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3044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考前版剖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简述如何采用调制光谱技术从饱和吸收光谱装置中获取鉴频信号,并锁定激光的频率一束激光经过一个位相调制器,对激光场的相位产生调制: 通过Bessel 函数一阶展开表达为: 调制后的激光含有三个频率成分,频率为的载频和频率为的边带,这里是相位调制频率,是调制深度。初始激光总功率为,那么载频的功率为:,一阶边带功率为 当调制深度较小时(,几乎所有的功率都在载频和两个一阶边带上,并且: 1)当用光探测器探测相位调制光场测到的电信号为 因此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只有一个直流项,观察不到任何的调制信号。2) 当相位调制激光通过原子气室,原子气室对光场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一个频率响应函数,它是一个复函数,可以

2、分解为色散和吸收,因此输出激光为: 输出激光由光探测器探测得到: 直流项是来源于自身的平方,项是载频和边带的拍频,由于载频的功率大大于边带功率,因此此项属于较小项,项是边带与边带拍频,功率更小因此忽略掉。的电信号,携带着色散和吸收信号,项包含了sin项和cos项。相位灵敏差拍探测技术,也就是将处射频信号搬运到低频处,它可产生鉴频信号或误差信号(error signal)用于反馈将激光频率锁定在原子吸收线或光学参考腔上。将调制信号和探测器探测到的电信号同时送入一个混频器(也就是一个乘法器)得到: 该信号再通过低通滤波将和高频信号滤掉得到 可以看到低通滤波后的信号依赖于相移器移动的相位,当时,测量

3、到的是项的信号,当时,测量到的是项的信号。1) 当调制频率,为响应函数的线宽,那么 它近似为实数,低通滤波后的输出信号为 2)当调制频率,称为Pound-Drever-Hall,误差信号:18.简述拉曼冷却技术的工作原理Raman跃迁是在一个原子中同时含有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这个过程与双光子跃迁有着类似性。原子基态有两个能级和(它们可以是超精细的两个能级),两束激光激发基态两个能级和之间进行相干Raman跃迁,能级差为。两束激光远失谐一个中介激发态,这样与两个基态能级和之间相干转移相比,单光子吸收可以忽略不计。这里两束激光按相反方向传输,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基态能级和之间共振激发条件: 由于两

4、束激光按相反方向传输,两个基态能级和之间相干Raman跃迁非常灵敏于原子速度。而直接用微波频率激发基态能级和,这个跃迁不灵敏于原子速度。由于两个基态能级具有很长的寿命,它们之间几乎没有自发辐射,因此两个基态能级线宽非常窄,相干Raman跃迁只能选择非常窄分布的原子进行激发: 这里k是平均波矢量。Raman跃迁的线宽主要由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时间决定, 因此,相干Raman跃迁可以选择非常窄分布的原子进行激发,可以小于反冲速度。Raman冷却过程:初始原子布居在基态能级上,速度分布宽度约为反冲速度1) 首先一个Raman脉冲将速度分布为到从能级激发到能级,并且中心速度变为,这是由于受激吸收和受激辐

5、射过程方向相反,原子将获得一个的速度。2) 在能级的原子将由一束与激发态共振光激发,通过自发辐射回到能级,并且速度分布在中心为(由于吸收一个光子),范围从到,因此我们看到,虽然返回能级的速度分布宽度始终为,但是在中心速度为零附近的原子数增多,因此精确控制Raman脉冲始终不激发中心速度为零、分布范围为的原子,而多次激发在此范围以外的原子,因此中心速度为零、分布范围为的原子逐渐增多,实现突破反冲速度冷却极限。实现突破反冲速度极限冷却是利用中心速度为零范围很窄的原子不与光场相互作用,通过精确选择中心速度范围以外原子激发多次冷却10. 磁光阱俘获原理磁光阱俘获就是利用四极磁场引起激光散射力的不平衡,

