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_樊璐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595475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_樊璐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_樊璐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_樊璐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_樊璐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_樊璐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学 NXI W ENXUE 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 樊璐瑶 摘 要如何提高新闻采访质量 , 是现代电视记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 。 主要提出几个提升新闻采访质 量的策略 , 并指出应该注意的事项 。 关键词新闻采访 ; 采访质量 ; 提问方式 ; 策略 作 者 樊璐瑶 , 郑州工商学院 。 新闻 资讯在信息时代关系到社 会生活和生 产的方 方面面 , 新闻采访工作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产出质 量 , 更关系到新闻信息的传播 特性 。 如何提高新闻采访 质量 , 是现代电视记者需要深 入思考的问题之一 。 本文 主要提出几个提升新闻采访质量的策略 , 并指出应该注 意的事项 。 一 、

2、 有备而访 , 做好采访事前准备 (一)了解对方 , 有的放矢 美国著名记者麦克逊曾说 :“ 在我将要去渴见某一 要人以前 , 我早己熟悉关于这一位要人的一切了 。 ” 采 访的事前准备对于采访的顺利进行 、 新闻素材的顺利获 取以及新闻最后的产出有着重 要的决定作用 。 新闻采访 之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 一方面 , 详尽的事前调查准 备工作可以让记者更清楚被采 访者的相关信息 , 例如职 位 、 年纪 、 生活背景等 , 掌握 这些资料信息 , 能够让记 者在采访过程中更有方向性地去揣摩对象的心理 , 采访 问题 、 提问方式也更加容易打动被采访对象 , 从而有助 于记者获取到相关的新闻

3、素材 。 另一方面 , 通过详尽的 采访准备 , 会让记者的采访工作更加专业 , 让被采访者 感觉到记者的真诚 , 迅速取得 被采访者的信任 , 进一步 拉近采访过程中双方的心理距离 , 继而提升采访效率 , 提升采访质量 。 新闻采访工作的准备工作 可以概括为对采访对象的 科学分类 , 对采访者的分类主 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归纳 被采访者的心理特点 。 分类的 内容主要包含有 : 一是对 采访对 象的社会地 位以及职业的 区分 。 一 般来说 , 知名人士或者是社会 上层人士比较注重时 间 与 效率 , 采访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和预约 , 应该理顺采访思 路 , 形成层次分明 的采访流程 。 而对

4、于普通民众 , 则 需 要尽量减少书面语言或者官方 语言的使用 , 采用较为平 易近人的方式与他们平等交流 , 并尽可能地简化问题 。 二是对被采访者的表达能力的 区分 。 对于健谈的对 象 , 应该尽量做到采访问题的精准性 , 避免在短时 间内 的跑题或者偏题 ; 对于不健谈的对象 , 采访过程应该循 循善诱 , 让他们慢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三是对被采访者的人物性格的 区分 。 俗话说 “ 千人 千 面 ” , 采访对象也各有性格 , 只有敏锐地把握他们的 性 格 , 找到相应的相处方式 , 才能尽快地进入他们的 内 心世界 , 采访到深度的新闻内容 。 (二)维持良好的采访形象 采访实

5、际上是一种互动的人际关系 , 采访者与被采 访 者通常是相互陌生的 , 但采访者想要进一步地消除掉 采 访双方的隔阂感 , 需要维持好自身的采访形象 。 对于 新闻记者而言 , 采访形象的维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一方面 , 记者在执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自 身装束与采访环境的相适应 。 例如在采访官员 、 企业高 层人士时 , 一定要着正装以表示正视 , 并突出职业感 ; 而在进行随机民众采访时 , 则应该着较为日常休闲 的服 装 , 深入群众 , 消除隔 阂 。 当然 , 作为采访人员 , 首先 必须要保证自己 的容貌整洁干净 , 在受访者的心中树立 良好的个人形象 , 建立起安全感

