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城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5415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国建筑史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国建筑史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国建筑史城市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国建筑史城市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城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城市(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建筑史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Edited by Xiao Min 2008.8.,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义,围城 城市史专题,一、城市何为?为何?,我们为何研究城市? 建筑历史为何通常包括城市?园林? 园林:山、石、花、木、水、建筑 城市:充满了建筑物 何为城市?City 简单的定义:以非农业性人口为主的人群集中居住的地方 聚集(设施、人口)空间 非农业生产脱离对土地的依赖 城市空间的表象:城墙、庙宇、宫殿等公共建筑 城市空间的背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艺术,何为“城市”? 1、城市 城:军事、防卫、统治秩序 市:商业手工业作坊 2、城市的语源

2、1 Polis:在荷马史诗中指城堡或卫城,卫域周围是市区,外围是郊区。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一个Polis,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了“邦” 或“国” 的意义。 衍生: Polites,指属于城邦的人,即“公民”。 Politics,意指城邦政治的理论和技术,现指各种团体的政治学。,一、城市何为?为何?,何为“城市”? 2、城市的语源 2 city:city源自cit(城堡),即citadel(城堡,要塞)的初文。city为公民居住、活动的区域 civil(公民的,市民的) civilian(平民,老百姓;文职人员,文官)。公民之间的民主关系演变为行为规范、道德风尚,于是有civi

3、lity(礼貌)、civilised(受过教养的、文明礼貌的)。在此,citizen(公民)是水平政治的产物,水平政治的法则是民主而不是暴力(有别于野蛮时代的氏族战争),由民主构建的社会生活及其创造活动便是文明(civilization)。文明和文明世界进而成了古今政治普遍追求的理想(“理想国” 、“乌托邦”之类)。这意味着城市的空间关系既是政治之源,又是文明之乡。,一、城市何为?为何?,何为“城市”? 2、城市的语源 3 castle: A large fortified building or group of buildings with thick walls, usually dom

4、inating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城堡带有厚墙的用来设防的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通常控制周围的村庄 A place of privacy, security, or refuge. 避难所隐蔽、安全的地方或避难所 4 urban 城市、都市 17-19世纪;来自拉丁语 urbanus urbs 城市,一、城市何为?为何?,何为“城市”? 3、城市起源的理论 3.1、城市革命 (澳)戈登柴尔德,考古学家(18921957),1950 背景: 前工业社会:“蒙昧”、“野蛮”和“文明” 蒙昧:采集野生植物和渔猎 野蛮:距今约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种植、驯养家畜 文明:语

5、源学,文明/城市 文明的产生:文字、国家、工具(新石器)、生产(农业革命)、城市 革命 标志,一、城市何为?为何?,3.1、城市革命 urban revolution? 标志:10个以考古学材料演绎出来的抽象标准,可以把甚至是最早的城市与任何过去的或当代的村庄区别开来: 1 规模 2 构成和功能 :农民。不靠农耕、饲养或者渔猎而谋生:专职的工匠、运输工人、商人、官员和祭师 3 剩余产品的集中:权力 4 巨大的公共建筑 :标志着社会剩余的集中 5 统治阶级:祭司、国家及战争的统治者和官员们集中起更多的剩余财富并且因此形成。 6 文字制度:文字的发明或者我们可以说是文书(Scripts)的发明 7

6、 精密科学和预测科学代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的进一步精确化 8 艺术:由集中的社会剩余财富供养的其他专职人员,转向新的艺术表达方面 9 长距离的对外贸易:奢侈品、工业原料 10 地域组织:专职工匠 有机体的协调性,一、城市何为?为何?,3.2、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the City in History (美)刘易斯.芒福德 1961 城市的特征:内聚的力量 聚合过程:城墙、庙宇 内在的组织力量:王权、宗教 3.3 Spiro Kostof :THE CITY SHAPED 1991 关联要素: 聚落密度;成群出现;界限的场所;分工;带来财富的资源;文字管理;乡村的核心;纪念性;建筑和人群

7、的集中,一、城市何为?为何?,何为“城市”? 4、城市起源的因素 两类条件: 1 物质、技术、经济:分工(农业手工业商业);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对立) 2 社会:宗教、政治:power 5、城市起源的空间形态特征 1、人口的聚集: 2、生产的聚集:土地;人力资源 3、空间的聚集:建筑成为主角;纪念性建筑 6、城市和建筑的关系 1、城市的“非建筑”意义:社会史文明史 2、城市的“建筑”意义:城市历史演变中,空间形态的主导作用,一、城市何为?为何?,中国古代谈论“城市”: 1、邑、都、国 1、筑邑、城都;体国、经野 庙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

8、一夫(考工记) 3、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 2、城 1、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2、长城、边墙、GREAT WALL 3、市 1、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二、古代中国的“城市”概念,4、古“城”、“市”不并举 古“城”、“市”不并举。“城”是防御性设施,“市”是交易场所。就聚落形态而言,称“邑”。聚落“邑”国、都 注意: 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城”CITYWALL 讨论中国古代的城市(有城墙)WALLCITY 没有城墙的城市 和古希腊“城邦” polis 5、先秦“宫”、“城”并举 阿房宫阿城 注意:

