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精彩课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7967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现精彩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展现精彩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展现精彩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展现精彩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展现精彩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展现精彩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现精彩课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教学细节 展现精彩课堂摘要: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师与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运用课堂时间发挥最精彩的课堂,是教师们力求发展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运用课堂中的细节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探讨。关键词:教学细节 精彩课堂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习惯养成的主渠道,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只有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方能成就精彩课堂。在捕捉教学细节上,反映着教师的睿智和思想。在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我们对一些教学细节常常视之如敝履,弃之如沙石,多次熟视而不见,常常忽略不计,其实忽视细节是教学资源

2、的一种“浪费”。好的“小细节”凝聚着老师的课堂智慧,是一个老师课堂教学功力的体现。这些细节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能起到推动课堂向纵深发展的作用,也能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在课堂上尽展课堂之精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位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要具备捕捉课堂稍纵即逝的机会,运用熟练的引导方法和教学策略来驾驭活跃的课堂,教学才会那样充满饱满,那样激情铁宕,那样隽永秀丽。一 、精彩课堂源于适时鼓励水本无华,因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因相击而火花,课堂平常,因相激而生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宽容学生的个性,更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学生经常提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视角

3、,不一样观点,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结论。教师不应当以自己既定的教学程序以及思维模式、思想结论去“规范”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而应当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创造的智慧火花往往蕴藏在各种古怪貌似幼稚的问题之中。一个好的“鼓励” 就是让“无华之水”生出“涟漪”的和风,就是让“无光之石”生出“火花”的外力,就是能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击打出来的教学智慧。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对于他喜欢的学科会积极投入大量的学习时间,而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会出现漠然甚至厌恶的情绪。若教师在课堂上抓住良好契机,让学生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热情。细节1:学生,平时上

4、课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学习不强,若注意力集中,则反应很快。一次,一堂新授课上,学习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其中有一道解答题: 若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是5,求另一个根及m的值。当时,多数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把代入方程就可求出m的值,然后再解方程就可求出另一个根了。我说:“这个方法是否太复杂了,多麻烦,同学们是否有更简洁的方法?”话音刚落,同学豁地站了起来,说:“我有简单方法。因为已知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与一次项系数b,根据两根之和,把已知根5代入就可求出另外一根,然后再根据两根之积就可求出m的值。学生们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也有同学嘀咕说这方法棒极了。我也翘起大拇指表扬他,至此,他学习数学的

5、积极性非常高涨,在后面课堂教学中都有较出色的表现。可见教师的一句表扬,学生们的一个赞许举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灵感,学生就会努力的学习数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潜能。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老师传授知识不能是粗线条,要从细处着手,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对你的教学充满兴趣,整堂课才会气氛活跃,跌宕起伏,处处洋溢着新课程的气息。二 、精彩课堂源于巧用质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

6、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利用一些学生的“质疑”,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境,这样,课堂因疑而师生相动,因疑而生生相动,学生就会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细节2: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请学生用28cm长的细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能否围出面积等于30cm的正方形呢?若将这根28cm长的细铁丝剪成相同长度的两段做成两个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能否等于30cm2呢?师:如果这根28cm长的细铁丝全部用来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是

7、多少呢?学生回答:49cm2。师:如果现在面积等于30cm2,请大家列方程解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引出方程问题)学生马上列出方程,解出正方形的边长是cm。师:如果围成两个正方形那么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cm,面积是30cm2,你能解出这个x的值吗?一会儿就有同学回答是:cm。师:能否围出这两个正方形呢?为什么?生:不能,因为28cm分成八条边每条只有3.5cm,小于cm。就在师生基本上认可了他的回答时,此时课堂上如沸腾的开水,我微笑着说:“你们真厉害,能解决这样的难题。那么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教室一片寂静后,我班的数学课代表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好像能够围出来”。他的发现让大家都很

8、惊讶,我也奇怪(因为备课时我没有考虑到)。于是就请他把他的方法讲解一下,其实他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让两个正方形有一条公共边,那么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有4cm(大于cm),就能围出来了。我灵机一动说:“你这个想法真是捷径让两个正方形合用一条边,妙计啊!”同时让大家把他的方法计算一遍,最后鼓励大家寻找另外的围法师生沉浸在发现的愉悦之中,纷纷动笔开始列方程、解方程。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课堂互动往往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如果说,对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精彩课堂必备的奠基石,那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正确处理无疑就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关注课堂细节,它能