6、。 另一方 面 , 记 者在 执行新闻采 访的过 程中需要突 显自己 的职业性 , 不管是针对何种受访者 , 记者在 这个 过 程中都要突出记者对新闻素材的敏锐性 , 表现良好的 职 业素养 , 对于每一个问题以及每一个应对不能随心所 欲 , 是具有一定的职业性的 , 以此来保证采访过程中 的 专业性 , 避免拖沓的采访过程 。 二 、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要想使采访报道变得生动形象 , 在采访过程中 , 记 者 对新闻中一些闪光细节的挖掘就显得非常重要 。 而针 对 受访者的不同身份 , 记者必须要采取不同 的提问方法 应 对不同 的受访对象 , 以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 以下简 要介绍几

7、种采访的提问方式 。 (一)直接式提问 直接式提问是新闻采访中最为快速的提问方式 , 记 者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准备工作 , 在采访过程中 , 直 接提出各种问题让受访者回答 。 通常来说 , 直接式提 问的受访对象必须是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 必须具备良 传播与版权 UCAHNBUOYBAN O UAN 1026 年第 2 期 总第 33 期 好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例如一些官方发言人 、 企业 发言人 , 他们接受过职 业化的 训练 , 能够在短时 间内快 速地分析记者提出的问题 ,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 有效提 升采访效率 。 或者是 记者 十分熟悉 、 了解的 名 人 ,

8、 采访双方毫无陌生感 , 在 采访过程中 , 采访者即便 没有去铺垫语境来构造一个适 合采访的对话环境 , 受访 者也能够迅速明 白采访记者的采访意图 , 并给出应答 。 (二)引发式提问 引发 式提问是一种循序渐 进的提问方式 , 其提问 的 内容都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 一般是由表及里的递进 关系 。 引发式提问主要针对对于采访有抵触 、 不善言谈 或者是不愿意透露更多的受访 者 , 因为这类人群对于采 访者的陌生感觉强烈 , 对于采 访的 内容具有一定的保护 意识 , 他们往往需要一个心理 转变和适应的过程 , 才能 够进一步地去回答记者的问题 。 在这种前提下 , 记者首 先需要做到的

9、是获取到受访者的信任 , 消除他们对记者 的潜在戒备 , 营造轻松的聊天氛围 , 继而弓到正题上 。 例如在采访某些交通事故处理 过程中 , 记者不能够一开 始就利用尖锐的题目来进行提问 , 极其容易刺激他们 , 继而导致他们拒绝回答问题 。 一般应该先从犯罪嫌疑人 的心理情绪的问答作为铺垫 , 让他们的情绪渐渐平和下 来 , 一步步采用 引导启发式的提问 , 把大问题转化为许 多小问题 , 有方向地提问 , 使 被采访对象逐步地放松心 态 , 渐入佳境 , 使其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 (三)擒纵式提问 邵 飘萍在 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写道 :“ 外交记 者之访问 , 最希望其人之健谈 , 但具体

10、问题 , 外交记者 不可不预行设定 , 至谈话时乃用擒纵之方法 。 ” 他所写 的 “ 擒纵 ” 式提问 , 实际上就 是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 受访对 象实际心理的捕捉 。 即便是做足了事前的准备 , 在 采访的过程中仍旧会出现突然的因素 打乱采 访的节 奏 , 或者是受访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使得采访 并没有按照想象中 的流程进行 。 在这种时刻 , 记者就需 要采用 “ 擒纵 ” 的方法 , 仔细观察受访者在采访过程中 微小的动作 、 表情 , 快速解析 他们的心理变化 。 当采访 对象想要刻意转移话题来逃避回答时 , 记者应该要采取 “ 擒 ” 的提问方式 , 设法控制住采访话题

11、 , 将受访者拉 回到预先的策划节奏中来进行 。 当采访对象对于采访问 题直接避开 , 十题答一题的时候 , 记者应该设法营造更 好的采访气氛 , 采取 “ 纵 ” 的提问方式 , 采用迂回曲线 的提问策略 , 由甲及乙 , 由乙及丙逐步让受访者回应自 己真正的问题 。 从以上的论 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 新闻工作 者在做采访时 , 如果想让受访者克服心理障碍 、 敞开心 扉 , 借助心理会谈技巧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效的 , 而 这一点也己经为中外很多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的成功经历 所证实 。 三 、 采访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急于求成 采访者在接到采访任 务时 , 应该要冷静沉着地进行 思

