既然是门口一棵槐,那财宝肯定是埋在小房子门口这棵槐树底下。就让老二住大房子,自己住小房子。到了晚上,老大悄悄地拿把锄头,在小房子门口槐树那里挖。挖了半天,也没有挖到财宝。这一年,下大雨,大房子、小房子四周被老大挖呀挖的掏空了,雨水一泡,全倒了。老二的大房子倒了之后,老二就把大房子拆拆,把能用的砖头木料起起,准备再盖房子用。拆到门口,老二看门槛还能用,丢了可惜,就把门槛起出来了,这一起,起出了一坛子财宝。那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