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采样(水和废水).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29332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采样(水和废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质采样(水和废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质采样(水和废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质采样(水和废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质采样(水和废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质采样(水和废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采样(水和废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质采样(水和废水)一、填空题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 或 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 网格 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3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 水面下0.5 m处和 河底上0.5 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 下0.5 m处。4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 正下方 ,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 河床冲刷 、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 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 之处。5测 溶解氧 、 生化需氧量 和 有机污染 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6在建设项目竣工

2、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 生产周期 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2 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 3 次。7污染源 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 扩散形式 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8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 网格 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9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 0.51.0 m,井(孔)口安装 盖 ,孔口地面应采取 防渗 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10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 枯水期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

3、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 每月 采样一次。11地下水采样前,除 五日生化需氧量 、 有机物 和 细菌类 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12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 样品类别 、采样日期、监测井 编号、样品 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13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为 等时混合水样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 20 。14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 时间 与 流量 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4、。15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 污水流量测试 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1000t/d时,还应满足 自动监测 的要求。16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的标志内容包括 点位名称、编号、排污去向、主要污染因子 等。17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 干扰物质 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 均匀 性和 代表 性。18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玻璃 (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 聚乙烯塑料 (材质)采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19采集湖泊和水库样品所用的闭管式采样器应装有 排气 装置,以采集到不与管内积存空气(或气体)混合的水

5、样。在靠近底部采样时,注意不要搅动 水和沉积物 的界面。20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 浮标 法、六分仪 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21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 生物 作用、 化学 作用和 物理 作用。22选择盛装水样的容器材质必须注意: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容器不能引起新的玷污 、 容器不得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23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 水温、 pH 、 电导率、 浊度、 溶解氧,即常说的五参数。24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 酸 、

6、 碱和 生物抑制剂,加入量因需要而异。25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 金属,聚乙烯等塑料吸附 有机物质、磷酸盐和油类。26水样采集后,对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 水样标签。27待测溴化物及含溴化合物的水样需 于25冷藏 并 避光 保存。28根据不同的水质采样目的,采样网络可以是 单点也可扩展到 整个流域 。29采集测定挥发性物质的水样时,采样泵的吸入高度要 低 ,管网系统要 严密 。30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 避免外界物质污染 的地方。31水流量的测量包括 流向 、 流速 和 流量三方面。32对于流速和待测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采集 流量比例 样品,可反映水体的整体质量。33

7、采集水质样品时,在 同一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 已知比例 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混合水样。34为了某种目的,把从 不同采样点 同时采得的 瞬时水样 混合为一个样品,这种混合样品称为综合水样。35水体沉积物可用 抓斗 、 采泥器 或钻探装置采集。36水的细菌学检验所用的样品容器,是 广口瓶,瓶的材质为 塑料或 玻璃。37对细菌学检验的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 能够经受高温灭菌。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检验前,应保持 密封 。二、判断题1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2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

8、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 3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4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4处采样。( ) 正确答案为: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5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6在应急监测中,对江河的采样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7地下水监测点网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

9、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 )8地下水监测点网可根据需要随时变动。( )9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布设时,每个县至少应有12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每500km2布设1眼井。( )10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11地下水采样时,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30min时,应进行洗井。( )12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枯水期各1次。( )13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14为实施水污染物排

10、放总量监测,对日排水量大于或等于500t、小于1 000t的排污单位,使用连续流量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或以每小时为间隔的时间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 )15排污总量监测的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16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确认后的采样点不得改动。( )17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监测站对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监督监测,重点污染源(日排水量大于100t的企业)每年4次以上,一般污染源(日排水量100t以下的企业)每年24次。( )18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Cd、Hg、As和Cr()等项目时,采

11、样时应避开水表面。( )19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从水体的特定地点的不同深度采集的一组样品称为平面样品组。( )20地表水监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当有漂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21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的布设,应在较小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 22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水质控制的采样点应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 )23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由于分层现象,导致非均匀水体,采样时要把采样点深度间的距离尽可能加长。( )24采样现场测定记录中要记录现场测定

12、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步骤,测量并记录现场温度。( )25在进行长期采样过程中,条件不变时,就不必对每次采样都重复说明,仅叙述现场进行的监测和容易变化的条件,如气候条件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等。( )26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完全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27测定氟化物的水样应贮于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28清洗采样容器的一般程序是,用铬酸-硫酸洗液,再用水和洗涤剂洗,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 29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铬酸-硫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30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亚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

13、细菌的抑制作用。( )31测定水中六价铬时,采集水样的容器应使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以保证其密封。( )32河流干流网络的采样点应包括潮区界以内的各采样点、较大支流的汇入口和主要污水或者工业废水的排放口。( )33为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采集测定溶解气体、易挥发物质的水样时要把层流诱发成湍流。( )34只有固定采样点位才能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对比。( )35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在潮汐河段,涨潮和落潮时采样点的布设应该相同。( )36水质监测的某些参数,如溶解气体的浓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以便取得准确的结果。( )37为测定水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一定要采集混合水样。( )38在封闭管道中采集

14、水样,采样器探头或采样管应妥善地放在进水的上游,采样管不能靠近管壁。( )39对于开阔水体,调查水质状况时,应考虑到成层期与循环期的水质明显不同。了解循环期水质,可采集表层水样;了解成层期水质,应按深度分层采样。( )40沉积物采样地点除设在主要污染源附近、河口部位外,应选择由于地形及潮汐原因造成堆积以及沉积层恶化的地点,也可选择在沉积层较厚的地点。( ) 41沉积物样品的存放,一般使用广口容器,且要注意容器的密封。( )42要了解水体垂直断面的平均水质而采用“综合深度法”采样时,为了在所有深度均能采得等份的水样,采样瓶沉降或提升的速度应是均匀的。( ) 43采集测定微生物的水样时,采样设备与

15、容器不能用水样冲洗。( )44采水样容器的材质在化学和生物性质方面应具有惰性,使样品组分与容器之间的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光照可能影响水样中的生物体,选材时要予以考虑。( )三、选择题1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B 。 A控制断面 B对照断面 C削减断面2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 A 。 A控制断面 B对照断面 C削减断面3当水面宽100m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 C 条。 A5 B2 C34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 C 。 A每年至少一次 B逢单月一次 C每月至少一次5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