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30599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颜色标记考试题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军事理论课课后习题一一、单项选择1、军事科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C、人文科学 D、技术科学2、我国奉行( )的国防政策。A、扩张性 B、防御性 C、自卫性 D、中立性3、( )是国家的根本标志。A、领土完整 B、社会准则 C、主权 D、国家荣誉4、我国古代边防建设的代表长城始建于(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唐 D、明5、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按军(战)区划分为( )大军(战)区。 A、六 B、七 C、八 D、九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诞生于( )。 A、1929年8月1日 B、1945年11月11日 C、1949年11月11日 D、1966年7月1日7、我军的军事战略方

2、针是( )。A、积极防御 B、积极准备 C、积极训练 D、积极预防8、武装力量就是国家或( )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A、社会组织 B、政治集团 C、军事集团 D、武装集团9、我国国防外交活动的根本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B、坚持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C、加强多边合作,建立安全机制 D、增加军事互信,反对军备竞赛10、海军是以( )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A、舰艇 B、潜艇 C、海军航空兵 D、两栖登陆11、国防法规所调整的关系是( )。A、军队内部的社会关系 B、武装力量内部的社会关系 C、武装力量与外部的社会关系 D、国防与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

3、关系。12、( )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颁布,对依法加强中国的国防动员建设,增强国防潜力,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A、2007 B、2008 C、2009 D、201013、我国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学生在就学期间,( )接受军事理论教育和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 A、需要 B、应当 C、必须 D、应该14、根据我国相关国防法律法规,当国防建设和开展军事活动对公民的合法权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或经济损失后,我国公民享有获得( )的权利A、赔偿 B、补偿 C、补贴 D、补助15、中国古代封建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A、军政、军志的问世 B、孙子兵法的问世C、孙膑兵法的

4、问世 D、武经七书的问世16、“不战而屈人之兵”是( )提出来的。 A、孙武 B、孙膑 C、孙权 D、孙文17、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党指挥枪的重要建军原则是在( )。A、八七会议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古田会议18、毛泽东所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是( )的通俗解释。A、游击战 B、运动战 C、阵地战 D、歼灭战19、朝鲜战争中“零敲牛皮糖”战术,表现了毛泽东( )的灵活性。A、因地用兵 B、因敌用兵 C、因时用兵 D、因势用兵20、1985年,我国宣布裁军( )万,标志着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开始。A、20 B、60 C、80 D、1002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

5、设思想是( )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22、胡锦涛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以( )为统领。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军事思想 C、积极防御 D、构建和谐社会23、依法从严治军是我军( )建设的需要A、革命化 B、正规化 C、现代化 D、纪律化24、我国的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的方针。A、艰苦创业 B、自力更生 C、中西结合 D、自强不息25、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 )全局的方略。A、国家发展 B、战争 C、外交关系 D、经济建设26、目前,世界可分为海洋地缘战略区和( )大陆地缘战略区。A、亚洲 B、美洲 C、欧非 D、欧亚27、

6、与中国有共同陆地边界的国家有( )。A、8个 B、13个 C、14个 D、15个28、冷战时期,著名的“大三角关系”是指( )。A、中美苏关系 B、中美俄关系 C、中美日关系 D、中美印关系2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A、100 B、150 C、200 D、35030、南海诸岛中分布面积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群岛是( )。A、东沙群岛 B、西沙群岛 C、中沙群岛 D、南沙群岛31、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全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实力和( )的总和。A、条件 B、潜力 C、因素 D、水平32、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GDP总量超过(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A、法国 B、德国 C

7、、日本 D 、英国33、“三股恶势力”即国际恐怖主义、( )和宗教极端主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将更加突出。A、民族极端份子 B、贩毒集团 C、民族分裂主义 D、跨国犯罪集团3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出口国是( )A、俄罗斯 B、美国 C、法国 D、中国35、军事高技术的核心技术是( )A、微电子技术B、信息技术C、夜视技术D、航天技术36、射程在30008000公里的导弹是( )。A、近程导弹 B、中程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37、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号”在进行第10次飞行时发生爆炸,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惨剧,该事例说明了高技术具有( )特征。A、高技术

8、B、高速度 C 、高投资 D、高风险38、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 )以上的武器。 A、 90 B、 80 C、 60 D、 5039、世界上最先掌握载人航天的国家是( )。A、美国 B、前苏联 C、英国 D、法国40、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内涵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扩展,当前是指( )。A、C3I B、C4ISR C、C3IEW D、C4I41、被称做“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的军事高技术是( )A、精确制导技术 B、伪装隐身技术 C、电子对抗技术 D、指挥控制技术42、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和( )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A、网络技术

9、 B、通信技术 C、交换技术 D、无线电技术43、与工业社会对应的战争形态是( )。 A、轻兵器战争 B、冷兵器战争 C、机械化战争 D、信息化战争44、从战争手段和战争体系特征看,海湾战争仍然是一场由高技术支撑的( )战争。A、机械化 B、高技术 C、信息化 D、现代化45、( )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A、提高综合国力 B、提高军人素质 C、发展武器装备 D、加强后勤保障2一、单项选择1、国防教育的对象是( )。A、学生 B、高校学生 C、全体公民 D、符合征兵条件的人2、我国奉行( )的国防政策。A、扩张性B、防御性C、自卫性D、中立性3、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始于( )。A、秦 B、宋 C

10、、元 D、明4、国防动员的主体是( )。A、个人 B、国家 C、家庭 D、工作单位5、以下不属于全国划分的七大军区的是( )。 A、成都军区 B、兰州军区 C、广西军区 D、济南军区6、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的时间是( )年4月23日。A、1948 B、1949 C、1950 D、19517、我国坚持( )的核战略。A、遏制防御 B、自卫防御 C、积极防御 D、有效防御8、( )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主体。 A、民兵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预备役 D、中国人民解放军9、( )是党和国家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A、中央军事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防部 D、总参谋部10、空军

11、是以( )为主体,主要遂行空中作战任务的军种。 A、空战兵 B、防空兵 C、航空兵 D、地空导弹兵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受( )的直接领导与指挥。 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国防部 D、总参谋部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 )相结合的兵役制度。A、预备役 B、后备伇 C、基干民兵 D、文职人员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 )。”A、免征 B、不征集 C、缓征 D、服预备役14、根据我国相关国防法律法规,当国防建设和开展军事活动对公民的合法权

12、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或经济损失后,我国公民享有获得( )的权利。A、赔偿 B、补偿 C、补贴 D、补助15、军事思想是关于( )、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A、战争 B、社会 C、政治 D、文化16、中国古代封建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A、军政、军志的问世 B、孙子兵法的问世C、孙膑兵法的问世 D、武经七书的问世17、提出“海权论”的美国军事理论家是( )。A、马汉 B、杜黑 C、克劳塞维茨 D、富勒18、毛泽东是在( )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的。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19、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 B、武器装备 C、科学技术 D、 经济实力20、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 )。A、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C、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D、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2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的战略转变是指( )。A、国家建设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