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98065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任鹏杰定稿未改版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研究论文选题与写作第一章 当代历史教育研究的概况第一节 认识历史教育研究的重大意义任鹏杰我们开门见山就谈历史教育研究的重大意义,可是“意义缺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当前背景”(热罗姆班德主编价值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前言 7)。洞察现实,扪心自问,这样一种悲剧性背景,不也是历史教育研究正在面临的背景吗?“意义缺失”了,这或许恰恰是我们追寻意义的理由和动机所在。教育所做的事,毫无疑问,应该是有意义的事。凸显历史教育的意义,历史教育研究的助推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历史教育研究必须凸显本身的意义。明乎此,我们认识历史教育研究的重大意义,就会有很多视角。这里选几个重要的方面

2、,谈谈看法。一、研究是用书面形式思考,促进个人专业成熟发展梁启超说得好: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则陋。他在论学术势力左右世界一文中尖锐地发问,亘万古,袤九垓,人类所栖息之世界,最广被而最经久的势力,何物乎?是亚历山大之狮吼于西方、成吉思汗之龙腾于东土那样的威力?是梅特涅执牛耳于澳大利、拿破仑第三弄政柄于法兰西那样的权术?不是,都不是。那么,“天地间独一无二之大势力”究竟何在呢?梁启超一针见血说:“曰智慧而已矣,学术而已矣。”他非常诚恳地敬告我国学者,为何放着“左右世界之力而不用之”?(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吴松,卢云昆,王文光,段炳昌,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85,288)历史教

3、育研究无疑是影响世界的学术巨力之一。况且,国与人一样,靠物质财富可逞一时之能,但你在世界上有没有发言权、能否赢得尊重的根本因素,却取决于教育文化学术的软实力,毋宁说这“软实力”就是最大的“硬实力” 。同理,历史教师要深受人们欢迎和尊重,就得有学术建树和教学智慧,而不是不学无术。毫无疑问,学术研究是历史教师胜任力的源泉所在,是走向个人专业成熟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义地看,每一位历史教师几乎每天都在做研究:上课前要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搜集整理教学资料,思考撰写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教学之后还得对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评鉴和反思,如此等等。不过,狭义地看,这类研究更多地只是围绕课堂教学所采取的一种按部就班的行为

4、,严格地说还称不上真正的学术研究。真正的历史教育研究,是一种以书面为主要思考形式、要求更高的学术行2为,这是指其研究成果应反映历史教师个人独特的创造性智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东西。很多历史教师的经验表明,凡善于做书面形式思考者,专业发展就容易趋向成熟,他们正是靠研究与写作,获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一,研究敦促你善意怀疑所读所知。历史记载本身很复杂,历史教研成果亦呈良莠混杂局面。研究与写作首先要做的是确定选题,这就敦促你必须善意地怀疑你阅读过的所有研究成果和各种学术观点,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选出有研究价值者作为选题。这种善意怀疑,意味着独立认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当然是教师专业成熟发展必备的

5、基本能力。第二,研究敦促你清晰整理记忆资料。收集资料是研究所必需,但如果没有研究的促进,你就可能懒于整理资料,久而久之这些凌乱的资料就丧失了应用价值。做研究意味着把资料理出来、写出来,敦促你一定要按历史教研计划拟订写作提纲,按照提纲逐条列举原始资料、清晰整理研究概述、记述教学现场实况、记录资料和数据的出处等等。大多数人的经验是,有些资料往往记不住、甚至有时会记错,一旦投入研究与写作,去着手整理资料,就会记住大部分资料,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专业财富。第三,研究敦促你了解理解不同观点。人们关于历史教育的观点同异互见,在构思自己新的研究与写作安排时,你肯定不能无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各种重要观点。了解得多,