12、考 , 避免急于求成的采访心理 。 虽然新闻采访通常具 有一定的时 间 限制 , 记者需要在较短的交谈中找出关键 的新闻 点 , 存在一定时 间性的挑战 。 虽然新闻采访本身 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 但采访所获取到的新闻信息并不是 指定的 ,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新闻 素 材同时被捕捉到 , 也就是新闻采访是具有方向性 , 但 绝非具有唯一性 。 实际上这种规律是符合社会交往的基 本定律 , 采访的社交交往过程 , 往往是一个层层推进的 过 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有可能随着受访者心理状态的改 变出现新闻 点的不同 。 在 采访过程中宜采用层层渗透 、 潜 移默化的采访方法 ,

13、 虽然看似迂回 , 但 “ 对付 ” 那些 “ 棘手 ” 的采访对象 , 却是最为行之有效的 。 (二)避免过于主观性的 “ 强Ib 1 , 采 访往 往是为了为一系 列的新闻现 象提供 论据 , 采 访到的新闻点往往只是新闻的辅助支撑 , 并不是支撑 新闻的全部 。 记者接到的采访任务往往是不具备绝对的 新闻论点的 , 也就是说在 受访者的回答有可能转变采访 任 务的思路 。 因此 , 在 采访过程中 , 记者不能够以自己 主 观的思想引导采访 , 记者本身的主观并不能够代表新 闻本身 , 如果 “ 强问 ” , 甚至极有可能惹怒受访者 , 让 他们的心理出现波动 , 甚至拒绝交谈 。 基于

14、此 , 记者在 接 受采访任务的时候 , 首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去策划 采 访 , 其次是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地做些工作 , 平和稳定其不安情绪 , 慢慢地切入其心理 , 解除采访对 象的心理戒备 , 使采访对象情绪 “ 放松 ” , 可以在闲聊 中有意无意地问上几个想问的问题 ; 一同散步或一同劳 动时采访 ; 顺从采访对象不过分的要求 , 如吸烟 、 开窗 等 。 记者自己 的情绪一定要放轻松 , 不骄不躁 , 说话要 平 缓 、 谦虚 , 切忌 “ 霸王硬上弓 ” 式的蛮横口吻 , 不要 强行逼问 。 (三)避免采访内容主题化 新闻是对最新实时信息的报道 , 先有事实 , 而后才 有

15、 新闻 。 采访的 “ 主题化 ” 实际上就是以报道新闻为主 要目的地去采访寻找例子 , 存在一定的动机性 , 是为了 证实记者自己 的想法而去采访 。 虽然新闻采访活动中记 者 把握着对话与访谈的主导地位 , 在采访之初己经对事 件 有所了解 , 形成采访思路和策略后再执行采访任 务 , 这种事前准备 无可厚非 。 需要注意的是 , 在采 访过程 中 , 不能够被提前的策略所主导 , 而应该保证采访过程 中 的主题相对多元化 , 增强自身对突发情况的应变力 , 这样才能够把握好每一次采访活动 , 并有效提升新闻采 访的有效性 , 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 四 、 结语 新闻报道

16、需要保证信息的公正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 新闻学 NIX W ENUXE 新闻采访作为获取新闻信息强有力的方式和渠道 , 新闻 采访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产出质量 。 作为一名 采访记者 , 我们应该做好事先的采访准备 , 先期了解相 关资料 , 形成一个大概的采访思路 , 再去执行采访 。 在 采访过程中 , 我们应该根据采 访对象的不同社会地位 、 职业以及知识水平来合理地选 择提问方式 。 但在双方的 交流过程中 , 不能够先入为主 , 被思维定式引导 , 而应 该保持更加开放的心态进行采访 。 【参考文献】 l 金丽深 . 坚持 “ 走转改 ” 提升新闻 宣传吸引力田 . 中国 广播 , 2013 (3) : 33一34 - z 周根红 . 新闻报道的话语空间与社会价值 以 中 央 电视台 “ 走转改 ” 活动为例田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2 01 3 (5) : 83一85 - s 徐莹 . 如何提 高电视新闻采访的 艺术性田 . 科技创新导 报 , 201 1 (16) : 2 34一23 4 - (上接第2 2页)引导官兵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