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1989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少数名族风俗 三套试题a卷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套题就整一个卷面吧,心烦心累,不想折腾。大家进网络作业,如果不是所谓A卷,就胡乱做一两个题,提交,再进去,差不多就是A卷了。如果一次不行,多弄几次吧。嫌麻烦的,也可以自行网上查找。这三套题都不能让大家得满分,可能有13个的错题,都是多选题上。我想,对的分数影响应该不大吧,27、30,我就不信你的最终成绩是57到59之间。第一套题A卷单选题1.(A)被称为是“我国第一本以风俗为名的民俗学名著”。A.应劭的风俗通义B.荀子的蚕赋C.孔子的论语D.王充的论衡2.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1922年创办了(D)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

2、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A.民俗B.风俗C.艺术D.歌谣3.国际学术界对“民俗”所作的“生活手段说”,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D)。他把风俗看作是一种依传统力量而使社区分子遵守的标准化的行为方式。A.阿切尔泰勒B.巴斯科姆C.弗雷泽D.马林诺夫斯基4.从董棕树树干的芯部提取的淀粉是(B)族最喜爱的食物之一。A.布朗族B.独龙族C.傣族D.德昂族5.西南少数民族的(D),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壮观景象。A.刀耕火种B.“号地”C.精耕细作D.梯田稻作6.傣族(C)的描绘了当时的人们“进林去摘果,进山去采菜”的生活情境。A.木姐珠与斗安珠B.金岗岗日C.傣族古歌谣D.粮食的来历和丢失7.(

3、B)族的贝叶经,曾记载了傣族先民是如何将野生稻驯化成为人工稻的过程。A.布朗B.傣C.纳西D.普米8.白族“三道茶”的特点是(D)。A.头敬长辈二敬平辈三敬晚辈B.头甜二苦三回味C.头淡二苦三甘甜D.头苦二甜三回味9.(C)是傣族入山劳作时常带的午餐。A.五彩糯饭B.泼水耙耙C.竹筒饭D.猪膘肉10.(B)族采雪莲花晒干,泡酒,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炖鸡肉味道鲜美,滋补功效甚佳。A.傣族B.藏族C.基诺D.佤多选题1.国际学术界对“民俗”一词下了上百种定义,将它们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ABCDE)A.文化遗留说B.精神文化说C.口头文学说D.草根传统说E.生活手段说2.社会生活民俗包括:

4、(ACD)A.社会组织民俗B.生计民俗C.岁时节日民俗D.人生礼俗2.社会生活民俗包括:(ACD)A.社会组织民俗B.生计民俗C.岁时节日民俗D.人生礼俗3.20世纪60年代,中国民俗学界对()族史诗格萨尔、()族史诗江格尔和()族史诗玛纳斯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BCD)A.回B.藏C.蒙古D.柯尔克孜4.西南少数民族中手工业民俗较有代表性的有( )、( )、( )等。BCDA.运输业B.纺织C.手工为主的铁器打制D.木器制作5.在云南山区族与坝区族群众之间,历来维系着一种用耕牛结成的“亲戚”关系,意即“牛亲家”(CD)A.彝B.白C.哈尼D.傣6.除了一般的烹制方法之外,西南民族富有特色的食

5、物烹制方法有:(ABC)A.烤B.石烹C.食生D.晒7.交通民俗的组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二是( );三是交通信仰习俗。CDA.画B.饰C.交通运输设施民俗D.交通运输工具使用习俗8.食生习俗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常见,比如白族的( ),傣族的( )。BCA“诺索”B.“生皮”C.“喃咪”D.“冬莫”9.生活在怒江峡谷的( )族、( )族、( )族先民至迟在清代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过江工具-溜索。(BCD)A.回B.怒C.独龙D.傈僳是非题1.作为学术或学科语词的“民俗”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英国人汤姆斯在1846年用“Folk”和“Lore”两个词合成的。Y2.中国西南自古就是我国民族的聚居地

6、之一,西南地区生活着全国2/3以上的少数民族,具有“族群多、人口密度大”的特点。Y3.既然是同一个民族,不管其居住地有何不同,其文化特征都是一致的。N4.采集可以说是西南少数民族生活历史上最早且最普遍的生产形式之一。Y5.传统上,狩猎活动的组织形式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Y6.生产指的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利用自然、依靠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借助,获得物质资料的过程。Y7.刀耕火种无疑是对森林的破坏,就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也是不合理的。N8.按目前已知的材料推算,西南地区裁培稻谷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四千年。Y9.“溜索”是布朗族先民征服山川而发明的交通工具。N10.藏族把敬青稞酒作为接待尊朋贵客

7、的一种诚挚的礼节。Y第二套题A卷单选题1. 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A)A.家族B.社区组织C.社团组织D.帮会2.族产的来源途径一般不包括:(B)A.先世遗产及其增值B.政府资助C.富贵族人捐纳D.族众捐献3.除家族中的日常民俗事件、紧急突发事件外,家族组织成员要集体参与的最重要例行活动是:(C)A.族人婚嫁B.祭天敬地C.祭祖D.族人丧礼4.家族组织民俗中,(B)用于维持家族内部秩序、保护家族的利益,使家族统治在制度化、条文化中得以定型和强化。A.家谱B.族规C.族产D.家乘5.诞生礼中最重要的仪式环节是(A),因为其标示了新生命诞生阶段的完满结束。A.满月B.“洗三”C.贺生D

