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0869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剖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江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二物理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2016.12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米 B2.5分米 C2.5厘米 D2.5毫米2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 B建模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3如图1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 B C D图14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

2、差异,下列几种刻度尺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厘米,最小分度值0.5 毫米 B量程10米,最小分度值1分米C量程30厘米,最小分度值1毫米 D量程3米,最小分度值1毫米图25如图2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A B C D

3、62014大黄鸭世界巡游于10月23日至11月23日亮相浦东世纪公园镜天湖,正版来袭,缓解市民对大黄鸭的向往之情。如图3所示,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图37关于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D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图48如图4所示,2014年11月2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于北京时间早晨7时在小雨中鸣枪。已知拍摄比赛盛况用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关于摄像机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正立的实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C

4、缩小、正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9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距焦点5厘米处,能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成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秒,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图5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二、填空题(共32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图611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1) 而产生的。如图6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 ,且力的作

5、用是 (3) 的。12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4)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5)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6) ,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3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米/秒,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 。某同学家距学校600米,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 (8) 秒,以学校为参照物,他是 (9)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4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首辆月球车成功登上月球。月球车的设计质量为140千克,在

6、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10) 牛,方向 (11) ;从地球到月球,月球车的质量 (12)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5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13)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 (14)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在 (15) 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4560CD图716最早发现日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16) ;在各种不同色光中, (17) 、绿、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

7、立、 (18)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 (19) 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如图7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 (20) 度,折射角为 (21) 度,界面右侧是 (22) (选填“玻璃”或“空气”)。18小明在家里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 (23)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24)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3米,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 (25) 米。19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500米的P、Q两点同时沿同一直线同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如图8

8、(a)、(b)所示。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 (26)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乙车通过60米的距离,需要的时间为 (27) 秒;两车运动15秒,它们的间距为 (28) 米。s/米0123456t/秒15304560乙t/秒012345612243648s/米甲(a) (b)图8图9F1=3牛F2=2牛F=5牛20如图9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出现的情景,根据该情景回答下列各题:由(a)、(b)或(a)、(c)可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9) 。由(a)、(b)和(a)、(c)表明:力F的作用效果和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比较是 (30) (选填 “相同”

9、或“不相同”)的。由(b)和(c)中拉力的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 (31) 。三、作图题(共12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21在图10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为6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22在图11中,根据给出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出射光线。图10图11FFO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AO60图13ABMN图1224在图13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四、计算题(共12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5质量是0.5千克的物体,求:能否用量程是05

10、牛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其重力。2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为5000牛,方向水平向东;汽车所受的阻力为4800牛,方向水平向西,求:此时汽车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7图14t/秒1224866248100甲s/米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s-t图如图14所示,乙的速度为2米/秒,运动6秒后。求:甲所通过的路程s甲。乙通过的路程s乙。甲、乙两车的距离l。五、实验题(共24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测力计单位:N0)1)2)3)4)5)0)1)2)3)4)5)图15(a) (b)28如图15所示,实验室中常用(a)仪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 (1) ;(b)

11、仪器的量程是 (2) 牛,最小分度值是 (3) 牛,此时的示数为 (4) 牛。29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实验名称 (5) :用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铜块。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的 (6) 刻度处。 3调节 (7) 使横梁水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4将铜块放在天平的 (8) 盘中。图1630如图16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 (9) 振动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 (10)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11) 发生改变(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图1731如图17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 (12) 作为平面镜,并将其 (13) (选填“水平”或“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了确定像的位置,需移动与蜡烛A相同长度的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它看上去 (14) 。除了图中画出的器材外,如需比较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还缺少的主要实验器材是 (15) 。32小红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厘米刻度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18所示,首先要调节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16)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图18 (17) ;为了找到烛

13、焰清晰的像,小红应将光屏向 (18)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小红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19) (选填“实”或“虚”)像。小红尝试着保持第一次实验成像时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向蜡烛方向移动凸透镜,直至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第一次实验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现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一定是 (20)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测量对象质量m(千克)重力G(牛)物体10.10.98物体20.21.96物体30.32.9433. 下表是小华在探究“在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1) 和 (22) 。分析表中第2列和第3列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地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