9、 和欧洲中世纪“城堡”castle,6、城、治关系 都城和地方城市:寨 军事和商业:镇 7、城、池连用 城隍 8、要点 1、物质环境设计和建设的连续性: 单体建筑群城市 2、 政治性、军事性、象征性: 为政治伦理、军事防御服务而非经济、非市民生活 3、注意:近代城市特点的表现 市场和商业;公共空间和市民生活 9、关于中国的“古城”遗址 以城墙为标志。尺度。分区:居住、作坊、宫殿遗址。,三、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学视角,1、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设计原则 1儒家礼制:考工记营国制度 2实用主义:管子(齐临淄),防灾、漕运、交通、经济、军事 3象征主义: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风水说合2,3),三、中国古代

10、城市的建筑学视角,2、分布/分类 传统势力都城/江河交通/河口港的海外贸易/西北、长城的防御/三角洲的密集城镇 3、交通 都/府/县三级,三/二/一门;道/街/巷;井/十字街系统;平江水道、水门/最大150m,宋以后南方砖石路面多 4、商业 市内有肆、日中为市/北集南墟西南场(?)/城外有草市,河叉、桥头、关厢中心/后期按街(胡同)分类 5、娱乐 寺观,城郊风景区/上巳修契,重阳登高 6、管理:绿化防火 汉长安即有行道树;宋汴京始望火楼、军巡捕,三、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学视角,7、工程 夏始用夯土,唐以后渐用墙元大都仍夯土,明始普遍包砖 (14AD) 。 元以后砖拱门洞渐广/汉长安始用陶管砖砌下

11、水道 。 翁城、敌台(马面、墩台)、窝铺、敌楼、城垛(垛口、雉堞、女墙),战棚、城楼;城濠 8、规划设计 1、宫殿为中心;功能分区 2、里坊街巷 3、建筑构图的应用:轴线、对称 9、七大古都 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10、都城的两京制 西周于洛邑建成周城,又于其西建王城为东都,秦、汉、隋、唐沿用,四、中国古代城市,先秦古城: 山东城子崖等30余座1万米2100万米2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里头商城遗址内底部铺垫了石块的排水沟,四、中国古代城市,周礼之制,春秋战国有轴线 畿;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四、中国古代城市,四、中国古代城市,

12、汉代长城烽燧遗址,汉代阳关,宁夏固原的秦长城遗址,四、中国古代城市, 汉长安 先建宫殿,后围城墙,城市格局不规则: 主要宫殿未央宫(汉高祖建)偏于西南侧; 几座宫殿陆续建造,比较分散; 采用大宫中有小宫和林木池沼的布局方式:每座宫殿都 有宫城环绕,宫城内又是一组组的殿宇; 城中用地大部分为宫殿所占,居民主要集中于外郭; 官民混杂; 东南、北面郊区设置七座陵邑 ,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 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 的控制。 (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世界古代十座城市面积比较如下: 一、隋大兴(唐长安) 84.10平方公里 (公元583年建) 二、北魏洛阳 约

13、73.00平方公里 (公元493年建) 三、明清北京 60.20平方公里 (公元142l一1553年建) 四、元大都 50.00平方公里 (公元1267年建) 五、隋唐洛阳 45.20平方公里 (公元605年建) 六、明南京 43.00平方公里 (公元1366年建) 七、汉长安(内城) 35.00平方公里 (公元前202年建) 八、巴格达 30.44平方公里 (公元800年建) 九、罗马 13.68平方公里 (公元300年建) 十、拜占庭 1I.99平方公里 (公元147年建),1,司马门 2,显阳门 3,宣阳门 4,升贤门 5,听政殿门 6,听政殿 7,温室 8,鸣鹤堂 9,木兰坊 10,楸

14、梓坊 11,南止车门 12,延秋门 13,长春门 14,端门 15,文昌殿 16,大理寺 17,宫内大社 18,郎中令府 19,相国府 20,奉常寺 21,大农寺 22,御史大夫府 23,少府倾寺,曹魏邺城平面复原图,邺城模式 魏建国前以邺为政治中心。它平面为横长矩形,东西宽2400米,南北长1700米,城墙土筑,基宽1518米。 城有七门,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东西面各一门。 东西门相对的大道分全城为南北两半。南部被南墙城门内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城之北半部被自北墙东偏门内的南北街分为二区, 东区是贵族居住区,西区是宫殿区,占全城四分之一以上。 自南城中门有南北街北抵

15、宫门,遥对宫中听政殿一组,形成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在这条街两侧建主要官署。 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自城南正门有街直抵宫门,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的新模式。,曹魏、西晋洛阳平面图,汉魏洛阳城城墙遗址,西晋统一全国后,洛阳遂成全国的首都。其特点是宫殿在北面正中,宫门前有南北街直抵城南面正门,夹街建官署、太庙、太社,形成全城主轴线,其余地段布置坊市。由于它是东汉以后统一王朝的首都,故无论是它的后继者东晋还是北方相继出现的十六国政权,都以它为模式,所建都城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和比附洛阳。魏晋洛阳对隋以前中国都城有重要影响。,北魏洛阳,城外四周拓建坊市,形成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外郭,东晋及南朝健康城平面图示意图,1,陵阳门 2,宣阳门 3,开阳门 4,新开阳门 5,清明门 6,建春门 7,新广莫门 8,平昌门(承朗门) 9,玄武门 10,大夏门 11,西明门 12,阊阖门 13,西掖门 (宋、齐) 14,大司马门 15,南掖门(晋)、阊阖门(宋)、端门(陈)、 天门 16,东掖门(宋、齐) 17,东掖门(晋)、万春门(宋)、东华门(梁) 18,平昌门(晋)、广莫门(宋)、承明门(宋) 19,大通门(梁) 20,西掖门(晋)、千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