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80861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外观篇)2011年11月16日 14:07 来源:爱卡汽车 导读:面对车辆配置表中的各种陌生的参数和配置,新手们可能会感到摸不着头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北京实施了各种各样的限购、限行政策,却依然无法阻挡广大消费者购车的热情。但对于刚刚拿到驾照或者与汽车接触不多的新手来说,面对车辆配置表中的各种陌生的参数和配置可能会感到摸不着头脑。而这些参数恰恰又是反应车辆信息的重要参考,也是购买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爱卡特意为想要购车但对汽车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准备以下文章,通过外观、配置和性能参数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希望帮助大家更精明地

2、选择购车。 车身尺寸车身尺寸是反应车型车身大小的重要参考信息之一,一般用长、宽、高表示,单位为毫米(mm)。以下图为例,车辆长度为4854mm,宽度为1886mm(一般包含外部反光镜),车高为1495mm。 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车辆前轮轴中心与后轮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轴距越短车内空间和转弯半径(车辆以最大转向角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空间)越小,车辆更灵活、易于操控;轴距越长,车辆更加稳重、舒适,车内空间和转弯半径更大,但一定程度上影像车辆灵活性。需要注意的是,车辆尺寸大小并不能一定与车内空间有直接联系。受车内、车外

3、设计、轴距、悬挂等因素影像,即使车身尺寸相同的两辆车也有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车内尺寸。因此并不是外形尺寸越大的车就越舒适,消费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驾驶习惯的车辆。 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同样以毫米(mm)作为单位。一般而言,轮距越宽车辆越稳定。根据不同车型,前后轮距尺寸有可能相同或不同。一般常用的车身尺寸如上都有包含,但一些SUV或越野车型中还会提到接近角、离去角、以及最小离地间隔等数据。 所谓接近角是指在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离去角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后端突出点向后车轮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或者说汽车后部离开障碍物时,在不发生碰撞

4、情况下的通过能力。而最小离地间隔是汽车在满载情况下,底盘最突出部位与水平地面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地面的能力。理论上接近角、离去角和最小离地间隔越大,车辆的通过能力越强,但同时还需要配有强大的动力和扎实的底盘作为支持。 车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汽车一般由前大灯、尾灯、转向灯和雾灯组成,近年来为了提高车辆和行人安全,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增加LED组成的日间行车灯(DRL)这项新配置。大灯通常集成示宽灯、远光灯、近光灯和转向灯,部分车型的前雾灯也集成在大灯内。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形式主要有卤素灯和HID氙气大灯两种。近年来LED车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今年推出的奥迪A8

5、L旗舰版则全部采用LED灯组代替传统结构的前大灯,在降低能耗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满足传统大灯所提供的照明功能。 卤素灯是充有溴碘等卤族元素或卤化物的钨灯,也叫卤钨灯,是一种特殊的白炽灯。卤素灯比传统白炽灯更亮、使用寿命更长,灯光发白发黄,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低档车型中。卤素大灯分两种形式,可以单独或配合透镜使用,因此带透镜的不一定都是氙气灯哦! HID氙气大灯则是指内部充满包括氙气在内的惰性气体混合体的高压气体放电灯。与卤素灯不同,氙气灯没有灯丝,灯管里只有一个气体发光点,灯光呈青蓝色,比卤素灯更亮、耗能更小、寿命更长,成本较高,目前多见于中高档车型。 部分中高档车型还将前大灯配

6、合随动转向功能一起使用,即大灯的透镜由电机驱动,能够根据行车速度、转向角度等自动调节大灯的偏转,照亮转弯时内侧的盲区,增强夜间行车安全系数。有些车型的弯道辅助照明功能与前雾灯配合使用,即车辆向左或向右转弯时,车辆会自动开启转向方向一侧的前雾灯进行辅助照明,待车辆回正时雾灯自动熄灭。 一般车辆的尾灯则集成了刹车灯、示宽灯、倒车灯、转向灯和后雾灯。刹车灯的形式主要有钨丝灯泡和LED灯两种形式。钨丝灯安装、维修方便,成本较低,但寿命不如LED优秀,反应速度和亮度也没有LED出色。LED尾灯更亮、穿透力更强,同时能耗更低,反应速度和寿命均比普通钨丝灯强,逐渐将成为未来汽车照明领域的一种通用趋势。 雾灯