6、就理解得透。从中你会发现新的关联和复杂性,敦促你用新的方式重新梳理你的研究设想与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而开阔学术视野,丰富自己的思考,理解和确知自己研究与写作的意义所在。第四,研究敦促你分辨出你的新观点。研究与写作,是把头脑中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变成文字,敦促你把自己的思想晒在太阳下,让人看上去有逻辑、有层次,既接受自己的进一步审查,也接受公众的辨别,你由此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自己的思想是否成熟,能够从混乱的思维中,快速地将自己特定的观点辨别分离出来,知道自己必须要廓清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可以思考的东西究竟是何物、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观点,而不是糊里糊涂、不晓得自己该说些什么。第五,研究敦促

7、你严格公正思考问题。教研与写作意味着自己思想的广而告之,公开接受读者的评判和反馈,换言之,教研与写作是用公众期待的方式表达你的思想,是以别人的标准和价值来检验你的思想,这就敦促你在研究与写作上绝对不能自以为是,而是应该更高标准、更严格地要求自己,考虑和照顾别人的期待,逼迫自己思考问题更仔细、更严谨,既严格公正地看待问题、调和不同观点、避免教研与写作的纰漏,又充分显露而不是遗漏自己珍贵的思想和观点。这种好处,细细想来,的确是其他形式给不了的。其实,研究与写作这种书面形式的思考,在促进历史教师专业趋向成熟发展方面的好处远不止上述几条,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另列题眼分述于后。二、好的研究紧扣正在做的,

8、服务历史教学工作实践人们或许赞同这一看法:对历史教育所做的任何一种研究,只有深切关乎我们正在投入的活动,深切关乎我们在正在做的事,帮助我们做好正在做的历史教育实践,就不仅找着了研究意义的落脚点,而且找着了研究意义最大化的契机。反过来说,任何一种对历史教育的研究,倘若无助于我们正在做的历史教育,无论怎么看,都碰触不到意义的内核。不是历史教育研究没有意义,而是3这种忽略了实践的研究,无异于没有根基的飘萍,被动漂浮在人类意识的汪洋大海里,找不到可靠的栖息地。其实,公众和历史教师群体所期待的,不只是你把资料聚集起来告知他们,还希望你以研究报告的方式能够与他们建立对话关系,解决共同面临的历史教育实践难题

9、。实践难题,是指那些有可能导致令人沮丧后果、造成工作损失而你又不情愿发生的问题。面对难题,人们总要纠结“该怎么办呢”?如果你在此时提供了“怎么办”的难题解决方案,那就犹如雪中送炭。公众渴望的,理应是你所渴望和选择研究的关键所在。不过要提醒一下,你研究与写作所关注的实践难题,不应是众所周知的“大”问题,应是大家心里都渴望而想要追究的小问题。所谓小问题,正是实践中困惑着人们的一个个具体问题。研究这些小问题,为化解实践困惑提供行之有效的答案或方案,就是实实在在地为历史教学工作实践服务,直接而真实地凸显历史教育研究的意义。毋庸讳言,研究实践难题,本是难事,难就难在,这些难题让人棘手、厌烦、郁闷、痛苦。

10、没有担当感的人会躲着难题走,他们所做的所谓研究与写作,往往与我们正面临的历史教育实践难题无关,把自欺欺人的骗术当成学术。 问题不止于此。追求学术的量化,几乎是我们时代全世界的通病。太多的人相信学术只是为了谋职和晋级,因而写书、写文章的人比读书、读文章的人还多,著作泛滥的另一面是废话连篇。这种状况,正如美国学者林赛沃特斯在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一书中所尖锐指出的那样,致世界于“群愚” ,是“希望的敌人”!(美林赛沃特斯.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M. 王小莹,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9,84)这种悲剧,也发生在历史教育研究中。人们看到,困扰历史

11、教育实践的难题很少有人理会,人人都心知肚明的那些并不是问题或难题的东西,却被做着大量无病呻吟式的“研究” ,不过发表“正确的废话”罢了,你虽然很难从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会对此愤愤不平、骂骂咧咧,但真正轮到你做研究,也同样不肯下功夫,同样沦落。舍不得投入历史教育的“深海探索” ,而是始终徘徊在研究的浅滩或边缘,怎么可能拥有智慧和能力,在历史教育实践中游刃有余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千万别忘了,做真正的历史教育研究,应该切入正在做的历史教学,实实在在服务于历史教育工作实践。倘不是这样,就应该反省和改正。三、研究历史意识和历史观,洞察反思人类经验教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思想和理论不重要,

