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01914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点这里,看更多经济学资料 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成本最小化及成本曲线第一节 成本的测度1.1 成本的分类(1)沉没成本与固定成本沉没成本也称沉淀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而且无 法收回的成本。固定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支付的成本,与产出水平无关。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固定成本可能包括维持厂房的费用、保险金、暖气费等,无论企业产出水平如何发生变化,这些成本都不会发生变化。(2)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

2、不变成本也称固定成本,是与不变要素相关的成本,与产出水平无关,厂商不论是否生产都必须支付这种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可变成本包括资、奖金、原材料采购费用等,这些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3)平均成本图8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ATC),也可称平均成本、平均经济成本,他是厂商每单位产量的成本,即厂商的总成本除以其产量而得。平均总成本由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构成,即平均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AFC)是指每单位产量的不变成本,即其固定成本除以其总产出。因为不变成本不变,因此平均固定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增加。

3、平均可变成本(AVC)是指每单位产量的可变成本,即厂商可变成本除以其产出水平得到的结果。1.2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M C),也称增量成本,是指因产量的变动的而引起的成本的变动,也可以说是多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由于固定成本不随着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边际成本就是每增加额外的一单位产出所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增加量。所以边际成本可以写成:MC = VC/q = TC/q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图9 边际成本、平均成本曲线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1)在第一个单位的产出水平上,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2)平均成本曲线在最初开始是可能

4、下降的,但最终一定会上升。(3)边际成本曲线先后穿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由于较低的边际成本拉动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下降,而较高的边际成本将拉动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上升,因此在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的左边,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反之在右边,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第二节 成本最小化2.1 成本函数假设存在两种生产要素和,价格分别为和。对于既定的产量,厂商希望找到一个最经济的途径去生产,即成本最小化。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 使得 成本函数度量的是当要素价格为(w1,w2)时,生产y单位产量的最小成本,记作c(w1,w2,y)。假设存在两种生产要素x1和x2。价格分别为

5、w1和w2,既定成本为C,则其成本函数为C = x1 w1 + x2 w2可转化为等成本线是指在给定总成本条件下购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如图10所示。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w1/w2,纵截距为c/w2。同一条等成本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具有相同的成本,并且较高的等成本线具有较高的成本。总成本(投资)增加或减少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平移的变化。如果一种投入要(x1)价格增长或下降,另一种要素要价不变,而且总成本C不变的化,等成本线的斜率将会发生变化。 图10 等成本线2.2 成本最小化成本最小化就是在等产量线上找到某个位于最低的等成本线上的点,使生产成本最小化的要素组合的选择可以通过在等产量线上找

6、出与最低等成本线相切点来决定,如下图7中的A点:图11 成本最小化 如果出现的是角点解,那么此点只要求使用一定数量的一种要素,那么就算不时相切的情况下也同样达到成本最小化。可见成本最小化的条件是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的价格比率:成本最小化的条件满足使最后一单位成本支出所购买的生产要素带来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其数学推导如下:第一种方法当产量保持不变时,生产方式的任意改变(x1,x2)。必定满足:MP1x1 + MP2x2 = 0 (1)如果我们最初处在最小成本的点上,那么这种变动要维持相同的产量水平,那么其成本就不可能降低,则w1x1 + w2x2 0 (2)如果发生这样一种变动(x1,x2),它同样

7、能维持产量水平的不变,因此它也不可能降低成本,则w1x1 w2x2 0 (3)由(2)式和(3)式联立可知: x2/x1 = w1/w2 = MP1/MP2第二种方法为解上述最小化问题,并且用表示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乘法。我们得到它的一阶条件如果知道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那么我们就能够解出要素需求x1*和x2*,它们是关于要素价格w1、w2和产量y的函数。图12 有条件的要素需求我们把这种要素选择记为x1* = x1(w1,w2,y)和x2* = x2(w1,w2,y),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的要素需求或派生的要素需求。它度量的是,在厂商生产某个既定产量y的条件下,价格、产量以及厂商的最优要素使用量之

8、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根据图12中的每一个特定产量下y的成本最小化时对要素1和要素2的需求组合,可以描绘出要素1和要素2的条件需求曲线,如图13所示:图13 要素1与要素2的条件需求曲线解出要素需求x1*和x2*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厂商的成本函数它表示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厂商生产某个产量所需要的最低成本。根据以前的定义,我们知道再根据上述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出 为成本最小化时的边际成本。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对比,我们发现成本最小化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直观上说,厂商总是希望在任何产量水平上都尽可能地压缩成本。如果没有达到成本最小化,那么厂商可以在原来的产量水平上,通过压缩成本来增加利

