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7249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模拟语文试题三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敷衍塞责(s) 封禅(shn) 贮藏(zh) B.良莠不齐(xi) 参差(cn) 祭祀(s)C.嗟来之食(ji) 炮制(po) 校对(jio) D.遒劲(jng )有力 缁衣(z) 后裔(y)2、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赞叹不已 展翅翱翔 尉为大观 选择道路 B.明辩是非 探索奥密 十分清晰 轻而一举C.范围狭窄 流连忘反 稳妥着陆 是而不见D.明察秋毫 无可比拟 别具一格 瞬息万变3、选出下列加点字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期(日期)而遇 高瞻远瞩(远远地看) B.博闻强记(记忆)

2、 因地制宜(合适的办法)C.不胫(道路)而走 安土重(重视、不轻率)迁D.素(朴素)不相识 化险为夷(平安)4、下列汉字全是指事字的一项是( )A.目 鼠 人 鬼 B.虎 瓦 友 休 C.刃 寸 亦 末 D.尖 旦 问 舟5、下列四组词语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是非 皮鞋 从北京 叫我去 B.看透 提高 住一宿 做不完 C.地震 船只 请他来 相当快 D.足球 人口 吃晚饭 看明白6、下列各句中空格处应该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他在敌人监狱里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 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时候,这三个男宾的妻子也正舞得 。 A.遍体鳞伤 推动 快乐

3、B.皮开肉绽 推动 快活 C.遍体鳞伤 推移 快活 D.皮开肉绽 推移 快乐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不毛之地霸得一块山水,想千秋之祀? B.从前学界对“退休”概念淡漠,学人摒弃杂念,潜心积累,通常要到中年,甚至要到老年,厚积薄发,始有所成。 C.一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D.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选拔人才时,应注重人的才干,切忌不要以貌取人。B.由于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我国蔬菜的出口深受东南亚各国顾客的欢迎。C

4、.总之,凡是有腐败行为的领导干部,都在整治之列,无论他职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D.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到基层中去。9、下列句子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A.他越是客气,老李就越觉得不舒服。B.雨,停了。太阳,出来了。C.山脚下的农民得赶着小毛驴到几里外去驼水,才能有水吃。D.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思考”是何等的重要。10、下列句子中问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是无休无止的重复,还是无休无止的进化?B.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吗?那么人呢?C.在黑色的秋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

5、秋虫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抑或是将生命的全部价值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绝响里?D.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11、以“长乐钟声花外尽”为上联,选出能与他对偶的最恰当的下联:( )A.水碧沙明两岸苔 B.龙池榭色雨中深 C.池中春蒲叶如带 D. 榆柳萧疏楼阁闲12、选出全部属于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作品的一项是( )劝学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师说 陈情表 赤壁赋 赤壁之战 A. B. C. D.13、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剧作家有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雷雨、贺敬之的白毛女。 B.有“俄国诗歌的太阳”之称的普希金的

6、代表作有诗歌叶甫盖尼奥涅金和小说上尉的女儿。C.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得名原因是它能“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剧作有龙须沟、茶馆、散文有我的母亲。14、下列词的感情色彩与“成果结果后果”排序相同的一项是( )A.诚实忠实老实 B.团结勾结连结C.牺牲死亡完蛋 D.固执执着顽固1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张良出,要项伯 C.杀人如恐不举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可怜焦土”的“焦土”相同的是( )A.六王毕,四海一 B.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7、 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鼎铛玉石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不然,籍何以至此18、不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 A.此帝王之资也 B.若属皆且为所虏 C.我,子瑜友也 D.刘备天下枭雄19、对朱熹的偶成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A.“少年”之青年,“一寸”极言时间短小。B.“觉”,睡。“未觉”、“梦”、“ 已秋声”形容时光宝贵。C.用比喻的手法写“池塘春草梦”,这是青春期的欢乐生活,含蓄有味。D.全诗勉励

8、青年人刻苦学习,不要只图眼前快乐而浪费青春。20、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柳瘦。A.“不消”表面上指酒意未消,但实际是写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用“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而“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由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用设问和慨叹,使意境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二、判断与填空(10分) 1、论语、庄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墨子都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 )2、木兰诗是我国北

9、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双璧”。( )3、“江州司马青衫湿”、“我因恶了高太尉”、“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以上句中加点词都是古代文官名。 ( )4、葛朗台、夏洛克、奥楚蔑洛夫都是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剥削者典型。( )5、旧时,“小人”是地位低的人对有地位的人的自称,“卑职”是后进的人对前辈的自称,“晚生”是前辈对下辈的敬称。( )6、无边落木萧萧下, 。7、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施耐庵的 ,罗贯中的 ,吴承恩的 , 和曹雪芹的 。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 读 树 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

10、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

11、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因此,整个太庙

12、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

13、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3分)答: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