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52080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盾构安评报告剖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穿越宁芜公路 安全评估报告第一章 概述1.1 工程概况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贾西站油坊桥站区间位于南京西善桥附近,起至贾西站,出站后向西下穿华新瑞实业有限公司、油坊中心路、南京市第二钢铁厂、宁芜铁路、友谊公寓、宁芜公路(G205)、南河及地铁2号线,接拟建油坊桥站。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为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减少涉路工程对现有公路安全的影响,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保证道路运营效率,受南京市重大路桥建设指挥部委托,本公司对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穿越宁芜公路(G205)进行安全性评估。1.2 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2、路管理条例(2008年修正);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4、路政管理规定(交通部 2003年);5、江苏省公路条例(2011年);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8、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11、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46-2008);12、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13、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

3、0);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16、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1.3 工作内容本次评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盾构穿越位置是否合理;2、隧道埋深及防水是否满足要求;3、路面沉降预测;4、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是否合理。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穿越宁芜公路 安全评估报告第二章 涉及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定为加强涉路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公路工程可靠、运营安全,国家、交通运输部及相关行业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其中与本项目安全性评估相关的主要要求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正

4、)有关规定:第四十五条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所修建、架设或者埋设的设施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有关规定:第二十七条 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一)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三)

5、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四)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五)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六)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七)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第二十八条申请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一)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三)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自受审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涉及经营性公路的,应当征求公路经营企业的意见

6、;不予许可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路政管理规定(2003年)有关规定:第十条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应当按照公路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主要理由;(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及与公路边坡外缘或者公路界桩的距离);(三)安全保障措施;(四)施工期限;(五)修复、改建公路的措施或者补偿数额。4、江苏省公路条例(2011年)有关规定:第三十四条 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国道不少于二十米、省道不少

7、于十五米、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的区域为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在上述范围内,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和必要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构造物:需要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5、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2010年)有关规定:第十九条 高速公路隔离栅外缘起三十米,互通立交、特大型桥梁隔离栅外缘起五十米范围为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没有隔离栅的,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算。6、盾构法掘进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46-2008)有关规定:第3.0.4条盾构掘进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监控量测措施,控制地表沉降,保证地下管网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第3.

8、0.6条盾构隧道必须通过管片自防水和接缝防水保证隧道的防水效果。第4.1.1条在隧道施工前,必须具备下列资料:(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 施工沿线的环境、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等的调查报告;(3) 施工所需的设计图纸资料和工程技术要求文件;(4)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分包合同文件、监理合同文件。第4.1.3 条盾构掘进施工所需的顶部最小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盾构外径。第7.1.1条盾构施工必须根据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地表环境情况,通过试掘进确定合理的掘进参数和碴土改良的方法,确保盾构刀盘前方开挖面的稳定,做好掘进方向的控制,确保隧道轴线符合设计要求。盾构施工时必须做到:(1) 盾构掘进中必须确

9、保开挖面土体稳定;(2)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速度应与进出土量、开挖面土压值及同步注浆等相协调;(3) 泥水平衡盾构掘进速度应与进排浆流量、开挖面泥水压力、进排泥浆、泥土量及同步注浆等相协调;(4)当盾构停机时间较长时,必须有防止开挖面压力降低的技术措施,维持开挖面稳定;(5) 盾构掘进中应严格控制隧道轴线,发现偏离应逐步纠正,使其在允许值范围内。第7.1.2条盾构掘进遇到施工偏差过大、设备故障、意外的地质变化等情况时,必须暂停施工,经处理后再继续。(1) 盾构前方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2) 盾构自转角度过大;(3) 盾构位置偏离过大;(4) 盾构推力与预计值相差较大时;(5) 管片发生开裂或注浆发

