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22622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题(32分,共16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 粗犷旷日持久舟楫编辑 砾石沥青 鞭挞纷至沓来呜咽奖掖 忏悔阡陌 诘难殚精竭虑畜养体恤 蹒跚珊瑚 迸发屏气凝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寒暄 技俩 饿殍 恪尽职守 搭讪 辍学 喋血 安份守己 .暮霭 沉湎 松驰 怨天尤人 寥落 静谧 坐落 铩羽而归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被媒体不绝如缕爆炒的演员吸毒、为虚假广告代言等新闻,严重影响了演艺界的声誉。

2、 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受金融危机影响,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情况。不知怎么了,最近这孩子的脾气越来越让人不可了。最近我们重新调整了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震荡 琢磨 从而 . 振荡 捉摸 进而.震荡 捉摸 从而 振荡 琢磨 进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由于时代久远,论语中的文言字词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它们

3、像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鲜活的生命。 .我国自主研制的反恐“千里眼”,已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事侦查、消防、环保、交通等众多领域。 .他公司有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平均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 全市3000多名消防官兵和210辆消防车,决定放弃十一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高二期中 语文试卷 第1页 共9页 家长们常用“ ”来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老师们常用“ ”来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朋友们常用 “ ”来互相勉励,而我们常用“ ”来表达到达理想彼岸的决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长风破浪会

4、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 7.下列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 .彭教授,请你抛砖引玉,为大家说几句吧。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你的意见对我们肯定会有帮助的。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您在家等候。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9.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国让它承担理

5、亏的责任。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到你这里了。 .固执一死生为虚诞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荒诞无稽,不真实的。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属于我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让人取用。 10.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上片对孙权和刘裕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赞

6、扬,也隐含着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下片引南朝刘义隆之史实,忠告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出兵。.结尾借廉颇自比,表现词人报效朝廷的强烈愿望和不能被重用的慨叹。全词放射着词人一贯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但感情基调与一贯的豪壮悲凉相比显得低沉消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高二期中 语文试卷 第2页 共9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连结,盘绕.

8、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郁乎苍苍 而又何羡乎 . 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寄蜉蝣于天地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其实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第一段写曹操攻破荆州和江陵的壮举,体现 了作者希望像曹操一样建功立业的豪情。.两段文章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作者把生命放到宇宙

9、的永恒中加以考察,终于积郁释然,旷达超然。 14.下列对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 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 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 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 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 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 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末了看看窗外, 亲爱的, 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 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 亲爱的, 那是贝尔

10、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 他画在墙上的。” .面对贝尔曼的死去,苏艾的话,没有惊人之语,不见感恩之言,足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高二期中 语文试卷 第3页 共9页 .片段借苏艾之口解开悬念,使得结局出人意料,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也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说“杰作”是因为这片叶子给病人生的希望,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悲哀的结尾却给了一抹亮色,叶子治愈了琼珊的肺炎,也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清明节,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和以往不同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

11、等新的祭祀方式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谈到清明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幅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从扫墓的习俗看,清明无疑是令人伤感的节日。又因为,寂静的春天,万物吐旧纳新,满地都是生命的芬芳,都是刚刚苏醒的泥土的气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人们怎能不去怀念那些不能与之分享良辰美景的逝者?而且,于国于家,总有一些生离死别的人和事,值得铭记。然而,清明带给中国人的意象与价值,远不应止于此。虽然今天,它在名义上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从时间上看,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只是到了唐玄宗年间才与寒食合

12、并,渐渐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暗合了“天地清明”“人心清明”与“政治清明”等三重境界。其一是来自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人是社会存在,同时又是自然存在。回想人世间的万般美景,还有什么比得上那树底清风、明月万里,更让人心旷神怡?其二是来自心灵境界的“清明”。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纷扰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扫墓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人重归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明”。其三则是“政治清明”,这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的明晰,就是清廉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是阳光政治。君不见,在古代中国,为官者的大堂之内都会以“明镜高悬”标榜。虽然腐败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