6、使激光散射力更强的束缚原子。MOT原理图,用简单的能级说明。两个磁场线圈之间中间点磁场为零,这是由于两个磁场线圈的电流反向,中间点的磁场相互抵消而为零,在中间点附近的磁场近似线性增加,因此Zeeman效应引起的激发态能级移动也近似线性。激光是相互反向传输的圆偏振光,频率略小于原子共振频率。Zeeman效应频移引起激光散射力的不平衡:考虑一个原子从势阱中心移动到势阱轴正侧,那么这个原子跃迁线更接近激光频率,选择定则要求吸收从右向左的传输的光子发生跃迁,产生一个向势阱中心推的散射力;在势阱轴负侧,那么这个原子跃迁线更接近激光频率,选择定则要求吸收从左向右的传输的光子发生跃迁,产生一个向势阱中心推的

7、散射力;在MOT中原子受到的力为: 这里我们假设相对于失谐是一个小量。从这个式中看出,原子进入激光交汇区域将受到激光减速力(第一项)和位置依赖的推向中心的力。因此磁光阱结合减速和囚禁力,使它很容易装入原子。13. 简述在磁阱中蒸发冷却技术的原理通过Optical molasses激光冷却技术使原子冷却到多普勒温度极限以下,但高于反冲极限。用蒸发冷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冷却原子。在磁阱中的原子团,热运动快的原子离开磁阱束缚,留下的原子经热平衡后温度更低。蒸发冷却过程为:首先原子数随能量呈Boltzmann分布:,是特征温度,让所有高于能量的原子脱离磁阱的束缚,这里,典型值为3-6。这个切掉

8、的分布中每个原子的平均温度低于被切掉之前,因此经过碰撞原子重新建立新的热平衡,新的热平衡;然后去掉能量以上的原子,进行进一步的冷却。蒸发冷却的速率依赖于势阱中原子的碰撞速率。原子在蒸发冷却过程中,密度不断增加,温度降低,因此增加了相空间的密度。在磁阱中通过降低磁场电流来降低磁阱高度进行蒸发冷却不太有效,因为势阱变的很浅,原子密度很低。但是对于光偶极力势阱,通过降低光强可以有效的蒸发冷却获得BEC。在磁阱中,可以通过射频场驱动束缚的Zeeman自旋态向非束缚自旋态跃迁来精确控制蒸发冷却过程。射频场频率为将驱动距势阱中心r处的Zeeman能级态之间的跃迁,径向距离r满足:。热原子在势阱振荡超出这个

9、径向距离,因此射频场将这些热原子激发跃迁到非束缚自旋态。14. 简述饱和吸收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解释铷原子饱和吸收光谱中出现的交叉吸收线典型的实验装置,一束激光通过分束器分为两部分,功率强的光束作为泵浦光,弱的光作为探测光,两束光频率相同,反向进入原子气室,探测光由光电探测器探测。泵浦光与某一速度的原子相互作用,将原子激发到上能级,由于泵浦光光强强,在原子基态布居上出现一个烧孔。扫描激光器的频率,1)当激光频率远失谐原子共振频率,由于泵浦光与探测光方向相反,泵浦光与探测光与不同速度的原子相互作用,因此泵浦光不影响探测光的吸收。2)当激光频率接近原子共振频率时,两束光同时与速度为零的原子相互作

10、用,泵浦光引起的烧孔效应将减小对探测光的吸收,因此泵浦光引起的饱和效应使探测光出现一个窄的峰,因此在一个大的多普勒吸收背景中出现一个窄的透射峰。在饱和吸收光谱中,一个大的多普勒吸收背景有两条能级跃迁吸收线,在两条能级跃迁的中间频率处也出现一个窄的透射峰,称为交叉吸收线。当激光频率在两条能级跃迁的中间频率时,泵浦光在速度分别为的对称两处产生烧孔效应,探测光对能级的跃迁将由泵浦光对跃迁产生的烧孔效应而影响,因此减少吸收,同时探测光对能级的跃迁将由泵浦光对跃迁产生的烧孔效应而影响,也减少吸收,因此在两条能级跃迁的中间频率处也出现一个窄的透射峰,两个跃迁能级产生三个窄峰。15. 简述涡轮分子泵和溅射离