10、生故障无法注浆时;(6) 盾构掘进扭矩发生较大波动时。第7.5.3条土压平衡盾构的掘进,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1) 施工前,必须根据隧道地质状况、埋深、地表环境、盾构姿态、施工监测结果制定当班盾构掘进施工指令,并准备好壁后注浆工作、管片拼装工作。(2) 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盾构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当班的掘进指令控制盾构掘进参数与盾构姿态。(3) 盾构施工过程必须做到注浆与掘进的同步进行,及时根据信息反馈情况调整注浆参数。(4) 施工中必须设专人按规定进行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5)盾构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盾构与管片姿态人工复核测量、跟踪与信息反馈。(6) 施工过程中,严禁出

11、现盾构姿态突变。应尽量防止横向偏差、纵向偏差和转动偏差的发生,用测量数据修正盾构姿态,尽早进行“蛇行”修正。(7) 为了保持开挖面的稳定性,要根据地层条件适当注入添加剂,确保碴土的流动性和止水性,同时要慎重进行压力仓压力和排土量的管理。(8) 碴土的处理,应适合开挖、排土的方法和碴土性质,配置满足计划掘进能力的排土设备,对污泥应选择适当的中间处理方法与设备。(9)盾构暂停施工时,应制定稳定开挖面的专项措施。第8.1.2条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施工应共同遵循以下的规定:(1) 盾构施工进入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条件前,必须详细查明和分析工程的地质状况与隧道周边环境状况,对特殊地段及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

12、工制定相应可靠的施工技术措施。(2)根据隧道所处位置与地层条件,应合理设定和慎重管理开挖面压力,把地层变形值控制在预先确定的容许范围以内。(3) 必须根据不同隧道所处位置与不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预计壁后注浆的材料和压力与流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量测结果,进行注浆材料和压力与流量调整,防止浆液逸出,以达到严格控制地层松弛和变形的目的。(4)施工中应对地表及建(构)筑物等沉降进行预测计算,并加密监测测点和频率,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当测量值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应急对策。第10.1.1条为控制地层变形,盾构掘进过程中必须对成环管片与土体之间的建筑空隙进行充填注浆。第10.2.4条当管

13、片拼装成型后,根据隧道稳定、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可进行二次补强注浆,二次补强注浆的注浆量和注浆速度应根据同步注浆或即时注浆效果确定。第11.1条盾构隧道防水以管片自防水为基础,以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对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水体系。盾构隧道防水应注意和隧道防腐一并考虑。盾构隧道防水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有关规定:第3.1.5地下工程的变形缝(诱导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街头,桩头等细部结构,应加强防水措施。第4.1.1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北

14、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 7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穿越宁芜公路 安全评估报告第三章 主要工程方案3.1 设计方案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贾西站油坊桥站区间位于南京西善桥附近,起至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贾西站,出站后向西下穿华新瑞实业有限公司、油坊中心路、南京市第二钢铁厂、宁芜铁路、友谊公寓、宁芜公路(G205)、南河及地铁2号线,接拟建油坊桥站。区间隧道左线计起点里程 ZDK6+901.159,终点里程 ZDK8+217.716,长链两处( ZDK7+504.507=DK7+500长链4.507m、 ZDK8+156.3=DK8+150.000长链6.300m),左线长 1327.364m;

15、右线设计起点里程 DK7+089.019,终点里程DK8+217.716,区间右线长 1128.697m。区间隧道左、右线平面分别设置两条半径 R=650m平曲线,左右线间距为 1216m。区间隧道线路纵坡设计为 “V”字坡,线路最大纵坡 30,最小竖曲线半径 R=3000m,穿越宁芜公路时隧道拱顶覆土14.5m。 隧道穿越平面图隧道穿越宁芜公路(G205),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内径为5500mm,外径6200 mm,隧道本衬砌环由一个封顶块(KT)、两个邻接块(B1T、B2T)、三个标准块(A1T、A2T、A3T、)组成,隧道混凝土防水抗渗等级为P10,强度等级为C50。区间总体布置一览表隧道断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