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594961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培训教案演示文稿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珺 20122,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案,前言,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国家标准GB/T19000-2000给出定义) 从标准出发,看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从顾客出发,看是否满足顾客的需要及程度。 2)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二战前,事先定 标准,通过检验来控制质量。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战后,主要是大量军需品,运用正态分布预防不合格品产生,(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 初,和平年代,生产力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 与传统的质量管理比较有五个特点: 一 是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要求; 二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

2、理; 三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四是运用多种科学方法; 五是强调持续改进。,3)QC小组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 1962日本首创QC小组 1978年在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时候同时引进QC小组; 1979年中国第一个QC小组在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 1979年8月我国在北京召开第一次QC小组代表会议。 中国QC小组发展的三个阶段: 1978年至1979年试点阶段; 1980年至1985年推广阶段; 我公司自1980年开始开展活动,至今也有32年了。,一、QC小组的概念,1、QC小组的定义“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所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

3、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2、小组课题类型问题解决型和创新型两大类 问题解决型包括:现场型、服务型、管理型、攻关型。 创新型包括:创新型。 3、QC小组的性质是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4、QC小组的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5、QC小组的宗旨 a)提高职工的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c)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和工作现 场。“5S”(日语罗马字拼音的开头字母)目视活动: 即:开展

4、“5S”活动加强现场管理 (1) 整理(SEIRI)去掉不需要的东西。 (2) 整顿(SEITON)物品定置存放,标识、通道、区域划分清楚。 (3) 清扫(SEISO)去除现场的脏物、垃圾、污点经常检查,形成制度。 (4) 清洁(SEIKETSU)现场、设备、环境卫生的保持。 (5)素养(SHITSUKE)加强修养,美化身心,遵守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6、QC小组的作用,(1)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2)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4)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5)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

5、水平; (6)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材; (7)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二 QC小组的组建,1)QC小组的组建原则: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2)小组长的职责: (1)抓好QC小组的教育,培养小组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 (2)制定小组的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小组活动。 (3)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3)对QC小组长的要求:,(1)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 (2)业务知识比较丰富; (3)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4)对小组成员的要求: (1)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2)按时

6、完成小组交给的任务; (3)是质量改进的积极份子。,5)QC小组的组建,从下而上的组建,从上而下的组建,上下结合的组建。,6)QC小组的人数: 310人为宜。,7)QC小组的登记、注册 每个小组每年注册登记一次; 每个课题注册登记一次,根据工程特点、现状课题可以随时登记; 小组连续半年停止活动,视该小组自动注销。,三 QC小组的活动(重点讲解),1)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 领导对QC小组思想上的重视,行动上的支持; 职工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 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2)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的三个方面: (1)活动程序遵循P、D、C、

7、A、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十个步骤: P计划(包括6个步骤:P1选择课题 、 P2现状调查 、 P3设定目标 、 P4原因分析 、 P5确定主要原因、 P6制定对策 ) D实施 C 检查 A处置(包括2个步骤: A1制定巩固措施 、 A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P、D、C、A循环的特点:秩序渐进,阶梯上升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应用统计方法。(后面介绍几个常见的方法),3)不同课题类型的小组选择不同的、对应的科学程序: 问题解决型现场型、服务型、管理型、攻关型。 创新型创新型。,问题解决型(自选目标值)问题解决型(指令目标值)创新型 P1选择课题 P1选择课题 P1选择课题 P2现状

8、调查 P2设定目标 P2设定目标 P3设定目标 P3目标可行性分析 P3提出各种方案 P4原因分析 P4原因分析 确定最佳方案 P5确定主要原因 P5确定主要原因 P6制定对策 P6制定对策 P4制定对策 D1按对策实施 D1按对策实施 D1按对策实施 C检查效果 C检查效果 C检查效果 A1制定巩固措施 A1制定巩固措施 A2标准化 A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A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A2总结今后打 算,(一)选择课题,1)课题选择方法指令性课题; 指导性课题; 小组自主选题;,2)课题选择的内容针对上级的方针、 目标和本部门的关键点。 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问题选择。 从顾客不满意的问题中去选择。,3

9、)课题宜小不宜大课题短小精干、课题在小组身边、容易取得成果、容易总结发表。如:减少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堵管次数、提高大跨度桁架结构柱头节点安装精度、改进搅拌机卸料门关闭不到位缺陷;大课题如:大直径沉井施工质量控制 、项目部标准化驻地建设控制、连续箱梁混凝土质量控制 。 4)课题名称要“一目了然”,不要抽象、选题理由不要扯的太远。提高大型站改施工工艺、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技术措施控制 5)不要用口号式的课题;“目的+手段”式的题目表答。例如:运用QC方法,确保架梁安全;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一次验交成优。 6)题目表达应该是:XXXXX-XXXX-XXXX的排列 (怎样对待) (解决对象) (