7、主要用于雨雾天气中的照明功能,一般位于车辆的前保险杠较低位置以及后尾灯附近。除部分低端车型以外,目前大多数车型都配备了前后雾灯。雾灯的聚光和穿透能力更强,可以帮助驾驶员在能见度低的天气中增强路面照明效果,同时使前后车辆能够更容易识别驾驶员所在车辆位置,提高安全系数。一般的雾灯由卤素灯泡构成,部分车型前雾灯采用卤素灯泡加透镜的形式出现。由于近年来LED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奔驰、大众等厂商纷纷为新车型配备高亮LED组成的日间行车灯以代替传统雾灯,无论从外观、能耗、能见度上效果都更好。 轮胎轮胎是汽车正常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轮胎的尺寸与质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整体性能。仔细观察,不难

8、发现一般的汽车轮胎上都会有一行数字和字母分别表示轮胎的尺寸和性能参数。以下图为例,轮胎上的标记为195/50 R16 88V。“195”表示轮胎宽度,单位为毫米(mm),即轮胎为195mm宽。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车胎越宽摩擦力越大,抓地性也越强,但油耗和负荷也越大,车辆加速度会受一定影响;“50”代表轮胎扁平率,即胎宽与胎高的比例,扁平率数值越低,车胎越扁越薄,行驶稳定性更高,但轮胎受撞击更易产生鼓包或划伤;字母“R”代表轮胎采用子午线结构;“16”表示轮毂(轮圈)直径尺寸为16英寸;“88”代表轮胎最大载重量,参照轮胎载重指数对照表(百度或谷歌一下就能找到),相对应的载重量为560kg;最

9、后的字母“V”代表轮胎最大安全速度,同样参照轮胎速度等级表相应的安全速度为240km/h。 轮毂轮毂又称轮圈,是支撑轮胎并与车轴相连的圆桶形部件,通常有钢制和铝合金两种形式。钢制轮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钢圈,成本低、可大量生产是其主要优点,但重量大且不太美观,常见于在低配车型或备胎。为确保散热,一般钢圈会在轮毂周围留有一圈散热孔。钢制轮毂外侧通常会罩有一个塑料盖模仿普通铝合金轮毂的样式以保持美观。 铝合金轮毂由铝、铁、镁等金属混合制成,重量更轻、更美观,有各种样式和颜色可供选择,散热效果更强,成本也相对更高一些,成为中高档车和改装车的必选。如自行更换更大或更小的轮毂时,需要同时更换相应尺寸的配套

10、轮胎。无论是钢圈还是铝合金轮圈,中央都有4-5颗环绕的固定螺丝与车轴连接,一般来说螺丝数量越多越稳定越可靠,但也和轮毂尺寸有关。4颗螺丝对小尺寸的轮毂来说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配置篇)2011年11月18日 15:07 来源:爱卡汽车 导读:本期从配置方面出发,探讨一些重要配置的意义及功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配置表。 上期文章中我们从外观方面对车辆进行了一系列解读分析(相关阅读:新手必看!读懂配置表(外观篇)),本期我们将从配置方面出发,探讨一些重要配置的意义以及功能,进一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车辆配置表中的信息。车辆配置基本可分为两部分:安全配置和功能配置,以下我们将

11、分别作介绍。安全配置安全配置包括主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所谓主动安全配置是指能够帮助车辆和驾驶员主动有效预防并避免事故发生的配置,例如常见的ABS防抱死刹车等。被动安全配置指不能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而一旦事故发生时将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保护车辆和人身安全的配置,例如安全气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主动安全配置日益完备并逐渐智能化。以下的表格中汇集目前常见的主动安全配置,虽然不同厂商之间对配置的称呼略有不同,但工作原理都基本相同。【常见主动安全配置】ABS(防抱死刹车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迅速点刹防止车轮在急刹车时抱死失控,保持车辆在急刹时的正常转向,减少刹车距离EBD(电子制

