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成为学生期待和怀念的地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596967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校成为学生期待和怀念的地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学校成为学生期待和怀念的地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学校成为学生期待和怀念的地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校成为学生期待和怀念的地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校成为学生期待和怀念的地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校成为学生期待和怀念的地方盛雅萍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当代社会重要的教育发展课题,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远的教育理想追求。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所学校结合各自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不断地探索实践。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要确立“两个主体”的意识教育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要研究“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课题,必须首先确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因为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充分确立“两个主体”

2、的意识,是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立足点。我们既要从校情、学情出发,研究如何让学生喜欢学校,更要首先研究如何让教师喜欢学校。因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指导者和激励者。学校要从课程、课堂教学和活动中创设让学生喜欢的元素和氛围,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智慧与付出。如果教师有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幸福感,并且让这种幸福感不断提升,那么,教师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就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薄激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会充满智慧的火花,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真正喜欢学校,而这种喜欢将是深入持久的。教师的这

3、种幸福感从何而来?我总觉得做教师是一种需要“有年头”的活儿,在看似如年轮般单调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点滴成功感和幸福感,这种积累也许是源于一次成功的师生谈心、一次精彩的课堂演算、一次印象深刻的家长会演讲、一次有意义的家访、一次难忘的教学展示、一次独特的主题班会、一次令人兴奋的作文批阅在这种成功感、幸福感的积累中,学生也能在教师幸福感的感染下,激发自己在这个学校学习的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于教师的职业自觉,更需要优秀学校文化的熏陶,需要教育平台的搭建,需要校长不断地去营造一个幸福的教育场,这样的幸福感才是深刻而弥久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要确立高远的共同愿景我们首先要明确,喜欢是有层次性的,无

4、论学生和教师,由于年龄、个性、兴趣爱好、基础特长、所处环境和发展需求等的不同,喜欢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教育是有理想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引领,因此,我们确立的喜欢应该是一种高远理想上的喜欢,是一种高层次的喜欢。要达成这种喜欢,需要学校文化的长期熏陶,而这种文化的基调源于师生共同愿景的高度,这是学校历史传统的延续,更是校长文化自觉的体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名言高度概括了教育理想的真谛:“教育是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个人从低俗引向高尚! 教育是把一个人从虚假引向真实!”这种引领正是建立在高远的愿景基础上的,这种愿景是师生共同认同的,在追求共同愿景的过程中,高层次的价值取向、成

5、就指数、幸福感和喜欢也就和谐共生了。在我心目中, “弘学向善、求同存异”是每一个大同人都应当存于内心的共同美好愿景。弘学之志是求学之旨,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向善之,b 是为人之本,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求同之风是合作之道,是学校教育的风尚,存异之度是理解之谛,是学校教育的气度。在这一共同愿景下,师生对于“人格健康、才学出众、科学思维、国际视野”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才能有更深的文化认同,师生优秀的品质、一流的品格、高雅的品位,才能得以涵养。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要搭建共同发展的平台共同愿景的实现需要切实的载体,尤其是眼下我们的教育或多或少还存在某些功利的现象,这就需要校长有勇气去除教育的功利化。当然这是说起

6、来容易而做起来很难的事情。我们可以努力地不用功利化的尺子去评判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要敢于顶着升学的压力,努力为师生搭建实现共同愿景的平台,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从中享受发展,感受成功,蕴养幸福感。这些平台就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内外教育活动等内容。校本课程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大同中学的课程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校课程设置不仅应满足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发展,还应满足学生在不同基础上的发展;学校课程不仅应满足学生共性的学习需求,还应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在这一理念下,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时代的要求,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

7、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构建起为学生人格和才学的自我发展、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养成提供足够时空的学校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下,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一张课程表,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基础和愿望,就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学校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加以完善,以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需求。以学校 20 多年来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为例,从打造丰富的课程超市、建设优质课程群、开发精晶课程系到形成课程哲学、促进课程整合,贯穿其中的建设理念,就是在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既丰富又优质、既有个性又有指导的课程,而一百多门课程不断地去芜存菁、大浪淘沙,也是学生选择的结果。学校课程建设除了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

8、展的课程表,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外,也让教师找到了专业化发展的好平台,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方舞台,收获了成功的幸福。课程的多元,为教师多元发展创造了条件。每一门精品课程的形成,都伴随着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成长和成功的幸福感当然随之而至了。如青年教师宋斐开发的“高中女生形象设计”课程,就是在学校支持帮助和自身努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学校关注到宋斐课程的亮点后,主动为她搭建发展平台,聘请专家指导,帮助她申请市、区级课题,鼓励她参与市、区教学竞赛等。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这门课程已初具规模,由宋斐手绘近百幅插图的教材两易其稿,基本成熟,她执教的课荣获市教学竞赛一等奖,相关课题也获得了市青年

9、教师基金资助。用宋斐自己的话说“我与课程共成长,同欢乐。 ”活力课堂学生享受思考,教师锤炼教艺。如何让学生喜欢课堂学习?我们的回答是:激发课堂活力。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空自主思考,增强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课堂教学是否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这是我们倡导教师经常自省的问题。在这项实践研究中,我们着力探索 三个问题” ,即如何解决学生课堂学习的低迷状态?如何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价值观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四个变化” ,即“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变化;“教教材

10、”向“用教材”的变化;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变化;传统手段向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变化。实现“三个转变” ,即变知识讲授为生活建概变教案执行为学程设讯变课堂操练为主动探究。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后反思中,我们提出“六个反思” ,以“六个反思”为重点鼓励教师建立并实践“教学日志” 。这“六个反思”指标丸预设的问题是否引起学生的回应与思考?有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空?学生能讲、可以讲的,教师讲了或多讲了吗?有没有对学生的发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没有对教学重点进行小结和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有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或使学生生成新的问题?经常性地开展“六个反思”活动,教师从中不断省察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11、课堂教学生态得以改善,结果便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充满着“弘学”之思,快乐之思。 学生活动学生开拓眼界,教师丰富人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人生发展。除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以外,丰富多彩、品位高逸的学校活动往往使师生终身难忘。激励师生树立高远目标的“大同院士讲坛” ,拓展师生广阔视野的“中外学生论坛” ,引导师生共同享受生活的多彩社团,鼓励师生共同参与的“让做志愿者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社会实践,提升师生高雅品位的“走近经典,走进艺术殿堂”活动这些不同层面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既能让师生欢乐在其中,更能让师生的品质、品格、品位提升在其中。比如,我们的“大同院士讲坛” ,平台很

12、高,将在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两院院士请进校园,请到师生身边,介绍最新的科技成就,畅谈院士成长历程,与师生倾心交流成才、成功心得,深受师生欢迎。仅 2009 年,就有三位院士来到大同校园,师生从中获益匪浅。更为重要的是, “大同院士论坛”为师生树立了一个高远的人生标杆。又如,我们主办的“中外学生论坛”活动,携手大同的 20 多所友好学校,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论坛,共同创建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使之成为一个个精彩的系列,让中外青少年在观点碰撞中成熟,在文化交流中成长。2009 年 11 月 18 日,以“城市的未来,青年的责任”为主题的迎世博中外学生论坛周在大同举办,来自美、英、法、德、澳、日等国的 8 所大同的友好学校共 40 多位师生代表,与大同师生共同参与了主题论坛、文化交流、上海名胜探访、中国文化学习等活动。整整一周,与各国师生同交流、共生活,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师生们享受在其中,收获在其中。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要让学生更充实、让教师更精彩、让校园更和谐,使学校成为学生每天期待要来的地方,使学校成为学生毕业后经常怀念的地方。摘自上海教育2010。04B(47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