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81286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画一画1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方格纸上描出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认识正比例图像的特征。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方格纸 教学时间:1课时(一)复习活动一:判断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1.每行人数一定,总人数和行数。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3.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6.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7.正方

2、形的边长与周长。8.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9.圆的半径与周长。10.圆的面积与半径。11.什么样的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二)新课活动二:探索一个数与它的5倍之间的关系。1师:我说出一个数,请你快速说出它的5倍的数是多少? 板书: 一个数 这个数的5倍 1 5 2 10 3 15 4 20问:你能说说一个数和另一个数之间的关系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5倍;这两个变量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问:为什么说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呢?(因为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增加,另一个也增加,而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所以这两个变量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2 动手画正比例图象师:根据你

3、前面的学习,你能猜一猜正比例图象会是什么样的吗?(一条直线)同学说的对不对呢?好,大家动手画一画。(1) 把p22页的表格填完整,想一想坐标系中的各点分别表示什么(如:最上面的点表示10的5倍是50)(2) 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正比例图象确实是一条直线。(3) 利用上图,把下表填完整。一个数2.510.5这个数的5倍355560师:先看图估计,再通过计算进行比较。(三)作业1、完成“练一练”各题。(1) 小组讨论: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2) 集体汇报交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明。师小结: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扩大几倍,与圆的面积扩大的倍数不同,所

4、以它们不成正比例。(3) 思考:那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2运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 独立探索。(2) 小组交流。每人所需的乘船费用没有变化;乘船费用与人数成正比例;所有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积极交流。(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拓展作业设计:一根钢管,它的外直径是6厘米,内直径是4厘米,长20厘米,求这段钢管的表面积?在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10厘米的木头的一个底面,垂直打通一个直径4厘米的洞,现在这段木头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板书设计:画一画正比例的图像: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数的5倍(注意:原点是实心还是空心画图像时要注

5、意)课堂作业重难点题目解析:第1题画图时,要让学生注意从原点出发课题: 画一画2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2.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教学难点:1、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2、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1课时(一)练习活动三:试一试。1.在下图中描点,表示第20页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2.思考;连

6、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二)活动四:练一练。1.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教师讲解:因为圆的面积和半径的比值不是一个常数。2.乘船的人数与所付船费为:(数据见书上)(1)将书上的图补充完整。(2)说说哪个量没有变?(3)乘船人数与船费有什么关系?(4)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每人所需的乘船费用没有变化。乘船费用与人数成正比例。所有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3.回答下列问题:(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2)根据右图,先估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算。(3)直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实际计算值为( )。(4)直径为15厘米的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7、,实际计算值为( )。4.把下表填写完整。试着在第一题的图上描点,并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表格见书上)所有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5运用提高。(一)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师:请同学们先看一个例子。汽车的速度一定,行使路程和时间。速度=,速度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所以汽车行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1、 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一定,加工零件的总个数和加工所需要的时间。2、 黄豆的出油率一定,榨出黄豆油的重量和所需黄豆的重量。3、 每辆卡车的载重量一定,运送货物的总吨数和所需的车数。4、 装订每个练习本所用纸的张数一定,装订的本数和所需纸的总张数。5、 圆的周长与直径。6、 圆

8、的面积与半径。7、 圆柱体的高一定,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面积。8、 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棱长。6下面每道题中的三种量,在哪重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成正比例。1)、比的前项、后项、比值。2)、糖果的单价、数量、总价。(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拓展作业设计: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是5:2,甲容器的水深10厘米,乙容器的水深15厘米,要使两个容器内水的体积相等。应该从甲容器倒出多少厘米深的水给乙容器?一匹布被卷成一个空心圆柱(卷得很紧,不计空隙),这种布的厚度为0.4毫米,卷成的空心圆柱的外直径是28厘米,内直径是12厘米。这卷布有多长?板书设计:画一画判断画一画课堂作业重难点题目解析:画正比

9、例图像时,提醒学生从原点出发,并且注意是实心还是空心。课题:观察与探究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2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难点:动手操作,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长(X)与宽(Y)这两个变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揭题:这节课我们用图表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3、将图形补充完成。4、回答问题:(1)图中的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吗?(2)把图中的点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起来。(3)长和宽是怎样变化

10、的?有什么规律?长扩大,宽缩小,相对应的长和宽的乘积是24。关系式:长宽=长方形面积(一定)我们可以用图示来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判断是否加深知识点。如果学生掌握的好,可以指出我们所画的图示就是反比例数y=kx的图像。5、自己找一些反比例的例子,并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用图表示其中的反比例关系二、课堂小结通过解决问题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三、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P10教材设置观察与探究这一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示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进一步认识反比例。由于上节课教学时教师有意识渗透反比例图像,学生对反比例的图象已有认识,因此当学生根据已有数据判断出两个变

11、量成反比例,教师进而让学生猜测,如果画出图像会怎样时,好多同学都说是一条曲线。从课堂学生画图情况反馈,全班同学都能根据已知数据画出图像。拓展作业设计:有长短两支蜡烛,(相同时间中燃烧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之和为50厘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恰好是长蜡烛的一半,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小明到商店买红、黑两种笔共66支,红笔每支定价5元,黑笔每支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较多,商店就给予优惠,红笔按定价的85%付钱,黑笔按定价的80%付钱,如果他付的钱比按定价少付了18%,那么他买了红笔多少支?板书设计: 反比例长扩大,宽缩小,相对应的长和宽的乘积是24

12、。关系式:长宽=长方形面积(一定)我们可以用图示来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课堂作业重难点题目解析:课题: 练习二 (1) 修改意见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掌握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思考方法。2.使学生通过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不同领域的数学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课时安排:1教学准备:教 具: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问题引入,回顾再现。师: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二单元的学习,说说我们这个单元共学习了几个概念?板书:

13、正比例 反比例 比例尺1、分别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正比例和反比例k(一定)或xyk(一定)2问: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联系: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区别:成正比例的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减少);成反比例的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增加)。3什么是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应注意哪些问题?4出示下列题目让学生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课件显示)(1)每天看书页数一定,天数和看书的总页数。(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3)分数的值大小一定,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差一定,被减数与减数。(5)一批煤,天数和每天烧煤的吨数。(6)正方形的周长和连长。(7)小丽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和所花的时间(8)我们班视力正常的人数与近视人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量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1)当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成什么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