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53847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卷 选择题(50*1.2=60分)1“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主张出现在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刻舟求剑”和“ 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A.儒家 B.道家 C. 法家 D.墨家3.明朝中期,王艮(1483-1541)提出“良知现成”说,并提倡“百姓日用即道”。从中国文化发展历

2、程看,其思想的师承和后学分别对应 A.董仲舒、陆九渊B.陆九渊、朱熹 C.朱熹、王守仁 D.王守仁、李贽4下图为“马”字书法作品。按其字体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末位的是ABCD 5.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 B春秋 C论语 D诗经6、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将神性与人性融为一体图1到图2的变化所体现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 A人文精神开始传播 B由此引发启蒙运动 C人们摆脱宗教信仰 D否定了教会的权威 7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

3、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8先秦某思想家曾言:“人主之大物,非法即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荀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9中国近代某人物传记中的前言这样表述:他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启蒙思想家,他又是一位划时代的、独具特色的翻译家,正是通过翻译,他把当时先进的欧洲思想文化系统

4、地输入中国。这个人物最有可能是A. 林则徐 B. 梁启超 C. 严复 D. 陈独秀10毛泽东思想是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形成于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11 在中国古代婚姻中,男子往往凭借一纸休书就可以结束一段姻缘,但休书也要遵循“七出”和“三不去”(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原则,“三不去”可以看作是对“七出”的限制。这表明当时()A夫为妻纲的伦理下女性毫无人权可言 B古代婚姻制度下女性命运完全取决于男子C“三不去”原则一定程度上捍卫了女权 D“七出”和“三不去”并存体现了男女平等12“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

5、、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D老人与海13、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 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C意大利因此失去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14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

6、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A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B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15、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 形成“保兵知警守”、“ 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16、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

7、用性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17、 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B.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C.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D.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18、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中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A奖励军功B实行什伍连坐制C奖励耕织D颁行秦律19、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

8、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下列对他的评述正确的是A他处于雅典民主政治最辉煌的时代B如果他生活在中国秦国商鞅变法时,可以世袭为官C他可以担任高级官员D他取得政治上的权利,应该感谢梭伦20、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县的地位比郡高 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县的出现比郡早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A B C D21、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C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都推行汉化

9、政策,缓和民族矛盾22、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23、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24、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比,最大的不同

10、在于A.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B.改变了社会性质C.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5.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图4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26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

11、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 D彼特拉克27、“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的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明显“侵犯所有制”的是()A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发展工商业28、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公民权利的重大举措是A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B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C废除平民的公私债务,土地归还平民 D建立四百人会议29、商鞅变法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规定()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

12、性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有利于地主制经济的发展A B C D30、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发展封建经济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强化对基层的管理A B C D31、秦惠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隐姓埋名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32、透过下图能获知()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北魏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AB C D33、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的是A制定官吏俸禄制,地方实行三长制 B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经典C废除鲜卑族祭扫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D修订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34、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倡导严刑峻法35、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民族融合的潮流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A B C D36、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