9、润。2.3 显示的成本最小化 (1)成本最小化的弱公理假定有两组要素价格(w1t,w2t)和(w1s,w2s),与此对应厂商的选择分别为(x1t,x2t)和(x1s,x2s)。假定这两种投入组合能够生产相同的产出量y,且都满足成本最小化,那么我们可知:w1t x1t + w2t x2t w1t x1s + w2t x2s (1) w1s x1s + w2s x2s w1s x1t + w2s x2t (2)如果厂商总是选择成本最小化的方法生产y单位的产量,那么在t时期和s时期选择必然满足上述不等式,这些不等式就称作成本最小化的弱公理(WACM)。(2)厂商行为限制对上面的(2)式进行变形等w1

10、s x1t w2s x2t w1s x1s w2s x2s (3)(1)式 + (3)式可得(w1t w1s)x1t +(w2t w2s)x2t (w1t w1s)x1s +(w2t w2s)x2s (4)整理可得:(w1t w1s)(x1tx1s)+ (w2t w2s)(x2tx2s) 0 (5)即:w1x1 + w2x2 0 (6)在要素价格变动而产量保持不变时,此不等式是对厂商行为变化的限制。如果要素1的价格上涨,而要素2的价格保持不变,则w2等于0,那么可知w1x10。这就意味着厂商对要素1的需求一定会减少,因此有条件的要素需求曲线必定是向下倾斜的。2.4 成本最小化的例子(1)技术完

11、全互补当两种投入要素完全互补时,其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minax1,bx2。 图14 技术完全互补现在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y=min4x1,x2,且厂商面临给定的要素价格w1、w2。我们知道当两种生产要素完全互补的时候,两种要素是按固定比例进行投入生产的,因此可知其等产量曲线一条直角的折线,呈“L”型,如图14所示。因此,他生产y单位的产品,就需要y/4单位的x1和y单位的x2,由此可得出要素1和要素2的条件需求函数分别为x*1(w1,w2,y)=y/4,x*2(w1,w2,y)=y,那么就可以得出总生产成本函数为c(w1,w2,y)= w1y/4+w2y=(w1/4+w2)y。 (2)

12、投入要素完全可替代当两种投入要素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f(x1 ,x2)= x1+x2, 由于要素只可完全替代的,厂商显然会使用价格较低的生产要素。因此当产量为y时,最小成本为w1 y和w2 y较小的一个,因此其生产成本函数为C(w1,w2,y)=min(w1y,w2y) = min(w1,w2)y。第三节 规模报酬与成本厂商生产技术的规模报酬特征决定了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变化如何变化。假定我们的成本最小化的厂商生产 y单位的产品。假定厂商现在产量为2y,平均成本如何变化?对一个产出为正数的厂商而言,生产y产量产品的平均成本为: 我们主要考察在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增这三种情况下

13、企业的总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3.1 规模报酬与平均成本图15 规模报酬与平均成本如图15所示:如果一个的企业的生产技术呈现规模报酬不变,如图A所示,我们看出当其生产投入增加一倍,其产出也是增加一倍,则其总成本也是增加一倍,则其平均成本也是保持不变的。如果一个企业的技术生产呈现规模报酬递减,如图B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当期当期要素投入增加一倍的时候,其产出水平增加量是要小于1倍的,那么根据平均成本函数可以显示,平均成本是要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变大,即总成本增加超过一倍、平均成本递增。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呈现规模报酬递增,如图C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当期当期要素投入增加一倍的时候,其产出水平增加量是

14、大于于1倍的,那么根据平均成本函数可以显示,平均成本是要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小的,即总成本增加超过一倍、平均成本递减。3.2 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我们在后面的内容当中会经常的涉及到成本不变的内容,而我们所说的成本不变行业就是指平均成本不变的行业,而所谓的成本递增行业或者成本递减行业就是所谓的平均成本递增或递减,如图16所示。图16 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那么反过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平均成本不变,就可判断该家企业是规模报酬是不变的呢?如图17所示:图17 平均成本不变、递增、递减在A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的平均成本是递增的,即AC(2y)AC(y),原因在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大于产量增加的幅度,对应着规模报酬递减。在B图中体现的是一家生产的平均成本函数递减的行业,即AC(2y)AC(y),表现在成本增加的幅度要小于产量增加的幅度,对应着规模报酬递增。在C 图中,可以看出该家企业的平均成本时不变的,即AC(2y)=AC(y),成本增加的幅度等于产量增加的幅度,对应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第四节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