12、动力分配):制动瞬间计算出每个车轮的摩擦力数值,并将合理的刹车力度分配到每个制动器上,保证车辆在刹车时的平稳和安全EBA/EVA(刹车辅助):通过传感器探测分辨车辆是否处于紧急刹车状态,在紧急情况下瞬间提供最大的刹车力辅助达到最强刹车效果ESP/DSC/VSA(电子稳定程序):通过控制车轮转速达到稳定车辆的目的,转向过度时减慢外侧车轮来稳定车辆;转向不足时减慢内侧车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TCS/ASR(牵引力控制):一旦系统发现某车轮处于打滑状态,便会迅速调节该车轮的输出扭矩,同时启动ABS对打滑的驱动轮进行适当制动,以平衡每个车轮的抓地力LCA/BLIS(变道辅助系统):通过左右后视镜的传感器探

13、测车辆盲区内是否有障碍物并通过指示灯形式告知驾驶员,提高并线时的安全系数TPMS(胎压监测):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ACC(自适应巡航):通过前方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油门、刹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设定距离并自动跟车自动刹车:通过车辆前方传感器探测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安全距离并在必要时自动辅助制动雷达/倒车影像:通过前后传感器探测车辆与障碍物的位置并以声音或影像式呈现给驾驶员驾驶员安全监控系统:驾驶员面前的摄像头将实时监控驾驶员的瞳孔反应和驾驶行为并于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如有异常将随时提醒或警告驾驶员 说完了主动安全,让我们再来看看被动安全配置有哪些。除了拥有美观的

14、外形、舒适的空间之外,一辆安全的汽车还需要拥有结实的车身结构。现代的汽车一般使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在遇到撞击时车身前部可以有效吸收并缓冲撞击力而且保持驾驶舱整体不严重变形。需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并不是车身越重、越结实的车就一定安全,或车身轻的汽车就一定不安全。关键还要看车体的选用材料和应对碰撞的综合能力,另外驾驶员本身的驾驶习惯和安全意识也很重要。 早在于1902年,安全带就首次被运用到汽车上并一直沿用至今。原因很简单,据数据统计,安全带是目前汽车上最有效的安全装置。与气囊配合使用,可降低40%-50%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安全带成本低、简单易用,因此无论低端或高端车型都配备有三点式安全带。随着

15、科技的发展,预紧式安全带自上世纪末也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预紧式安全带就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仅次于安全带,安全气囊恐怕是目前应用于汽车的第二大被动安全措施了。当汽车与障碍物碰撞后,称为一次碰撞,而乘员因惯性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时称为二次碰撞。车辆传感器在探测到第一次碰撞后、第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充满气体的气垫,为驾驶员及乘员提供缓冲从而减少撞击对乘员的伤害。上世纪90年代,气囊就普遍应用于汽车领域,而目前安全气囊已经变成大部分汽车的标准配置。但由于气囊充气和弹出速度较大,瞬间弹开速度可达320km/h,很容易对乘员造成额外伤害,因此保持正确的坐姿以及配合安全带一起使用成为保证安全的必要条件。为了弥补这个缺陷,部分厂商在其新产品上安装了可根据碰撞程度瞬间自动调整充气量和弹出速度的智能安全气囊,更好地保护驾乘人员。 安全气囊可以被安置的位置很多,最常见的是装备在驾驶员和副驾驶的正前方。一些中高档车辆为了提高安全性和整体档次,还在车辆内部两侧加入了侧安全气囊,前后排头部位置增设头部安全气帘,甚至在驾驶员膝盖位置加装膝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全面充气开启,为车内人员提供全方位保护。一般汽车的安全气囊数量有2-8个不等,具体视乎车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