12、而是恰恰相反。谁能断言,不存在指导仍会有真正好的历史教育?事实上,任何实践,都不可能是非指导性的。没有对实践的反思和指导,就不会有实践智慧。著名思想大师西蒙娜薇依说得好:“教育不管是以孩子还是成人、个体还是民族、甚至是自我作为对象都在于激起推动力。 ”这种推动力之源,其实不在别处,恰在思想。思想能够“指出一个方向” , “引导人性” , “告诉人们这是有利的、这是必须的、这是善的” 。她甚至认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学4科教育,只有历史教育。 (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 【法】西蒙娜薇依/著,徐卫翔/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3:161-163,201)是什么让历史教育变得如此重

13、要?正是思想,是历史教育用历史意识和历史观教给了人洞察世事的思考方式,教人懂得“思考如何思考” (杰罗姆布鲁纳文化、思想与教育,见环境与课程P257),教人懂得“思考如何行动” 。一言以蔽之,就是历史教育能够给人以思考和实践的推动力。研究和用好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就是要激起这种推动力。历史意识反对任何想当然,历史观反对一切愚蠢,历史教师塑造专业身份、赢得自尊和自信的根本,其实就在这里。因为,你在历史课堂内外的各种场合所说的、所做的,倘若体现不出足够专业的历史意识和足够智慧的历史观,人们就不认为你有水平,就不认为你是内行的学科教育专家。什么是“历史意识”?无法展开论述,根据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等史学家

14、的观点,简述几个重点:第一,历史是供人们反思人类、认识自我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反思,我们才感到历史是存在的,才发现“过去”的好多东西“现在”还活着。第二,历史的存在至为复杂,人们总是感到,我们的“现在”生活,包括思想、信念和行动,不是被历史推动着,就是被历史限制着。第三,正是因为存在着历史的推动力或限制力,我们才必须尊重历史,对历史进行认真客观的认识、理解和研究,绝不能想当然、自以为是地对待历史。第四,尊重历史,首先是尊重事实,去“发现”历史而非“发明”历史,尤其不可主观臆断,用“现在”去解释“过去” ,苛求、歪曲、抹杀历史。第五,评价历史,应置于历史背景中,而不是脱离背景,虽然历史教育需要借

15、助充分的情境想像,但这种想像应该重在帮助理解,而不是妄下结论。第六,人的“现在”方向感,来自对历史发展路向的判断,意识到历史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正确的走向和出路在哪里,须在历史复杂的动态变化中去辨认。这就是历史意识。很遗憾,随意解读历史、没有历史意识做支撑的历史课,包括历史研究,现在比比皆是。正如法国学者施韦泽批评说, “所谓历史意识,在这个词汇的最好的意义上,指对发生于遥远和近来的事实持批判的客观态度” ,但是如今,人们往往“并不具有摆脱意见和利益的能力” , “最为丰富的知识和最为严重的偏见结合在一起” 。他还尖锐地说, “历史学家没有成为教育者没有承担起由此也许能够真正为文化服务的任务”

16、。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 .陈泽环,译.上海:世 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6)丧失历史意识,从而忘记历史教育使命,当代人就只会糟践历史,变得目光短浅者,甚至是睁眼瞎。人们几乎只是本能地拥有一种意识现实意识,5“用现在替代过去” ,通过滥用历史“来肯定自己”的现实需要,自我陶醉,自我欺骗,从不借助真正有价值的历史经验教训来反省自己的功罪。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 .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6-67)再看历史观,它与历史意识一样,是智慧的源泉。用不很恰当的俗话说,历史观就是“观历史”的视野、眼目、角度、方法和理论。众所周知,时下风行于历史教育课题中的史观非常多,除了唯物史观之外,还有生产力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生态史观、后现代史观等等。厘清这些史观的异同不是本书的任务,这里只是想提醒人们,各种新的历史观,各有其长处,但没有一种可以取代一切。这样说的意思是,历史观如果只是认识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