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贷工具调查..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35996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信贷工具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美国信贷工具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美国信贷工具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美国信贷工具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美国信贷工具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信贷工具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信贷工具调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信贷工具调查一. 美国信贷消费体系发展自19世纪30年代,美国信用消费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1.1837年至20世纪50年代为信用行业起步和发展阶段信用与借贷是一起发展的,而借贷的概念在19世纪的美国已经深入到一部分家庭,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美国信贷的嫩芽时期。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或其前身)均在此阶段成立公布了其首份债券评级报告。这一阶段的信用评级不是应发行人的要求而进行的信用评级,不向发行人收取费用,评级所依赖的信息也多为公开信息,实质上是一种主动评级,评级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其出版物的销售。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为立法规范阶段 2.以1970年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出台为标志,美国

2、信用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以此为基础,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框架体系。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公司破产,债券到期无法偿还。投资者和政府意识到信用评级重要性,投资者开始重视对评级结果的利用,政府刚开始规定利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以其作为投资的依据,这些规定促进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该阶段仍未向发行人收取费用。3.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在法律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这一阶段信用行业资本不加速集聚,中介机构不断兼并重组,信用信息服务业从以经营信用信息产品等上游产品为主到提供管理服务为主,而美国现在的信用体系框架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此阶段,金

3、融衍生品不断产生,信用评级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金融计量分析方法的不断改善,为信用评级技术的完善创造了基础条件。同时,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开始开拓国外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信用评级公司,垄断地位日益巩固。二. 美国主要信贷工具分类信用工具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所签发的证明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以下是一些常用信贷工具的分类:(1)按信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等,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地方债券等,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如债券,股票。1、商业票据是指由金融公司或某些信用较高的

4、企业开出的无担保短期票据。通俗的话说就是就是企业甲经营良好,但是没现金,需要一点资金周转,这是金融机构乙就为甲提供资金并收取一定利率。商业票据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由于风险较大,利率高于同期贷款利率,商业票据可以由企业直接发售,也可以由经销商代为发售。(一)定价:面额由25000美元-100000美元不等,发行的非利息成本包含信用额支持费用,代理费,信用评估费。在美国,商业票据的投资者包括中央银行、非金融性企业、投资公司、政府部门、私人抚恤基金、基金组织及个人。另外,储蓄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也获准以资金的20%投资于商业票据。(二)消费群体:信用较高的企业。当前美国市场主要有1700家商业机构的

5、票据流通,到2008年8月,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规模超过1.78万亿美元,虽然此后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但截至2010年10月,商业票据的市场存量规模仍然有1.05万亿美元,是美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市场份额:随着产品设计的推陈出新,商业票据的发行人群体获得了有效扩大,由最初只能由大型的知名美国本土企业发行发展到小型企业、美国境外机构等均可参与发行;货币市场基金成为投资者的主力,其持有的商业票据市场份额由上世纪年代到年代的平均,上升到目前的超过;产品创新、投资者与发行人群体的变化等因素,要求有专业的机构协助商业票据的方案设计与发行销售,从而也促进了专业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

6、。到年月,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规模达到了顶峰,超过万亿美元,虽然此后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但截至年月,商业票据的市场存量规模仍然有万亿美元,是美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美国商业票据的投资者群体高度发达,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信托是最主要的投资者,前者持有的商业票据存量超过,后者持有量在左右,而其他投资者包括非金融机构、保险、政府及个人养老基金等,持有的商业票据存量在至之间。(四)商业票据的优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融资成本低。2、融资效率高。3、风险可控。4、收益较高。5、方案条款设计灵活。运行模式:银行投资者 票据公司2、银行券银行券是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

7、种票据,俗称钞票。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一种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以商业票据流通为基础。在商业票据未到期时,票据持有人因某种原因需将商业票据变为现款,就到银行去贴现。而在银行没有现款支付给票据贴现人时,就用自己发行的票据(即银行券)代替私人商业票据。持票人凭银行券可以随时兑现。银行券具有黄金和信用双重保证,因而得以广泛使用。银行券的发行,不仅可以使银行能够超过其实有资本数量来扩大信用业务,而且可以满足商品生产发展引起的对货币的追加需求。3、国库券国库券(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国库券

8、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中国国库券的期限最短的为一年,而西方国家国库券品种较多,一般可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四种,其面额起点各国不一。国库券采用不记名形式,无须经过背书就可以转让流通。4、债券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

9、债权人。(一)定价:如图表4所示(二)投资群体:个人投资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三)市场份额:截至2014年底,美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为39万亿美元,是美国当年GDP的2.2倍,是股票市值的1.5倍。国债、抵押贷款相关债券、企业债券是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三个债券品种。截至2014年底,上述三类债券的存量规模占债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2%、22%、20%;2014年换手率分别为10.1、5.2、0.9。2011年年底,美国共有28097只公司债2,其中公募债券为23483只,私募债券为4614只。在全部公司债券中,高收益债(指评级在BBB级别及以下的债券,下同)有10139只,占比36。(四)运

