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操作规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590617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发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蒸发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蒸发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蒸发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蒸发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发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发操作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蒸发岗位操作规程 编写人: 审核人: 生产部: 安环部: 设备部: 总经理: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2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岗位任务岗位任务4 4 1.蒸发岗位任务4 2.岗位控制点4 3岗位职责.4 4巡检.4 第二章第二章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6 6 第三章第三章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7 7 一、 降膜蒸发原理.7 二、工艺流程概述7 第四章第四章 物料特性物料特性8 8 第五章第五章 工艺指标工艺指标9 9 第六章第六章 操作要点操作要点1111 1.1 停车操作要点 .11 1.2 成品碱质量控制操作要点 .11 1.3 浓度控制操作要点 .11 1.4 蒸汽的操作要点 .11 1.5

2、 蒸发不正常现象及处理 .11 第七章第七章 开停车方案开停车方案1414 一、开车前的准备.14 二、开车必备条件.14 三、第一次开车、短期停车后再开车及长期停车后再开车.15 第八章第八章 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1919 1.蒸发岗位泄漏应急处理方案.19 2.安全生产.19 第九章第九章 岗位典型案例分析岗位典型案例分析2121 3 1工艺事故21 2设备事故21 3质量事故21 第十章第十章 附录附录2323 1交接班制度23 2巡回检查制度23 3设备维护保养制度24 4烧碱基础知识24 4 第一章 岗位任务 1.1.蒸发岗位任务蒸发岗位任务 将电解岗位所送来的 32

3、%烧碱通过蒸发器加热的办法提浓到 50%后配合物流灌装外 卖;大部分送至片碱工段生产成品片碱。 2.2.岗位岗位控制点控制点 抓好一个环节,控制两个浓度、两个温度,一个真空度,实现一个目标。 2.1 岗位控制表 序号概念名称内容备注 1一个环节开停车环节 2两个浓度32%、50%浓度 3两个温度效温度、50%成品碱温度 4一个真空度真空度 5一个目标32%、50%优等品率 100% 3 3岗位职责岗位职责 3.1 岗位定编定员 本岗位定编定员 4 人 3.2 各级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岗位上生产交接班;负责系统生产平衡和监控重点工艺指标;认真 监督落实工段各项生产指令;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班

4、长、值长及工段领导汇报; 熟悉本岗位工艺过程及设备状况,熟练掌握岗位设备的操作以及保养方法,负责对 组员进行培训,提高岗位人员操作技能。 组员职责: 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物料性质、生产原理及安全消防基本 知识,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准确及时填写好生产原始记 录,服从小组长安排,协助组长做好本岗位日常操作; 4 4巡检巡检 4.1 巡检路线及内容: 巡检路线为操作室一楼泵房槽区二楼换热器三楼真空泵四 楼回操作室。 巡检内容:各机泵密封水是否正常,油位、温度、声音有无异常;各压力表是否正 常,各液位是否在指标内,管道是否有漏点,并按时翻各巡检牌。 5 一楼泵房:监控

5、8 台泵正常运行,1 个冷凝液槽。 槽区:监控各泵的正常运行,中间槽液位及伴热正常。 二楼换热器:监控 5 台换热器,分离器液位。 三楼:监控真空泵的正常运行及真空度。 四楼:各物料的进料情况。 4.2 巡检频率 每小时一次 4.3 巡检记录 记录各碱槽液位、蒸发器温度、成品碱温度及分析结果 6 第二章 工作原理 1、生产方法和技术特点 青海 24 万吨/年蒸发装置,采用最先进的三效降膜逆流碱蒸发工艺技 术,将离子膜 烧碱电解工序送来的(32% NaOH)烧碱溶液,用蒸汽及二 次蒸汽加热的方法进一 步浓缩成 50% NaOH,冷却至 45后作 50%液碱 出售。 2、本装置有如下技术特点: 2

6、.1、降膜蒸发器,本身具有传热系数高,蒸发强度大、设备紧凑、容易操作控制等 特点;加之特殊设计的蒸发室,并具有碱液和二次蒸汽分离好的特点。 2.2、 三效降膜逆流碱蒸发工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碱蒸发技术,其主要 技术特点是能耗低,这是由于逆流次级效蒸发器的碱液沸点较低(浓度低) ,可以 利用前效加热室的蒸汽冷凝液预热进本效的碱液,如 E0301。并用效降膜蒸发器 的冷凝液,排入效降膜蒸发器的加热室进行闪蒸产生二次蒸汽,用于效降膜蒸 发器的加热,这样相应增加了各效的加热蒸汽量,另外末效排出的二次蒸汽(较顺 流)温度低,因此增加了温差,从而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2.3、采用喷水减温汽化,将过

7、热蒸汽变为饱和蒸汽,一方面增加了加热蒸汽量,另 一方面减少了降膜蒸发器所需的传热面积。 7 第三章 工艺流程 一、一、 降膜蒸发原理降膜蒸发原理 本工序采用降膜蒸发工艺生产高浓度液体烧碱,其蒸发原理是将碱液从蒸发器 顶部进入,经过布液器均匀布液下到蒸发器加热室上管板,在经过造膜器进入加热 室加热管内,碱液在加热管内壁往下呈均匀的膜状。此膜状碱液被加热管外蒸汽加 热后得到浓缩, 浓缩的碱液及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蒸发器下部蒸发室进行汽液分离, 因此形成低压, 在压差的作用下,汽液分别形成高速强烈紊流,此强烈紊流的膜 状蒸发具有很高的蒸发效率。 二、工艺流程概述二、工艺流程概述 电解工序来的 32%N