9、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化解疑难的转折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上述案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老师,我好像能够围出来?”这个教学片段虽然不是课前的预设,但庆幸的是,老师没有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生成的细节,让它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质疑,采取了“热处理”,而是将问题再度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为学生思维的飞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互相探讨,不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最终问题便在师生的互动中迎刃而解,便在师生互动中精彩不断。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能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深入质疑,

10、把“疑点”变成亮点,课堂就会骤然精彩起来!可谓一个细节盘活一堂课啊!三、精彩课堂源于善待错误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说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善待学生思维的“错误”,容纳学生思维的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求异,诱发学生求异意识,这样才能探求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答案,才能把平常的课堂装扮成美丽的殿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我故意装作不明白或出现一些错误思路,而后,沿着这条路往前探究,结果“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发现此路不通,引起学生一种放弃的思想。这时我会及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应沉着冷静之

11、后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我也在学生面前与学生一同尽情享受数学题目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悦。细节3: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时,有这么一道题目: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满足,则k的值为?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解答这道题目,为了能更加清楚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还特意请了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解答步骤,结果发现黑板上的两位同学给出的答案都是,而坐在下面的绝大多数同学的答案也是一样。虽然学生们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另我欣慰的是学生已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因此,此时我及时给与学生表扬,给学生以信心,然后再和学生共同分析答案错误的原因忽略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显然,当时,此时方程无实数根,学生听后

12、也恍然大悟。同时我提醒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个隐含条件,而通过我对这一题目的讲解,学生对这一隐含条件的印象会进一步加深,以后在考虑问题时也会更加全面。谁都可能在数学学习中出错,包括教师。古话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笔者以为,知错就改、逢错必纠固然是坚定不移的方向,但是,更重要的是,如若师生能将错误的经历作为一份潜在的宝贵的资源、广袤的宝藏加以挖掘和探究,那么,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新的精神。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容纳学生的思维的错误不仅是教学智慧,更是一个老师的必备的道德素质。具备这种教学“习惯”,课堂上定能左右逢源,让学生的收获达到最大值。四、精彩课堂源于尊重宽容

13、课堂中的民主精神包含着对学生的宽容精神,因此民主教育也应该充满宽容的教育:既能包容学生千姿百态的个性和才能,宽容他们的幼稚无知,也能谅解他们的日常中出现的诸多小错误。充满宽容的教育,最根本的是对个性的宽容和理解。宽容学生在个体的思想和感情上的与众不同,不一定意味着教师事实上都赞成这种“与众不同”,但教师应该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这种宽容其实是和谐教学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师生相和,则课堂无往而不胜。笔者认为,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才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细节4:班上有位同学,在学习上有他自己的性格和特点:

14、听课时思想很集中,可是有了想法就立即随口讲出来,不讲究场合,不注重人物角色,不注意情感。”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一章复习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题: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有这样的特点:信息1: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信息2:最小值为;信息3: 其图像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8。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后,四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交流,于是我在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两位同学板演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这两位同学的答案都为:。全班学生都在认真的检查这两位学生的演算,突然他大叫起来:“我和他们的答案不一样!”当时我有点恼火,很想批评

15、他“大声喧哗,破坏课堂纪律!”。但我没有这样做,我先去看看他的答案:,发现与黑板上的不一致,但也对,只是表达形式不同,为什么他要大叫呢?我想,他很不容易把问题解决,结果与黑板上的答案不同,不就失望吗?所以他不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而是“情不自禁”,这可能就是他当时的激动的心理状态。如果我批评他“破坏课堂纪律”,也许会造成他口服心不服,没有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可能会为以后的学习上埋下思想隐患。本例中,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态度亲和,方式民主,课堂氛围比较融洽,这一位学生是“情不自禁”,是发现自己的答案与黑板上的答案出入太大时脱口而出的。这时他已经很不好意思,需要的不是教师的“训斥”,而是关怀。

16、错在何处?为什么错?教师上课对学生能否插嘴,能否自由地发表意见?笔者认为不仅可以,还应鼓励,若随意批评他的成果就显得对学生缺少一种细节上的尊重和宽容,也让不少学生感到茫然。切莫以为这样的教学细节“无伤大雅”,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靠这一个个教学细节“衔接”而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可见,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处理欠妥当,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使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付之东流。教师若能因势利导、灵活捕捉、致力于教学细节的精心雕琢,则可以形成课堂教学高潮。所以我们教师不应该小视它,轻视它,而应该大力研究它,发扬它。只有这样,课堂“小细节”才能用得巧,用得妙,用得美,才能艺术化地进行课堂课堂教学,才能成为一种教学资源,才能使课堂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才能激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