10、营模式,如美国市政债券地方政府50地方机构47使用机构发行的直接发行体3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如学校宿舍,交通设施,医院等。(五)优缺点:1、税收减免2、信用良好3、税后收益率高4、保险结合5、利率较低6、流动性较差(2)按信用主体划分(按银行贷款分类,不包含其他方式)分为个人信用贷款,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其他贷款,信用卡等。企业信用贷款分为流动资金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项目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1、个人按揭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一般指的是个人购置商品房抵押贷款,也是按揭人将房屋的产权转让给银行作为还款保障,还款后,按揭受益人将房屋的产权转让回按揭人,在还款过程中按

11、揭人享有房屋的使用权。(一)定价,如下表所示(二)消费群体:个人(三)市场份额:占美国抵押贷款的90左右,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住房金融市场。(四)优缺点:1、优点。公证托管制度和产权保险制度都是美国房地产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贷款机构发放住房按揭贷款提供了有力保障。贷衍生债券是美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房贷的大规模证券化保证了贷款机构有足够的资金提供购房融资服务,压低了市场房贷利率,降低了购房人融资成本,而美联储当时推出的低利率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美国人的购房需求,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总体来看,美国住房贷款制度的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法律体系完善、产权制度明晰;二是个人征信体系完

12、备、有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标准;三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化解房贷风险;四是有发达的住房贷款衍生市场,大幅度提高了住房按揭贷款的流动性,并转移了贷款机构房贷业务的风险;五是充分运用了市场机制、金融市场来实现国民住宅消费保障的目标。2、缺点。首先,次级贷款及相关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虽然转移了贷款机构的风险,但同时也导致其放贷能力放大,导致过度杠杆;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包装本身不能消灭风险,只是掩盖了其高风险实质而已,证券化包装使得次级贷款在房贷衍生产品链条的风险传递及泡沫断裂,最终出现了恶性循环。其次,住房贷款发放、产品创新、信用评级及证券化过程中出现金融监管断档,使得风险隐形化和累积。第三,银行短期奖励

13、与长期贷款风险不匹配,高风险高回报的短期奖励机制促使导致金融高官们对利润的过度追逐,忽视了长期风险。追本溯源。(五)运营模式,图一为美国个人按揭贷款运营模式:(六)美国个人贷款办理流程中低收入者如何申请贷款联邦住房部专门有为中低收入家庭和第一次购买住房家庭担保的住房贷款,这种贷款最大的好处是购屋者不必为付首付款而发愁,因为这种贷款往往只要求购屋者所附的首付款不超过借款总额的3%。如购买20万美元的住宅,购屋人只需要付首付款6000美元就可以入住新居,这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能够拥有住房助益很大。联邦住房部担保的住房贷款对购屋者的信用要求远不如商业金融机构那么高,即使宣布破产的人,在破产两年后也可以从

14、联邦住房部担保的金融机构申请到住房贷款。在家庭收入和债务比例率上,联邦住房部担保的贷款条件也相对宽松,这一切都是为了能使中低收入家庭也可以拥有住房。任何居民都可以申请联邦住房部担保的住房贷款,但相对而言申请这种贷款的人多为中低收入家庭。既然联邦住房部担保的住房贷款条件比较宽松,为什么很多美国人还要从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呢?这里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联邦住房部担保的住房贷款金额有一定限制,如果需要大额贷款则较难申请到。美国的中位房价虽然不到20万美元,但这决不意味着在美国就业机会多的大都会地区都能以这样低的价格购买到住房。实际上大都会地区的中位房价要在40万至50万美元之间。所以在房贷上就有普通

15、贷款和大额贷款之分。美国房贷机构设定的大额贷款指的是超过41.7万美元的贷款,而需要这种贷款的人大多为高收入人群。第二,联邦住房部担保的贷款利率要比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偏高一些,购屋者如果有较好的收入并有能力付20%的首付款,就没有必要去借贷利率较高的贷款。2、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专项用于购买汽车(主要投向个人自用车)的贷款。主要分为间客模式和直客模式两种美国是汽车消费信贷的鼻祖,研究表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汽车消费信贷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美国兴起的个人购车中的分期付款方式,正式获得合法地位则是1916年美国政府出台统一小额贷款法。(一)定价:下表为美国汽车2014年12月16日汽车消费贷款利率 (二)市场份额:如表1,选自2005年数据,目前美国直接贷款的比重约占整个用户分期付款融资的42%,间接贷款占28% 。(三)消费群体:个人(四)优缺点: 1.优点。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可囊括所有在售车型,涵盖范围很广。一般银行车贷利率是依照银行利率确定,而有些银行还可以针对客户情况,将贷款利率上下浮动。 2.缺点。 1.申请手续繁杂。 2.各种杂费较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需支付其他多种费用,如担保费、验资费、律师费、抵押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