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28685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纲阐释,考情,(续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是近年来语文考题变化最大的 考点之一。过去一般考查对易混修辞方法的判断或对修辞方法作用的正误的 判断,所用语言材料都是含有某种修辞方法的句子。近年来对这一考点的考 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较少考查对修辞术语以及方法的识记辨认,侧重考查运用能力,即根据 规定的情景,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 识。,2.选材具有时代气息,所给的材料、所设的情景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分析 社会、人生密切相关,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3.对语言表达中修辞实际运用的考查则

2、放在语言运用题中,常常与仿写、 情景描写、图文转换等结合在一起考查,这是修辞考查的一个重点。 4.修辞在“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考查,侧重对修辞的判断及对 其表达效果的理解。而在作文命题当中,也有可能涉及修辞,准确理解作文 题目(或材料)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对准确审题有很重要的作用。 5.近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内容多是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这些修辞方 法的应用须认真掌握。,附:20062012 年广东高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查情况一览表,粤题精讲,1.(2012 年广东卷)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 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的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 前言,要求语言

3、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 法,不少于 60 个字(含标点符号)。,_ 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及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E 级。材料要求写“前言”,做题时注意要开门见山,直接 提示作品展的基本信息;言简意赅,围绕标题介绍作品展主要 内容以及功能、目的及意义等。注意题目中“至少使用两种以 上修辞手法”及字数的要求。,【参考答案】示例:如果说植物是人类生活的伙伴,花卉 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群。在这个光、影和色彩汇集的花园里, 我们将通过摄影作品展观赏到桃花的娇艳、荷花的清纯、菊花 的高洁、梅花的坚韧,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4、。(拟人和排比),2(2008 年广东卷)下面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 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 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 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可从小孩 的角度,也可从妇女(妈妈、老师等)的角度,只要围绕“情深” 抒写,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鲜明生动即可。,【参考答案】示例一: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 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 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示例二:您用三尺教鞭为我们指点人生道路的迷津,

5、您在 五尺讲台为我们展现大千世界的奥秘,您用七彩粉笔为我们描 绘知识王国的地图。,考点透析,考点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 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 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 些比喻句中三要素并不都出现。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 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且两者之间有相似点。,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用比喻要注意: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不,能太抽象;思想感情要合乎情理。,2.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的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

6、现,中间 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如:收获 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2)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 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广场 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典型的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 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 物的相似点。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 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 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 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瞧,那一群

7、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 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示例】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 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_ 【剖析】这道题,既要仿造并列的句式又要用“时间”造 出两个比喻。比喻句的第一个分句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第 二个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解释,揭示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 点,并释喻分句。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必须以“时间” 为本体;句子的结构必须与例句相同;前后两句话之间要 注意衔接。,【答案】示例一:时间好比一把利刃,它能在光滑的皮肤 上刻下深深

8、的烙印。时间如同一面明镜,它能使一切是非在此 中显出真相。,示例二: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 时间如同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生中的每一个足迹。,考点二 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 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 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 “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和形象性。,2.比拟的种类,(1)拟人。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2)拟物。如:他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赶紧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示例】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9、,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注释】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修辞手法的 分析能力。首先找出诗歌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字句:吕诗的“着 意”“无言”;范诗的“辛苦”“心酸”“怨”。然后,分析 诗歌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显然,这两首诗都是把木芙蓉当 作人来写了,赋予了木芙蓉人的感情,所以是拟人的手法。 【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

10、人手法。,考点三 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作用,借代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 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性,其作用是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2.借代的种类,考点四 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作用,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 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 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夸张的作用是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强语言的生 动性。,2.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11、2)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考点五 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由字数相 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 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组合而成的。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 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对偶的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 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 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而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 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2.对偶的种类,(1)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12、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羁鸟 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串对(又称“流水对”):上 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 对仗要求的对仗。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 方面稍有出入的对仗,也就是说宽对的形式要求较为宽松。,【示例】(2010 年重庆卷)有人用“千里为重,广大为庆” 来解释“重庆”二字。请你以此为开头,续写一副对联。要求: 能够体现重庆精神,上下联续写部分分别在 820

13、 字之间。 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对偶修辞方法的能力。要想拟 写出一副好对联,就得对对联的基本要求有所了解。第一,要 掌握对偶的修辞方法;第二,上下联的意思要相关、相对或相 反;第三,上下联用词词性要相同。,广,【答案】示例:千里为重,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名扬海外 大为庆,人杰地灵生活幸福喜上眉梢,考点六 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 重感情。,2.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如:大堰河,含泪地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 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 材和几束稻草,同

14、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 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2)句子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 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 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示例】(2009 年全国卷)仿照下面的例子,自选话题, 写出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例子相同。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_ _,【剖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的能力。要特别注意暗示信息的处理,一是内容上,不“破” 不“立”,“破”“立”结合,先否定后肯定;二是感情基调 上一定要

15、切合要求,昂扬向上,健康主流;三是注意例句形式 “不必,就好”,要形成排比,内容上注意相关 性。,【答案】示例:房屋不必金碧辉煌,舒适即可;朋友不必 前呼后拥,知心即可;生活不必波澜起伏,平淡即可。,考点七,反复,1.反复的特点及作用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 组,这种修辞方法称为反复。 反复的作用: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用于抒情 写景,感染力强;用于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 情感的作用,同时使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体现语言 美。,2.反复的种类,(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好像失了东三省,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考点八 设问,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