8、aoH 进电解中间槽 F0301 然后由电解碱泵 J0301A/B 送入 效降膜蒸发器 E0303 中,碱液经蒸发浓度由 32%浓缩至 36.5%左右,该蒸发器 (蒸发室)蒸发产生约-0.091Mpa(G)的二次蒸汽进入表面冷凝器 C0306 中用循环水对 二次蒸汽进行冷凝, 少量不凝的惰性气体由真空泵 J0306A/B 抽走。36.5%NaOH 通过效碱泵 J0302A/B 送至效进料预热器 C0304、C0303 中,预热后的碱液进 入效降膜蒸发器 E0302 中,通过 E0302 蒸发器碱液被浓缩至 42%左右,E0302 蒸发器(蒸发室)产生的二次蒸发作 E0303 蒸发器(加热室)的

9、热源,同时 E0302 蒸发 器(加热室)产生的蒸汽冷凝液也进入 E0303 蒸发器(加热室)闪蒸作为附加热源, 42%NaOH 通过效碱泵 J0303A/B 送至效进料预热器 C0301、C0302 中,预热后 的碱液进入效降膜蒸发器 E0301 中,而 E0301 蒸发器(加热室)采用管网供给的 1.0MPa(G)蒸汽作为热源。E0301 蒸发器(蒸发室) 蒸发产生大于或等于 50%NaoH 的碱液通过效碱泵 J0304A/B 送至效进料预热器 C0301,效进料预热器 C0304 回收热量后进碱冷却器 C0305 冷却器,用循环水冷却至 45以下送出界区, 进入工厂液碱罐区。表面冷凝器

10、C0306 排出的冷凝液和效降膜蒸发器 E0303(加热 室)蒸汽冷凝液均进入冷凝液爱槽 F0303,再用冷凝液泵 J0305A/B 加压后,送出界 区作为化盐或其它回用水。效降膜蒸发器 E0301(加热室)蒸汽冷凝液经冷凝液排放 罐 F0302 液位控制,进效进料预热器 C0302、效进料预热器 C0303、预热碱 液自身被冷却后返回锅炉房回用。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PID)见: S1028-1-41-0320- 01-07 8 第四章 物料特性 1、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 24 万吨/年 50%NaOH(折 100%NaOH) (32%-50%NaOH) 年操作时间 8000 小时 操作范围 6

11、0110% 2、产品规格 NaOH 浓度 50% (wt) Fe2O3 6.4 ppm NaCl 62.5 ppm NaClO3 35ppm 温度 45 3、公用工程规格 6 3.1 蒸汽 压力 1.0Mpa(G) 温度 185(饱和或最高 194) 3.2 纯水 电导率: max. 110-5ohm-1cm-1 SiO2: max. 0.1 ppm Fe: max. 0.1 ppm 压力: 0.25 MPa(G) 温度: 环境温度 3.3 低压蒸汽 压力: 0.3 MPa(G) 温度: 饱和温度 3.4 冷却水 供水压力: 0.4 MPa(G) 回水压力: 0.25 MPa(G) 供水温度:

12、 32 回水温度: 40 污垢系数: 0.006 m2deg-k/w 9 3.5 装置空气 界区外压力: 0.6 MPa(G) 无尘、无油 温度: 环境温度 3.6 仪表空气 界区外压力: 0.6 MPa(G) 露点: -40 无尘、无油 温度: 环境温度 第五章 工艺指标 1 42%NaOH 流量 FT-303 m3/h 3259 2 E030 二次蒸汽压力 PT-330 MPa(G) 0.10.15 3 E0301 碱液温度 TE-306 163170 4 E0301 液位 LT-304 mm 9901410 5 蒸汽压力 PT-301 MPa(G) 0.951.1 6 蒸汽流量 FT-3

13、05 kg/h 929217035 7 E0301 入口碱温度 TE-305 154 8 E0301 入口蒸汽温度 TE-308 178185 9 36.5%NaOH 流量 FT-302 m3/h 3768 10 E0302 二次蒸汽压力 PT-331 MPa(G) -0.058-0.048 11 E0302 碱液温度 TE-304 109.4 12 E0302 液位 LT-303 mm 10401460 13 E0302 入口碱温度 TE-303 106 14 32%NaOH 流量 FT-301 m3/h 4378 15 E0303 二次蒸汽压力 PT-332 MPa(G) -0.093-0

14、.088 16 E0303 碱液温度 TE-302 67 17 E0303 液位 LT-302 mm 12901710 18 E0303 入口碱温度 TE-301 70 19 成品碱流量 FT-304 m3/h 39.1 10 20 成品碱温度 TE-307 4048 21 真空泵吸入压力 PT-333 MPa(G) -0.096-0.089 22 进 C0306 循环水流量 FT-311 m3/h 506930 23 出 C0306 循环水温度 TI-313 40 24 F0303 液位 LT-306 mm 8101900 25 F0302 液位 LT-305 mm 200750 26 F0

15、301 液位 LT-301 mm 23005800 27 仪表空气压力 PT-340 MPa(G) 0.450.75 11 第六章 操作要点 1.11.1 停车操作要点停车操作要点 1.1.1 停车时,应先关蒸汽调节阀,后停 I、II、效泵。 1.1.2 冬季停车,应打开导淋、回流阀,排尽管内、泵内余碱,还要用冷凝液清洗。 1.1.3 冬季停车,应先停成品碱换热器循环水,或是对换热器保温,以避免成品碱结 晶堵管。 1.1.4 若短时停车,则尽量保持 I、II、效打闭循环。 1.21.2 成品碱质量控制操作要点成品碱质量控制操作要点 1.2.1 尽量减少开、停车次数,若短时停车,碱液保温打闭循环;开车过程切忌过猛, 切忌超温、超压、超浓度。 1.2.2 保持温度、压力、流量三稳定,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