10、具体问题) 例: 降低 复印纸 消耗成本。 提高 循环水 制冷温度。 研制 控制系统 交流传感器。 减小 钢桁架端部张拉 垂直变形偏差,(二)现状调查:是为目标值的确定提供充足依据的,现状调查在前,目标设定在后。现状调查这一步很重要,给解决课题打好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现状调查就是首先要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2)现状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要注意:客观性、可能性、时间性。 3)对现状调查的数据要分析,确定问题的症结。 4)经常发生的问题: 把现状调查和选题理由混淆,把现状调查视为选题的再说明。 把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混淆,去研究为什么发生问题。 应该明确: 现状调查是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

11、去研究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问题的症结。 5)现状调查常用方法:调查表、排列图、简易图表、散布图、分层法。,(三)设定目标,1)“目标”表示问题要解决的程度。 2) 经常发生的问题: 目标与题目不一致;目标太多, 一个最好;没有量化值。 设定目标应该是: 一个针对课题的,具有挑战性,通过小组努力可以实现的量化值。 3) 对自选目标值的课题不进行“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指令性目标性的课题在现状清楚时可以不做现状调查,但必须做“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4) 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指令目标值时用) 经常发生的问题: 脱离目标;空洞口号;表示决心。 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应该是: 针对目标实现的人员;设备;技术;信息;财

12、力;时间进行分析。必须时,还应包括市场前景;寿命周期;投资效益等方面内容,(四)原因分析,1) 要把有可能造成问题的原因都分析出来, 2) 要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去全面分析; 3) 原因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分析时不要脱离问题的现场; 要展示可能造成问题的全貌; 分析原因要彻底,应该用一个为什么去考虑。 原因分析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不能自创原因分析。,(4)原因分析时使用的统计工具要正确、恰当。 因果图单一目的、因素不交叉;分析在三层以内。 树 图单一目的、因素不交叉、分 析层次不限。 关联图多目的、因素可交叉。,(五) 确定主要原因,1)把因果图、树图、关联图的末端因素逐个进行确

13、认,从末端因素中确定主要原因是哪些。 2)企业或小组不可抗拒的因素不能做为主要原因。 3)主要因素必须是对分析的问题影响大、小组又有能力解决的因素。 (以原因是否关键,是否容易解决来评定主要原因都是不对的) 4)确定主要原因时必须有充分的依据,不要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选举法”“01”,小组成员要亲自到现场去确认。 5)确定主要原因的过程可能是反复的“再确认”。 6)确定主要原因应该是: 把所有分析的末端原因逐一确认,把站在小组立场上能够解决的,对发生问题影响程度大的,已用事实或数据证明的末端原因定为主要原因。,(六)制定对策,1)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都要制定对策。 2)不要选择临时性的或应急的对

14、策,要选择能从技术角度长期解决问题的对策。 3)确定对策是一个过程,包括:提出对策、研究分析对策、确定对策的三个步骤。 4)对策必须具有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5)对策表的表头要按照“5W1H”去设计,即: “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 6)经常发生的问题: 对策无目标;对策和措施混淆;与主要原因不对应;对策表不完整。 7)制定对策应该是: 针对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步制定对策,提出合理的对策目标,研究能实现对策目标的具体措施,安排时间进度和责任人,编制完整的计划书。,根据5W1H原则制定了对策表 八 制定对策。,减少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堵管次数【制表人:石 娟 日期: 2008.9.26】

15、,(七)实施对策,1)按照对策表去实施,不要写一套做一套。 2)对策要一个一个的去实施,边实施边检查效果。 3)当措施不能实现对策目标时要调整措施。 4)实施是大家的事情,要体现全小组都参加。 5)一定要和专业技术相结合,作好记录。,(八)效果检查,1)把小组活动的效果和小组活动的目标进行比较,看小组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 2)每项对策完成后也要检查对策的目标是否完成。 3)计算活动期内的经济效益(包括巩固期在内,去掉活动中的消耗费用)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5)经常发生的问题: 夸大成绩地,冒名顶替,搞泡沫效果;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效果未经职能部门验证。,(九)制定巩固措施,1)把活动的成果维持下去“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2)把巩固措施纳入技术标准或管理标准里面去。 3)避免使用“进一步”“加强”“争取”之类的词,大谈体会认识。 4)对创新型课题的成果要使用,要追求创新的价值,因此,必须把成果变成标准,广泛的推广使用,不断进行改进完善,否则失去创新的意义。 5)经常发生的问题: 未经过有关部门的认可,未进行使用验证,没有推广价值,一次性的小发明。,(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1)提高小组的活动水平是活动总结的主要目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QC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