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10802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剖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卷第I卷 选择题部分(共42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A1 27 S 32 Fe 56 Ag 108 I 127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酸性介质中钢铁容易发生析氢腐蚀,随着pH升高发生吸氧腐蚀的几率增大B电解水制氢比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C青蒿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时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D钙基固硫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措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在NaOH热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热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B容量瓶、滴定管和分液漏斗均标有

2、“O”刻度线,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加热二氧化锰再滴加浓盐酸D为检验摩尔盐中的NH+ 4,可向试样加入少量的稀Na0H,再用pH试纸检验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Y的周期数为其族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XYZWTBY、Z、X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金属性T比Y强DW、Z的最高价对应的氧化物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相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H3CH2CH3CH3(CH2)2CH3(CH

3、3)3CHB工业上合成的单体为甲醛和苯酚()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D某烷烃可以命名为2,3,3三甲基4乙基戊烷11在微生物作用下,电解有机废水(含CH3COOH),实现废水处理的同时,可获得清洁能源H2。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负极B电解中生成的CO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C阳极反应为:CH3COOH一8e8OH=2CO2+6H2OD电解前后,阴极室的pH几乎保持不变12室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体系中,含A粒子的分布系数(平衡时某粒子的浓度占各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溶液 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温下,HA的电

4、离常数Ka2 =1.0 10-7B室温下,0.1mol/L的NaHA溶液显酸性C室温下,0.2mol/L的 H2A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 pH=1.8D0.1mol/L的Na2 A溶液中c(OH) =c(H+) +c(HA) +2c(H2A)13氧化铜矿用稀硫酸溶解后所得酸浸液(含Cu2+、H+、SO2 4、Mg2+、A13+、Fe2+) 经下列流程可制得高纯度硫酸铜晶体:已知:该实验条件下,各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Al(OH)3和Fe(OH)3B溶液2中所含金属阳离子只有Mg2+C将溶液3蒸干即得CuSO45H2O晶体D若不

5、加入NaClO溶液,对制得硫酸铜晶体的纯度将无影响 第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8分)26(10分) 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现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已知有如下转换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 B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 。H分子为功能高分子,其链节组成为C7H5NO,反应的类型是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对于化合物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金属 Na发生反应C与 E互为同系物 D存在属于醋类的同分异构体(4) F分子的结构简式 。写出的转化关系 (用已知中的表达方式表示,不用写化学方程式)。2

6、7I(6分) 请回答:(1)NaOH的电子式为 。 (2)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有FeCO3白色沉淀生成和明显的无色气泡现象,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 (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Cr2O2 7+ ( ) H2O2 + ( ) = ( ) Cr3+ + ( )H2O+ ( ) (12分)肼(N2H4)是一种重要的液态火箭燃料,具有弱碱性和强还原性。工业上利用尿素CO(NH2)2、NaC1O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N2H4H2O)、Na2CO3等产物。请回答:(1)上述生成水合

7、肼的反应中尿素是 (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肼与盐酸反应可生成N2H6C12,N2H6C12的水溶液显 性( 填“酸”或“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查资料得,在高温下肼可将锅炉内壁表面的铁锈转化为致密的氧化膜。取3.2g肼与96g该铁锈样品(可看作是Fe2O3)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气等产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上述反应生成固体产物中的金属离子,补充完整下列实验步骤:所得固体溶入浓盐酸中; 。28(15分) 乙醇是一种优质的液体燃料,二甲醚与合成气制乙醇是目前合成乙醇的一种新途径,总反应为:CH3OCH3(g

8、) + CO(g) +2H2 (g)CH3OH(g) +C2H5OH(g)。向反应系统中同时通入二甲醚、一氧化碳和氢气,先生成中间产物乙酸甲酯后,继而生成乙醇。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反应过程化学方程式不同温度下的K273.15K1000K二甲醚羰基化反应CH3OCH3(g) + CO(g)CH3COOCH3(g)1016.25101.58乙酸甲酯加氢反应CH3COOCH3(g) +2H2(g)CH3OH(g) + C2H5OH(g)103.9710-0.35回答下列问题:(1)二甲醚碳基化反应的H 0(填“”“ ”“=”)。 (2)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下列可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9、A2v(CH3COOCH3)v(H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密闭容器中C2H5OH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3)总反应CH3OCH3(g) + CO(g) +2H2 (g)CH3OH(g) +C2H5OH(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随温度的升高,总反应的K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 在压强为1 Mpa条件下,温度对二甲醚和乙酸甲酯平衡转化率影响如图1所示,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酸甲酯的含量和乙醇含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观察图2可知乙酸甲酯含量在 300K600K范围内发生变化是 ,简要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5)将CH3OCH3(g)和CO(g

10、)按物质的量之比1:1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碳基化反应,在T K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时间(min)浓度(molL-1)01020304050CH3OCH3(g)2.001.801.701.000.500.50CO(g)2.001.801.701.000.500.50CH3COOCH3(g)00.200.301.001.501.50 20 min时,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A通入一定量的CO B移出一定量的CH3OCH3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在图3中画出TK,CH3COOCH3(g)的体积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29氨基甲酸铵

11、(NH2COONH4) 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原理用氢氧化钠晶体、浓氨水、干冰等作原料制备氨基甲酸铵。主要反应原理为:2NH3(g) + CO2(g)H2NCOONH4(s) H0(1)仪器1盛装的试剂是 。仪器3的名称是 ,其中NaOH固体的作用是 。(2)装置6(虚线方框内部分)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反应计量系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应该 (填“加快”、“减慢”或“不改变)产生氨气的流速。(3)另有一种传统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器(CCl4充当惰性反应介质) 如下:写出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成尿素CO(NH2)2的方程式 。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即停止反应,过滤分离得到粗产品,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 )A蒸馏 B常压加热烘于 C高压加热烘于 D真空微热烘于(4)实验中发现用玻璃烧瓶做反应器,内壁容易形成致密坚硬、粘附能力强的产物结晶体。研究小组采用聚氯乙烯薄膜材料的反应器,优点是( )A可避免产物粘附时内壁影响散热B可以揉搓方便收集产品C性质稳定(5)氨基甲酸铵变质后会转化为碳酸氢铵。取1.173g变质后的样品,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使样品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1.500g。该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1-7BACBD CA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