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21785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名称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系别 化学(师范) 班级 13化学(1)班 学号 130701401028 姓名 李 浪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设计理念本节课紧承上一次课的金属性质,深入分析金属与氧气,水的反应。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整节课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设计教学时,考虑到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设计了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逐步理解金属与水的反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金属钠与氧气,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2、。2过程与方法: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猜想假设验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化学的奥秘,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钠与氧气,水的反应难点: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中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1.探究法:实验探究钠与氧气,水的反应。2.讨论法:讨论钠与氧气,水的反应的现象并进行解释,最后形成结论。五教具用具钠、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

3、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网上信息摘录: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

4、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看新闻材料,思考问题新闻材料引入新课,更新颖,也为后面解决与这个新闻材料有的习题作为铺垫设问:这种金属到底是什么?这种金属到底有什么性质?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好,钠是金属,那么金属有哪些性质呢?少数预习过的同学马上回答:金属是钠回顾已有知识经验,进入新知学习准备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准备预习检查:(1)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第,O、Si、Al、Fe、Ca。)(2)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思考与交流:(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复习、讨论等形式列举初中

5、化学所学的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并结合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老师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氧气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反应,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金属Na的一些性质.学生通过预习,大致了解金属的共性。探究一:Na与氧气反应1.钠与O2反应学生实验1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刀切开,观察新切面的颜色及变化(引导学生观察金属钠切开前的表面,与切开后进行比较)。通过观察,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学生通过实验总结:钠的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柔软(硬度小)。板书:一、Na与O2的反应4NaO2=2N

6、a2O(白色)学生实验2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要求写出学生实验1、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老师归纳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板书:NaO22Na2O2(浅黄色)板书:二.与酸和水反应1.Na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问题引入)金属除了与氧气反应,还可以和酸反应,那么能不能和水反应呢?以金属钠为例:钠保存在煤油中,能不能保存在水中?思考,假设新知学习实验探究探究二:钠与水反应的科学探究猜想:对钠是否能够保存在水中进行猜测让学生自己探究新知识提供一些思路假设:预测产物并讨论如何验

7、证验证: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1.引导学生描述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在黑板上写下学生的描述,鼓励学生尽量多地回答。先不做评价,只给予赞赏和鼓励。2.分析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解释描述现象:生1:有气泡生2:来回动生3:冒烟生4:在水上面.生5:变红了师生共同总结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浮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0.97 g/cm3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97.81 游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声剧烈反应,产生气体红有碱性物质生成板书2.Na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拓展迁移问

8、题一:钠可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1)猜想:生1:能 生2:不能同样形成一个“对立”(2)假设: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验证方案该如何设计?(3)验证:进行实验验证,将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并思考(4)得出结论:不能.因为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生成氢氧化物沉淀。2Na+ 2H2O = 2NaOH + H22NaOH+ CuSO4=Cu(OH)2+Na2SO4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也从实验中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问题二:水雷事件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

9、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 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问题:1、推测以上的爆炸物是什么金属?2、短文中提到了该金属的哪些性质?回答,并总结钠的化学性质再回到上新课前

10、的新闻材料,利用实验中探究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考讨论1.问题: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2.提示:本实验设计考虑因素:(1)水蒸气的发生装置(2)水蒸气与铁粉反应装置(3)产物的检验(收集)装置3.指导:对学生画的方案进行指导,并解释教材中方案思考,讨论,画装置图本节课主要探究了金属与氧气,水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跟水反应而置换出H2,而氢后面的金属不可能跟水反应产生H2。探究一:Na与氧气的反应: 1.不加热的情况下,Na与氧气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2.在加热的条件下:Na与

11、氧气反应的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探究二:钠与水反应的科学探究学习方式: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过程:1.问题与思考:钠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2.猜想:3.假设(1)预测产物Na + H2O(2)产物验证方法:4.实验验证过程:观察提示:(1)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2)有没有气体产生;(3)有没听到声音。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实验3-3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12345总结:(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思维拓展(1)金属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吗?说出你的判断,并写出相关

12、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2)请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网上信息摘录: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

13、,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问题:(1)推测以上的爆炸物是什么金属?(2)短文中提到了该金属的哪些性质?七、名师导学本节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本节最重要的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对钠这种特殊的金属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八、教学反思本课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