11、子泵的工作原理涡轮分子泵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涡轮叶片,不断对被抽气体分子施以定向的动量和压缩作用,将气体排走的泵,是一种纯机械的高速真空泵。涡轮分子泵由四部分组成:1)带有进气口法兰的泵壳;2)由动叶轮和静叶轮组成的涡轮排;3)有中频电动机和润滑油系统构成的驱动装置;4)装置内 其他零件的底座。动叶轮和静叶轮的形状与尺寸完全相同,但叶面相反。每个叶轮上都开有径向的气槽,构成辐射状的叶片,叶轮旋转时,它和气体间有相对运动速率,气体分子经第一个动叶轮作用后,除了少数未与叶片相撞直接飞过除外,大部分与动叶轮碰撞并获得近于叶轮的切向速率。这些分子如果直接进入第二个动叶轮,由于它们与动轮间几乎没有相对速

12、率,因此动叶轮对它们就不起作用。而当它们进入静叶轮后,由于叶面角相反,则因两者有相对速率,就能发生碰撞并有往下飞行的运动分量。动叶轮和静叶轮间隔排列。溅射离子泵主要由阳极、阴极、泵壳、磁铁等部分组成。由于起主要作用的部分是阳极、阴极,故也称二级溅射离子泵。阳极由多个不锈钢圆筒组成,阴极由钛板制成,阳极位于两阴极片之间,磁场方向垂直于阴极,磁场强度为0.10.2特斯拉。工作时阳极加有3-7千伏的直流高压。把每一个小阳极筒可看成是潘宁放电筒,当泵内由前置泵抽至一定的预真空后,则由于宇宙射线及高压电场在阴极上场致发射产生的自由电子,在正交电磁场作下,产生潘宁放电。由于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使气体分子电

13、离成正离子和电子,这些新产生的二次电子又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新的正离子和二次电子,如此反复形成自持放电。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以极高的能量轰击阴极钛板,引起钛板溅射,溅射的钛原子沉积在阳极筒内壁和未经轰击的阴极部分。这些溅射出的钛原子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掩埋吸附在表面上或进入表面的气体分子;其二是不断更新钛膜,类似钛升华泵的作用。前者的作用属于电清除作用,后者则属于化学吸附作用。故这种泵也称为钛溅射离子泵。3.分别设计远红失谐和蓝失谐光阱结构实现原子囚禁首先作一个变换 代入(3.11) 对角化求本征值问题: 于是得到 得到。对于非扰动本征值为,对应着两能级相差,因为这是在相互作用表象,去掉了快

14、变频率,因此二能级量子态变为本征能量为和, 对应于基态能量加一个光子的能量。这可以从dressed 原子图象来解释。我们考虑激光频率远离二能级原子共振频率,这样对光的吸收和自发辐射大大减小, 光频移的大小为。这在光偶极力势阱的基本原理,分为远红失谐光阱,在光强最大处势阱最低,因此原子被trap在光强最大处。远蓝失谐光阱,在光强最小处势阱最低。9. 简述Penning trap的工作原理潘宁放电是在正交电磁场中磁约束的高速运动的电子碰撞气体分子而放电。如图设金属圆桶的电压为+V,两端的端帽电压为负电压,磁场方向为圆桶的轴向z,这样电子带有负电荷,在圆桶的轴向由于端帽负电压的排斥力产生一个向中心的束缚势阱,阻止电子逃离轴向;而在圆桶的径向静电场吸引电子而远离轴向z,但强的磁场使电子在径向产生一个束缚力,电子在圆桶内作近似轮滚运动的绕轴旋转,可以被约束很长时间。但对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在圆桶的径向静电场产生束缚力,而在圆桶的轴向为远离中心的力,正离子会被加速轰击端帽负电极。圆桶内的气体分子被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被电离,实现潘宁放电,电离产生的正离子积聚在轴向并加速向负电极端帽轰击。电离产生的电子被束缚,因此增加了与气体分子碰撞,将不断的使气体分子产生电离。16. 简述利用分秒激光脉冲如何实现光学频率梳的工作原理光频梳技术即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