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55032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2 必修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本章知识结构- 144 -二、新课程标准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4、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5、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6、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7、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8、描述血糖调节9、模拟血糖的检测10、描述血糖调节11、模拟血糖的检测12、描述水盐调节、体温调节13、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4、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5、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6、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

2、预防17、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三、预测新课标高考热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人体神经调节的调节过程3、人脑的高级功能4、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5、激素的种类和应用6、激素的反馈调节7、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8、激素调节的特点9、血糖平衡10、血糖平衡的调节11、血糖平衡的意义1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1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调节15、体温的调节16、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17、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8、抗原和抗体19、简述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20、了解各种免疫失调疾病及其发病机理2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22、了解免疫学的应用清单三九通过

3、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能力一、知识结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和人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等组成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除了具有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功能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二、要点精析【要点一】神经元、神经

4、纤维和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话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画龙点睛】 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如同细铜丝与导线的关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要点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们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周围神经系统按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连结关系,分为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也可以按其分布范围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主要分布在体表和 骨骼

5、肌;内脏神经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心肌和腺体。在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中,都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就是植物性神经,它又可以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画龙点睛】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右图:【要点三】反射、反射弧和兴奋的关系(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3)反射是以兴奋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的。兴奋即神经冲动。(4)反射的过程是:感受器的兴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一个反射活动要想完成,必须保持反射弧的完整性。【画龙点睛】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

6、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是以兴奋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的。【要点四】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比较项目反射类型反射弧神经中枢刺激物举例联系固定的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神经中枢具体事物排尿反射、缩手反射条件反射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临时的大脑皮层与具体事物相关的具体信号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第二信号系统临时的大脑皮层抽象信号(语言、文学)谈虎色变、望梅止渴 【画龙点睛】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分最关键的一点是清楚引起反射的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也叫直接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具体的事物,与反射之间是直接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

7、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而必须经过日常生活中“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 【 要点五】反射弧 (1)概念: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2)组成及功能: 。兴奋传导组成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

8、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活只有感觉无效应【画龙点睛】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产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要点六】兴奋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电传导。(1)静息电位的形成外正内负:在静息状态,一般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外高,因此K+穿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就将正电荷移到细胞外,而有机大分子形成的负离子几乎不能通过膜,在膜内形成了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这就是静息电位。这个电势差继续扩大,直到它的大小能阻止K+外流。(2)受刺激时动作电位形成外负内正:受刺激部位膜通透性改变,膜外Na+内流,膜两侧的静息电位差急剧减

9、小,直到形成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阻止Na+继续内流,从而产生外负内正的所谓动作电位。(3)兴奋的传导局部电流的形成: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如果这个刺激的强度是足够的,这个点对刺激的反应使极性发生改变,Na+内流,K+外流,原来是正电位的膜表面现在变成了负电位,这个已兴奋的神经段与它左右邻近未兴奋部位(正电位)之间都出现了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于是左右邻近的膜也都发生通透性改变和上述过程一样发生动作电位,如此一步步地连锁反应而出现了动作电位的顺序传播,也就是说,兴奋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的顺序发生。传导过程是: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神经元与神经元间兴奋传导突触传导(

10、递质传导)(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仅表现为彼此接触,局部电流沿着轴突一直传到其分支的末端,这些轴突可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胞体等形成接点。(2)神经冲动的传导(3)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其酸类物质。(4)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一突触前膜一突触间隙一突触后膜。 (5)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6)突触传导的特征 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1、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O. 5 ms)。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画龙点睛】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要点七】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 的最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周围神经系统:脑和

12、脊髓发出的神经 【画龙点睛】 (1)脑于由问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下丘脑是间脑中的一部分。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凋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要点八】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面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注:像个拳击手套,“四指”方向代表前 (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一般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一般支配对侧肢体的感觉。 (3)言语区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 又称“书写中枢”,位于颞中回

13、后部接近中央前同手部代表区的部位(w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写症”,即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若受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可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颚上回后部(H区)。着受损伤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模仿别人的谈语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视觉语言中枢 又称“阅读中枢”(V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读症”即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画龙点睛】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也是脑的高级功能之。清单四零通过激素的调节一、知识结构氧化分解合 成转 变(1)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2)肝糖原分 解(3)非糖类物质 转 化激素调节的发现:的发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CO2H2O能量血糖80120mg/dL肝糖原、肌糖原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脂肪、非必须氨基酸肾 糖(160-180mg/dL血糖平衡的调节尿糖血糖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TRH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反馈 微量和高效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二、要点精析【要点一】体液调节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