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0088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和谐校园视野中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孙宁玲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摘 要: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要把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关注人格教育。切忌把德育对象“物化”和德育形式“单一化 ”。要积极倡导德育关怀,开启学生心灵,坚持德育实践,培养优秀品德。不断 转变 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和途径。关键词: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德育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如何全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指导思想

2、,科学把握德育规律,努力创新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的课题。一、 和谐校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是以学校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涵义简要说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的肯定。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强调尊重人、发展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以人为本是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3、和谐校园中的以人为本,从学校的培养目标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切为了学生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指在培养学生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使学生能动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指每一个人的各种潜能(如智力、体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等)的最大释放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意志与情感达到一种自由、完美的境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学校教2育所造就的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智力上获得提高,掌握足够的科技文化知识,从而具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而且还要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在精神上获得完善和提升,使学生的意志、情感、道德、品质等达到较

4、为完美的境界,从而成为意志坚定、道德高尚的人。学校所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其二元性的统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往往比较偏重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忽视对学生的高尚精神的培养,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道德滑坡、心理扭曲、追求享乐、利己主义甚是违法犯罪等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种。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构建理念的基本诉求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人全面发展所要求的品德培养和灵魂塑造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来,甚至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给我们提出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把它作为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教育目的。坚持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现实社会客观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同时,又努力使他们成

5、为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趣,心理品质健康、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人。否则,我们有可能会在培养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同时,出现被教育者的人文素质匮乏、理想信念丢失、人格心理扭曲、价值取向改变等,这将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要求相悖,也丢弃了和谐校园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层要义,是实现受教育者的能动地发展。即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把他们当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而和谐校园的建设会给学生提供这种平台。因为第一,和谐校园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生活和身体的成

6、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能够使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潜能和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展示和调动。第二,和谐校园平等公正、民主治校。在良性机制运转下,能够做到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平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利益,进而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学校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决策程序以及多种思想碰撞、学术自由、百家争鸣,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此氛围中展示才华,自由发展。第三,和谐校园诚信友爱,关系融洽,环境优雅。高度重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创新、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相互尊重、教学相长、民主自由3的教风学风;平等友爱、宽容理解、诚信和睦的人

7、际关系;自然人文、整洁美丽、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等,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和谐校园学生全面发展、能动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基点。二、 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校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让德育回归到人的本体上来,以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重视人的价值和思想尊严,尊重人的主体个性和自由平等权利,关注人的整体素质,崇尚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包括以下几点基本要义:1、尊重主体个性。民主法治、平等公正是和谐校园的特征,也是和谐校园视野

8、中对德育的根本要求。树立正确的民主、平等的观念,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他们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鼓励他们用理智、客观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它要求教育者加强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激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主动性。善于找出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进步,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个性品质在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发挥,使每个主体都能体现其一定的自身价值。2、关注人格教育。以人为本的德育尤其关注人格教育。人格不仅包括人的生理特点,还包括人的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和审美等多方面内容。以人为本的德育更加注重学生“情商”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9、,情商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品质。高情商意味着拥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融洽的人际关系、乐观的人生态度。人文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和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个体。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情绪、想象力和个性特征的培养,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判断和处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塑造出完美的人格。德育工作是从“知”开始转化为“行”的,学生只有形成高尚的人格,才能产生从事各种活动的动机和内驱力。3、培养创新意识。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要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10、学校德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学生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知、求新、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有了创新意识,人才可以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发现新事物,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思想。没有创新的精神,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理想人格主体。4、重视实践活动。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要求根据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变被动德育为主动的德育。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是靠灌输传授形成的,只有在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通过自我选择和自我体验,经过自我内化的过程方能形成。因此4以人为

11、本的德育理念要求我们彻底转变过去那种以管制型和灌输型为主的德育模式,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三、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德育创新机制1、德育观念创新。观念是实践的先导,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和新思维的确立,具体表现在:一要转变把德育对象“物化”的观念。传统德育一方面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即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这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器的德育是非道德、物性

12、化德育,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物而不是能动的人来看待,难以培养和塑造出高尚道德人格。德育应该是对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学生如果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那么本该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就会变成对规范的盲目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使德育失去其鲜活的生命力。要走出这一悖论所造成的现实困境,必须改变传统德育“目中无人”,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向人性化德育的转化。二要转变把德育目标“理想化”的观念。传统德育不乏响亮的教育目标,如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等,这种纯而又纯、高而又高的目标往往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距离,使学生难以产生认同感

13、。德性的成长是具体的、具有阶段性的,必须注重德育的过程及其效果。传统德育目标定位的理想化,造成忽视了德育终极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差异,从而使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内容及教育者的组织、启发、引导与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和实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此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提高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以往只重目的、忽视过程的观念,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从强调目的性的德育向重视过程性德育的转化。三要转变把德育内容层次“单一化”的观念。当代大学生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社会氛围中,接受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在这一开放和变革的社会大环境下,传统的灌输性教育和单一的德

14、育目标就显得脆弱和苍白。必须转变道把单纯的德育知识教育作为德育的全部内容的观念。应该认识到,道德知识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把德育等同于开设德育课程,进行道德价值观的传授和灌输,忽视道德价值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实践环节,会使学校德育的实效大打折扣。道德价值观念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离不开道德实践。可以说,在完整的德育意义上,道德实践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因为离开了道德实践,德育的效果将无从检验,道德价值也无从落实,从而成为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2、德育内容创新。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必须适应新时期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创新德育内容。

15、首先,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避免“高谈阔论”,使这种教育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为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还要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思想和行为,5指导他们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道德现象,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其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

16、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要收到实效,应该使之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还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其三,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在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所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将道德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内容加以扩展,如在科学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网络道德、生态道德等领域具体地加以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其四,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人文选修课的比例,在第二课堂中要广泛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