8、.报喜6.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民间丧葬歌舞:(D)A.“窝热热”B.“金再再”C.“莫搓搓”D.指路经7.明清以来,各地流行让孩子在神或僧道前“记名”为弟子但不剃度出家,华北地区称这种记名僧为(B)A.布袋和尚B.跳脚和尚C.记名和尚D.寄名和尚8.以下哪个民族群体至今尚保留着给年届13岁的男孩行“穿裤子礼”、给女孩行“穿裙子礼”的习俗,以宣告其转入成年阶段(D)A.苗族B.瑶族C.哈尼族D.纳西族摩梭人9.(C)在殷商时较盛行,成为商代墓葬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A.二次葬B.屈肢葬C.俯身葬D.割体葬10.户撒、腊撒一带地区的阿昌族在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举行的节日是(C)。A、鲜花节B、十月节

9、C、会街节D、盘王节多选题1.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大致可以从(ABC)角度来进行。A.组织行为B.组织程序C.组织的功能要素D.组织的环境要素2.社团组织民俗的类型可分为:(AD)A.行业社团组织民俗B.商会C.帮会D.民间社交团体组织民俗3.如果强调家庭户主的血脉承袭关系,则从世系角度可以将家庭结构区分为(ABC)A.父系家庭B.母系家庭C.双系家庭D.单亲家庭4.人生礼俗主要包括:(ABCD)A.出生礼俗B.成年礼俗C.婚姻礼俗D.丧葬礼俗5.丧葬礼俗的深层观念前提是:()?A.灵魂存在B.孝道C.灵魂不死D.慎终追远6.下面哪些神灵属于各民族民间社会中所祭拜的生育神(ABCD)A.送子观音

10、B.碧霞元君C.金花夫人D.花婆7.民间“拜干亲”的原因一般有(BCD)A.小孩家庭出身不好B.小孩身体不好,经常生病C.小孩命相中五行缺少金、木、水、火、土之类的东西D.小孩的属相与父母相克8.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成年礼俗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大致都包括(ABD)A.标示性成熟B.意味着行为独立C.可以恋爱结婚D.要求开始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9.拉祜族的中秋节,又称为()。?A、“月亮节”B、“尚罕”C、哈巴节D、“团圆节”10.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农历五月的节日有(BD)。A、转山节B、花街节C、新米节D、祝著节是非题1.西南少数民族村落社会中的“习惯法”也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

11、一种行为规范。Y2.帮会和行会是一样的,都是以摹拟血缘家族的形式而结成的社团组织。N3.一般而言,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家族,是为了维护同姓家族的血族势力;以地缘为纽带形成的村落组织和地区组织是为了建立区域性的互动关系等。Y4.少数民族社会中,葬礼仪式中大都有集体歌舞宴饮,是强调安慰亡者亲属,使其不要过渡悲伤,鼓励生者好好继续生活.Y5.“升和尚”是瑶族男子的成丁礼。N6.秦汉时期,产妇要在路旁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分娩,用草垫作产褥,故分娩俗称“临盆”N7.不落夫家又称为“坐娘家”或“不坐家”,是指新娘出嫁后,只在夫家住几天便回娘家常住,与其夫偶尔相会,直至怀孕临产才被接回夫家。Y8.毛南族的“南瓜节

12、”,是在农历八月八这天。N9.珞巴人的“卧登杜阿哥”,也叫“学果巴”,意为庆功节Y。第三套试题A卷单选题1“拉木鼓”是(B)的重要乐舞。A、白族B、佤族C、傣族D、苗族2.下列哪一项不是扎染的其它称法?(A)。A、夹缬B、绞缬C、疙瘩布D、撮缬3.(C)族的创世神话木脑斋瓦专在祭祀家鬼的“木脑纵戈”节上唱叙。A、傣B、佤C、景颇D、独龙4.民族民间信仰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而(D)是了解信仰民俗的一条重要脉络。A.灵魂B.自然神C.祖先神D. “巫觋”信仰5.上古中国已有较发达的占卜手段,史记中有(D),专门记述古代占卜事宜。A.礼记B.天问C.占卜D.龟策列传6.“图腾“是北美印第安人语“to

13、tem”的音译,意思是(A)A.“他的亲属”B.“祖先”C.“造物神”D.“天神”7.(C)将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概括为“交感巫术”A.泰勒B.涂尔干C.弗雷泽D.弗里德曼8.(B)认为变迁是一种社会集团对稀缺资源不可避免的竞争所导致的结果。A.结构功能理论B.冲突理论C.进化理论D.社会心理学理论9.(A)是指新生事物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或从某一个亚文化群体传播到更大的文化群体的过程。它的理念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中心。A.扩散B.进化C.涵化D.发明10.为获得较客观有效的田野资料,调查者应采取何种视角立场:(C)A.主位视角B.客位视角C.主位与客位视角互补D.自由视角多选题1.下面几项属于叙事诗的是(ACD)。A、阿诗玛B、玛纳斯C、召树屯D、娥并与桑洛2.游艺民俗除具有民俗的一般性特征外,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